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 312008 ) 张国萍 浙江绍兴柯桥中学 ( 312030 ) 杨仁忠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浙江绍兴鲁迅中学 ( 312008 ) 张国萍 浙江绍兴柯桥中学 ( 312030 ) 杨仁忠
新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思维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每个学生都是涌动着的生命体,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内心的活力要靠教师激发,课堂要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因此,互动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所谓互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把传道、授业、解惑看作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沟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得到调节,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形成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师生互动和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教师来说,最简单的教学是把答案直接交给学生。其实,教师经常习惯于给学生现成的东西, 学生也往往习惯于接受现成的东西。正因如此,它弱化了学生发现客观世界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这种教学很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它禁止学生参与,扼杀了学生的热情,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的工作是促进学生的成长,而不是成为他们永久的依靠。
下面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活动2的教学过程:
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相对合理的是哪种方案?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讨论,学生顿时活跃了起来。接着教师让学生阐述理由。
学生1:选A线路,理由是线路短而直。只不过修建隧道,工程造价高,难度大。
教师:刚才同学分析的A线路,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学生2:选择B线路,成本较低些,线路较长些,有一定的坡度,但较小,主要穿过山谷、鞍部地区。
大部分学生露出疑惑的表情,小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教师:你分析得也对,能不能选择B线路呢?还有没有其他意见?我们先来听听其他同学对C线路的分析。
学生3:选择C线路,线路虽然长一些,但多数路段沿等高线修建,坡度较小,工程难度小,成本低。
不少学生表示赞同。
教师:大家对线路状况分析得都对,到底选择哪个呢?
同学们都睁大眼睛看着教师。
教师总结:三条线路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先要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开放性题目,依据铁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铁路的成本和获得的经济效益考虑,加之图中也未标出比例尺,所以我们选择A、C都可,但是要把选择的理由表述正确。
学生们不禁点起头来。
整个活动过程,就是学生在分析、在判断,教师在倾听。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安排一些创新的、开放性较强的练习, 既可满足班级内那些“提出问题有深度、能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需要, 又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而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事情,要掌握和运用知识,关键靠学生自身的因素,任何外因的努力都必须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学习动机和思维的积极性,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发展智力、增长才干。
互动的课堂就应该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进行水循环内容教学时,教师没有讲,而是让学生看图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教学过程如下:
(引子)我们所用的水从哪里来?怎么来的?绘制我们日常所用水的来龙去脉。
学生绘制示意图,标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① 蒸发 ⑧植物蒸腾 ②水汽输送 ③⑦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 ⑥地下径流等
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然后, 教师和学生共同纠正。
动一动脑、手,培养学生析图、绘图能力,这样的教学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 既使学生动眼、动耳, 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真正达到互动的效果。
互动教学,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法,也不同于放任学生自发学习的“放羊”式教学方法,更多地要让学生“讲”,去表达。
在讲述“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在分析了气候的变化的原因、影响后,教师紧接着设计了一个题目:“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问题提出后,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认为“到月球上寻找能源物质”,教师及时引导肯定“这个想法好,现在已经发现了什么能源物质”,大家齐声回答:“氦”。 有的则认为“把废气收集起来,再循环利用”;还有的提出:“把废气收集起来,用容器装起来,放在海洋中” 对这个问题学生反响很大,持不同意见。教师及时引导:“如果这洋做,用什么样的容器装?多大的容器?放在海洋中会不会发生爆炸?” 然后由同学们来做“小教师”, 对学生给出的答案做出“诊断”。根据不同学生所得出的不同答案, 教师或是直接给予肯定或是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融于交流互动的氛围中,此时同学们参与教学的情绪更为高涨。 最后, 教师再做出归纳和小结: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经过这样的一个讨论、发表、相互纠正的反复过程, 使同学们对“能源问题的开发和利用”有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主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怕说错,大胆展示,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 真正成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者。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形成一个真正的 “ 学习共同体”,师生在互动与交流中实现融合。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像照相机那样一次完成,其间有一个曲折复杂的、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什么时候看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分析解决问题,怎样掌握巩固知识,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设计、课中适时点拨指导。在学生学习情绪不高时,要“挑”。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活动2 中第二题:“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这个问题教师改动了一下,让学生进行一次课堂辩论,“挑”起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的兴趣。
首先,确立正反方观点。正方观点: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方观点: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学生辩论开始。
在辩论中,教师不仅点拨引导。教师还要始终面带笑容,辩论激烈时点头赞许、鼓掌、多说激励话语。
教师: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在其运动过程中水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这说明什么?
教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水资源呢?能用事例说明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学生集体讨论、辩论,归纳出结论: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顾水循环和平衡的原理,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教师点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一是合理利用,即利用量不能超过水的更新数量;二是保护水质,免受污染,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本部分内容通过正反方辩论,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增强了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了科学的资源观,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资源,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而且还表现出了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尊重,为多人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样的情景下,多元声音得以保留和受到重视。我们可以看到被束缚的学生解脱了限制获得“自由”的快乐,看到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虚假的互动,不遗余力地追求课堂教学互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赋予其“思维漫步”之自由,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既是新课程所应实现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变革,也是课堂教学能得以真正优化重构的前提,更是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