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霞
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拓展,对于市场环境里的企业实体而言,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企业在“地球村式”的市场里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优势企业通过不断借助内部人力资源和相关资源的优化组合来加速自身的优势主动地位,弱势企业则应把握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找准市场定位,寻求市场突破,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实力,才能不断做大做强,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赢得市场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内外部的矛盾,其中实施企业标准化、打造企业的产品特色是重中之重,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需要调动全体员工的智慧潜能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双效(效率和绩效),以便持续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运作秩序的逐步规范,国家或行业颁布实施了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从质量管理层面上,国家也颁布了推荐性标准,即GB/T19000族标准,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在总结当代质量管理领域有影响的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优秀的质量管理模式,是全世界普遍接受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满足国家或行业颁布和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对推荐性标准在时机成熟时需要加以强制性实施,以便赢得通向市场的通行证和合格水平,取得按规则参与市场游戏的权力。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了强制性标准,并不代表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拥有了绝对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市场本身有一个无形的尺度,这个尺度对每个企业来说是一个生存的底线,达不到这个底线,市场经济便会将其无情地淘汰出局。因此,企业产品或服务应在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同时,制定企业的内控标准,不断打造产品或服务的自身特色,以此来赢得市场。企业制定和实施内控标准应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在此过程中需要资源的整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在满足内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规模效益来满足市场的需求量。
遵章守法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基础,市场运作都有一个客观的规律,即市场经济游戏规则,企业不能突破规则的框架而从事生产经营运作,任何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都会被识破。规则制度和法律法规对企业来说是生产经营的外部静态环境,它用于规范不同企业的运作秩序,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实施决策行为时不偏离原则方向。
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诚实守信的经济,随着顾客消费理念的成熟,顾客的显在要求和潜在需求要求企业必须诚实无欺、守信高效。因此,企业应努力塑造自身的独特魅力,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对顾客诚实、守信,实现智力资源和相关资源在一定层面上的共享,不断营造双赢、互利的企业外部信誉,与相关方共同适应市场经济的运作秩序。
创新是企业获取更多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灵魂,有创新才会领先一步,有创新才会引导市场消费,有创新才会提高企业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能力。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力资源的优化与重组将成为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点。吸引人才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与具体的办法,开发与利用人才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与具体的约束办法。市场经济人才竞争将成为竞争的制高点,企业占有人才并营造人才发挥智慧与潜能的环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实现的过程更充满创新思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会占有主动,才会更好地拓展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独特实力。
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质量管理思想的一项基本原则,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企业的上帝,让顾客满足就是让企业自身获得市场的良性互动回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同类型可获利润的产品或服务市场商机将逐渐裂化分解成若干细小单元,企业作为细小单元的一个个体,需要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才能将细小单元做大做强。当然,要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来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可比成本,从而在得到顾客回报的基础上,对企业获取的利润在相关方内进行利润空间再分配,达成相关方互利的目的。降低成本需要前期策划,前期策划的过程是智力资源的投入。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降成本的潜力是无限的。企业可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扩大规模效益等模式来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让所获取的利润让利于顾客、让利于相关方、让利于社会,从而提升企业的无形市场价值。
企业应通过实施标准化来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那么,如何将标准化转化为显在的生产力呢?企业管理者应借助企业文化来转变全体员工的理念,将企业文化分解为每名员工的量化作业价值,持续培育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名牌员工,以此提高企业的隐性市场价值;充分借鉴先进的标准,用标准来提高作业标准,用高质量的作业标准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形成螺旋式上升的企业良性互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1)市场竞争是标准的竞争,聪明的企业通过不断提高内控标准质量,来促进创新思维与创新理念,持续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在不断满足顾客潜在需求或意外需求的基础上,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市场的良性回报,拥有最为基础的市场生存权和发展权。
(2)企业实施标准化应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产品或服务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企业管理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等内涵,企业可通过优化、利用现有或潜在资源,强化资本运作能力,确保企业在“地球村式”的市场大环境中得到长足发展。
(3)传统企业应转变观念,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对每个企业来说起点都是相同的,市场价值规律相对而言也是公平的,市场绝不会因企业内部不适应而讲客观,市场经济绝对是淘弱留强、不同情弱者的经济。
(4)企业实施标准化需要转变全体员工的理念,同时,需要辅之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过渡过程加以激励与约束。务实、高效是企业实施标准化工作的原则,融入智力资源并进行智力开发、智力投资,则能确保达到实施标准化应有的产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