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茵 张 波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也曾经感染和激励了无数的知识青年。知识青年怀着对党和国家最朴素的情感,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中国的历史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画卷。我们结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站在理性的高度解剖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合理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志愿垦荒队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历过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各有鲜明的背景和特点。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特点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指出:“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时,大批的知识青年听从党的号召,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对于当时那些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1.使命感。初期的志愿垦荒队是广大知识青年为响应党的号召而组织起来的,先进的知识青年们勇于为祖国分忧,他们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为了自身的发展,怀着自己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城市,离开了舒适的家,来到了祖国的边疆、海岛,力求在艰苦创业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开创美好的前途而奋斗,为人民作贡献。他们积极、主动、自愿、自觉地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知识青年个人的远大理想与党的中心任务、共青团组织的奋斗目标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2.志向性。当时的知识青年有着远大的志向,对伟大祖国的建设,对祖国宏伟蓝图的描绘,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中,有了自己前进的航标。心中只有一个心愿:用艰苦的劳动创造财富,使自己的理想在建设中升华,历史同样也证明了他们志向是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嘱托的。他们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风云人物,如当时的知青劳动模范侯隽、邢燕子,当年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成为了那个年代年轻人的偶像。而在建国60周年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进行“60年中国十大风尚影响力女性”评选中,邢燕子与李宇春等人一样榜上有名。邢燕子还被评为是“激情之美”,邢燕子的“激情”是用她的整个青春和汗水成就了光辉,虽然有些老百姓感到“雷人”,但同时也说明了邢燕子形象鲜明、具有时代特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3.自愿性。尽管垦荒的岁月非常刻薄地索取着队员们辛劳、汗水、心血乃至生命,创业的生活也异常艰苦,但广大的垦荒队员自己愿意把自己的全部都托付给了祖国边疆、海岛每一寸热土、每一棵草木,他们以苦为乐,创业奋斗,每前进一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艰难的脚印。如北京先进青年杨华、李秉衡、庞淑英(女)、李连成、张生等组建了中国第一支60人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开始了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垦荒事业,使得贫脊穷困的北大荒变成了丰硕富有的“北大仓”。这些青年谁都知道,他们舍弃的是富裕繁华、舒适温暖的城市生活,面临的将是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披荆斩棘的艰辛岁月,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自觉踏上了一条为祖国创业的道路。
(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特点
20世纪60年代垦荒运动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最初的根本出发点是试图把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业路子。“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招考制度被废除。到1968年,高初中毕业生滞留在校内的总人数达1000万余人,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问题。为此,为了解决城市青年就业问题,1967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的社论,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至此,“上山下乡”被视为“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和参加生产建设兵团,搞所谓“一片红”。从1968年到1978年,全国各地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共有1623万人。
1.指令性。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目的主要被解释为革命理想主义原则和乡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还在于改变城市青年人的观念。认为只有参加劳动才是革命的知识青年所应走的一条重要道路,知识青年必须首先使自己成为普通劳动者,才能实现自身思想革命化,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为了平息日益激烈化的“红卫兵运动”,维护和安定城市状况。在这一些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所采取的是极端的绝对化的做法,在当时,一户人家除了一个孩子能留城外,其余一律都要上山下乡、支边支农。所以,更多的知识青年并非怀着美好的理想、怀着对事业奋斗的目标,在空洞的口号下,不情愿地踏上了这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2.被动性。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演变成为个人必须走的唯一的人生道路,广大的知识青年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着这早已被安排好的命运。首先知青对下乡后的生活认识不足,心中并无建设新农村的宏伟大志,对到来的艰苦日子无从适应。其次,知识青年们内心的飘零感和落泊感使得他们对新的“家乡”有陌生感,无法融合。再次,知识青年大多是分散插队落户的,居住劳动都很分散,无法交流。加上农村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相对城市的生活要落后、单调。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体力的不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度贫困使得他们更感度日如年,不知怎么打发这漫长而又空虚的岁月,他们经历着理想破灭和被原始农村劳动改造的巨大痛苦。
3.歧视性。这种歧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搞一刀切,一片红,大批的知识青年一哄而下,在经济落后的20世纪60年代使得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加重,农民们的抵触情绪很大,大多数地方的农村并不欢迎这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白面书生”、“白脚杆”,认为知青下乡是抢走了他们碗中的饭。虽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作为“接受再教育”背景下的知识青年们在那个年代作为“被教育对象”也都不可能“大有作为”,农民们抱怨上山下乡运动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包袱”,所以,在当时,捉弄和虐待知识青年的事情时有耳闻。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知识青年下乡的政策执行上,往往把家庭出身有问题的,或本人表现有问题的一律作为下乡的对象,使很多没有任何问题下乡的知青感到一种政治上的压抑。
20世纪70年代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有些地方又转向了大规模有组织的集体安家运动。虽然此时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20世纪60年代一样在“一刀切”的问题并没有改变,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性质从“分散”到“集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知识青年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一)历史借鉴
60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他的大半生岁月。当年的知识青年,到现在年龄最大的已有近80岁了,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在他们脸上都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虽然,在返城的大浪潮中,大多数的知识青年返回了城市,但同时也有许多的知识青年放弃了回城的机会,把他们自己的全部,包括子孙后代都托付给了第二故乡的每一寸热土,每一棵草木,永远地把根扎在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他们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岁月和才智。
1.群星灿烂创辉煌,一穷二白画彩图。20世纪50年的垦荒志愿者的先进行动,在全国的知识青年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整个社会反响强烈,为之影响了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全国各地的许多的知识青年向他们学习,纷纷到边疆、到海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的800名知识青年听从党的召唤,高举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旗帜,来到了江西德安八里乡鄱阳湖畔的九仙岭,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在一片沉寂了千年的荒滩上建立起了一座占地240平方公里、拥有十几万人口、闻名中外的现代化的美丽的城市。如今,该城生产的产品“鸭鸭”牌羽绒衣早已成为新一代的中国名牌。当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各地的青年团组织先后在京、津、沪等10多个省、市动员了近8万名知识青年参加了远距离的垦荒工作,为国家建立了600多个垦荒新村。也正是有了这样老一辈垦荒队员的无私奋斗,才使得我们的祖国拥有了璀璨的“北大仓”、“共青城”、“东海明珠”等富饶之地。
2.艰苦磨砺渡岁月,苦尽甘来道风景。20世纪6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许多人逐渐地对他们的第二故乡产生了眷恋之情,他们在当地的领导和谆朴的农民帮助和培养下逐渐地成长起来。爱上了他们为之而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也有许多人把家都安在了农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奉献了他们一生精力,带领着当地的父老乡亲走致富之路,为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保障农民的生活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坚韧不拨的“知青精神”就体现在了他们的身上。至今,他们的身影依然在祖国各地的农村、边疆到处显现,体现着一代知识青年的风情面貌。他们虽然生活有不少的艰苦磨难,但一旦溶入这条浩浩的人生长河中,也同样是得益者,他们在奋斗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反思
无奈改造作奉献,迷茫徬惶话借鉴。如今,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了过去,中国的历史也已走到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的年代。寻返失落的岁月,找回当年的日子,实质上就是在寻找失落的精神,寻找奋斗的内驱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虽然给我国的历史造成了“人才深谷”,也给予知识青年和他们的家庭在心灵上造成创伤,但这段历史在许多老一代的知青心中是永远抹不去的回忆,有痛苦、有悲伤,同时也有幸福,这刻骨铭心的历史永远烙记在了当年每个知青们的心上。在此时,我们是否应该用理性的眼光来整体地反思、考虑这场运动的得与失、利与弊。正如李鹏同志在1996年大年初二与20世纪60年代到延安插队近30年来一直扎根延安的知识青年代表进行座谈所说:“文化大革命中,许许多多城里的青年学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应该说,这段历史给不少人留下了痛苦的回忆,也发生过一些令人悲痛的事。对这段历史,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一方面,要看到这个决策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确得到了锻炼。你们了解了中国的国情,通过劳动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精神境界得到提高。正像你们自己说的,受益匪浅。因此,要全面地看待这件事,文艺作品也要全面反映这段历史。”
从我国目前的知识青年——大学生成长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城市并且基本上是属于“抱大”的一代,经历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层层筛选,享受了大学扩招带来的机遇,本应该有个稳定的职业或者明确的未来去向,但却遭遇了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寒流。面对着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知识青年——大学生们将何去何从,牵动着全国人民和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心。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我们需要从这段历史来进行反思:
从正面来说:一是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下山下乡”解决了城市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二是由于到农村去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人,可以给农村带去新的思想,他们以良好的思想素质、生活态度、行为方式、文化素养为农村打开了窗户,为发展祖国的新农村立下了汗马功劳,加快了农村城镇化,且城市中每户人家都有孩子在农村,从而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三是农村艰苦的环境也锻炼了一大批青年,面对艰难因苦的生活,逆难而行,获得新生,这是上一代知青不可磨灭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肉身流放后所获得的精神救赎,而这种精神,正是这个民族崛起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从反面来说:一是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下山下乡”纯粹是为解决城镇剩余劳动力问题,“统筹兼顾”的方针没有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安排缺乏整体的规划;二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形式单一,强迫性的手段缺乏人性;三是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缺乏政策的依托和综合管理,相应配套的措施没有跟上,就把人赶出城市下到农村就行了,给知识青年们在思想、文化、个人生活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问题,并给部分地区的农民在经济上带来了损失。
但是,现阶段中国的农村还是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在那里,集结了无数魂牵梦绕的“知青情结”,留下过多少个难忘的故事,在上面能画最美、最壮丽的图画。近几年,在许多的报纸、杂志也时时有报道大学生、职高毕业生辞掉“铁饭碗”,捧起科学种田的“泥饭碗”,他们动用自己的知识在农村大干一番,并且许多人获得了各方面的丰收。他们既帮助了农村的发展,又使自己有了一个美好的前途。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加以研究和思考,在当代的知识青年就业方面和培养人才方面,借鉴历史的经验,从中找出亮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出两者的接洽点,并通过对“知青问题”的剖析,找出规律性的理论体系,总结经验,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从理性化的角度,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有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加上2007年和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100万和150万,全国共有860万大学生等待就业。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并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让大学生就业问题会备受社会的关注。
(一)大学生的“上山下乡”及新农村的建设主题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城乡差别越来越大,所以也特别需要广大的知识分子来改变面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是大学生在城市、尤其几个大城市的就业难,而我国的“保就业”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目前面临的最重大政治任务和经济目标,在这危机时刻,如何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战略机遇期,积极倡导和鼓励广大大学生面向农村,到广阔的农村去创业,带领农民致富,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伟大进程是一项当前最迫切、最重大的社会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当前最大、最紧迫、综合效益最好的就业渠道就是农村,重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显得尤为必要。有关专家认为:实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首先,每年可以解决2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其次,实现中国城乡人力资源对称性流动,农民工进城,大学生下乡,可以有效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并能有效地解决农村三难问题——上学难、看病难、获得技术难。第三,能锻炼一批了解中国的人才队伍,如果有2—3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这会使得我们的大学生受益无穷。农村需要大量的人才,只要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大学生下基层,能产生比在城市创业投资更多的效益。近年来大学生“村官”陆续涌现,让我们看到希望的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我们有理由并且有勇气相信,在中央大力倡导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上,农村高科技人才的输入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大学生源源不断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但缓解乃至有序解决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向农村集团性输入科学文化和智慧,将会大大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大学生“上山下乡”及政府的政策与措施
大学生“上山下乡”到农村创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和社会工程,决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就能简单加以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把大学生“上山下乡”创业作为“保就业”的有效形式大胆尝试,建立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制度。“大学生就业不能盲目涌向农村,仍需政府引导。”广东省政协常委温洋表示,目前农村土地大部分被承包,生产经营资源有限,大学生再搞“上山下乡”,不能像当年一样搞“运动”,而要在政府指导下,到农村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进行生产经营性活动;各级政府也可从这方面考虑,给予大学生一定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鼓励他们到农村创业,使之既有奉献,也有保障。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维把大学生就业和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努力探索和寻求适合大学生就业和成长成才的渠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但东西发展不平衡,南北经济差距很大,人口密集程度也各不相同,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地区,以共青团的名义广泛地动员有志的知识青年,像20世纪50年代的垦荒战士一样,集体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开发团体,国家给予一定资金,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为了解决后顾之忧,期满后鼓励留任,双向选择。返回者重新参加工作,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公务员考试者,适当照顾分数,优先录取;要积极借鉴近年来大学生在农村、乡镇企业等多领域就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建立大学生在县、镇、村各领域就业创业按照短期、长期等分层次的模式,从制度、资金、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
(三)大学生“上山下乡”及社会的舆论与导向
诚然,制度建设、机制保障是解决大学生“上山下乡”的坚强后盾和有效途径。但我们还要重视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帮助。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对农村固有的偏见等一系列的错误思想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上发生了偏见,众多大学生不想或者不愿意到农村和边远地区。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结构性的失业也存在着相当的比例,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主导思想和工作意向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矛盾。当代的知识青年——大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中型城市,给本来不景气的城市就业带来诸多矛盾和压力。全社会,各大新闻媒体和学校、家长要肩负起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和义务,开展大学生就业、择业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多元化,选拔一批在农村成功创业的大学生青年人才,采取集中和分散式谈成功经验,带动大学生掀起到基层农村创业就业的热潮,让大学生们真正摒弃传统意义上“留城市”、“考公务员”、“做白领”、“做老板”才有发展前途的错误观念。全社会要营造“行行出状元”、“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浓厚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到农村创业的前景,学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辅导和援助,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要正确把握人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不能眼高手低,或者只图享受,不讲求奉献。并且让大学生了解,如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是当年的“知青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翻版,将成千万的城市大学生直接赶到农村去,让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是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特别是在农村,还有许多未能开发的处女地,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等待着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去谱写最美丽、最壮观的画卷,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发挥出来,各显神通,在农村的土地上建设出一座座美丽、新型、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掀起开拓祖国的热潮。希望今后有更多、更好的“共青城”、“北大仓”、“东海明珠”式的、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新型城市在新一代的知识青年手中诞生。
1.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2.于鸿君.重启“上山下乡”解决大学生就业[EB/OL].http://money.163.com/2009-3-9.
3.沧浪之水(赵).大学生就业难,呼唤“上山下乡”理性参考[EB/OL].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9-5-29.
4.李昌金.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EB/OL].http://www.xslx.com/htm/szrp/rdtw/2007-08-14.
5.杜鸿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J].理论与现代化,1993(5).
6.天津网.“中国十大风尚女性”天津人邢燕子并肩林志玲[EB/OL].http://news.online.tj.cn/news/tjlife/2009/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