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学术大会纪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3次学术大会)

2010-04-05 03:01:59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地震科学进展 2010年11期
关键词:物理学院士大会

1 会议概况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首次联合举办的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13次学术大会)于2010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本次联合学术大会实际与会人员8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10”上收录了815篇论文摘要。来自内地、台湾的学者和美国、日本等专家共461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10月17日上午在宁波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院士主持。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张国民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致词,联合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介绍了学术组织工作情况。开幕式后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大会报告,由陈颙院士主持。朱日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了“华南大陆再造”的报告;詹仕凡(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作了“石油物探装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报告。石耀霖院士主持了第二阶段的大会报告。黄金莉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作了“中国大陆及重点地区多尺度地震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的报告;张铁龙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了“金星空间磁场探测研究进展”的报告;2010年度顾功叙奖候选人吴功建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也到会作了“岩石圈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我的科技人生”的大会报告。

下午,分两个会场继续进行大会报告,分别由倪四道教授和黄清华教授主持。石耀霖院士作了“中国应力场反演和冲绳海槽边界的力学性质”的报告;滕吉文院士作了“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报告;陆建勋院士作了“极低频探地工程简介”的报告;万卫星研究员作了“电离层与大气层耦合研究”的报告;陈永顺教授作了“青藏高原地震大地构造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的报告;陈会忠研究员作了“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的报告;何展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电磁勘探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报告;王琪研究员作了“汶川地震形变研究”的报告。

同时2010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杜启振、吴小平、闫智慧、周红和第7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候选人李永华、常利军、郝春月也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联合学术大会于10月20日闭幕。闭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联合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做了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届年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倪四道教授介绍了第27届年会工作在改进会场条件、加强年会学术活动的国际化以及鼓励学科交叉等工作方面的基本思路。

闭幕式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宣布了2010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第7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年度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同时还宣布了第1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刘光鼎院士、陈颙院士、姚振兴院士以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和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刘启元研究员为4位2010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3位第7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人以及5位第1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证书,为28位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2 联合学术大会学术交流情况

1.本次联合学术大会采用在按学科分类的大类专题下公开征集专题的固定、动态相结合的专题设置方式,在11个相对固定的大类专题下设置了29个专题,最终有28个专题被安排在11个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设置有:

(1)AdvancesintheGeophysicsofEast Asia;(2)地震与流体——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与地震对地下流体迁移的影响;(3)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研究;(4)汶川地震工程震害机理研究;(5)地下电性结构与地热和流体分布关系;(6)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7)地球流体与成矿成藏、地震孕育及预测;(8)地热与油气;(9)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10)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11)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12)计算地震学研究进展;(13)地球介质各向异性;(14)大地震预报技术与方法研究;(15)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环境变异;(16)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17)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18)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19)储层地球物理;(20)油气电磁勘探;(21)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2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23)工程、环境、矿山与城市地球物理;(24)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与天文地球动力学;(25)地球重力场变化与地学应用;(26)大地测量与防震减灾;(27)地磁与高空物理;(28)海洋地球物理学;(29)主动震源探测。

2.本届联合学术大会展示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突显了新技术手段对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性。由于内容太多,按照科技成果、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科生长点顺序在各专题讨论会纪要中给出,详细内容见各专题讨论会纪要(将在学会网站和2010-2011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1)本届联合学术大会的学术交流和讨论具有以下特点:

(a)采用了在相对固定的大类专题下结合动态征集专题的方式来设置专题,为更多有志于参与专题召集者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到会交流的学术报告水平,增设了专题邀请报告,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b)首次设立了全英文的国际专题,该专题大部分参会代表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和美、日等国家,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推动国际交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

(c)各个专题均有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应用成果,涉及领域比历届更广,尤其是在地震研究方面的交流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通过本届联合学术大会还看到了以下的不足或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

(a)在专题设置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包括邀请一些前沿领域的专题,对征集到的相近专题适当整合、优化等。

(b)适当规范专题邀请报告的设置,使其更好地发挥提高学术报告质量的作用。

3 联合学术大会的特点和对今后会议组织工作的建议

3.1 今年会议的特点

首次提前在网上发布了会议指南及各专题报告安排,便于报告人安排参会行程;中青年地球物理学家,特别是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会议的主体,工作在各前沿领域;会议注册人数、报告数、学生报告数均创历届新高,实际到会报告率已达到会议指南的85%,但是仍然有部分专题报告人缺席比率较高。

3.2 对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今年联合学术大会反映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

(1)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整合、优化专题的设置。

(2)进一步加强年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的国际影响力。

(3)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到会报告比率及交流效果等。

(4)加快年会的网络化进程,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及报告日程安排等;逐步推动展板报告。

(5)会场设施及配套服务等需进一步改善,部分会场偏小,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果,建议逐步考虑在会议中心办会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物理学院士大会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军事文摘(2022年18期)2022-10-14 01:32:44
院士寄语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4:12
WAIC与WIC大会简介
美食物理学
英语文摘(2019年10期)2019-12-30 06:24:32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 07:35:00
声讨大会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8:57
大会选举
院士速递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