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云 和淑英 张颖 于淑敏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也称术后胃轻瘫,胃无力或胃麻痹,是一种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PGS是正常胃调控机能异常,而不是胃功能的衰竭[1]。胃瘫综合征是食道癌切除术后一种少见并发症,1995年~2002年我科共行食道癌切除术280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2例,发生率为0.7%。
本组2例胃瘫综合征均为功能性,男性1例,女性1例,2例均是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5~7d,患者进流质后出现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草绿色胃内容物,肛门停止排气。胃肠减压后症状缓解,夹闭胃管24h后症状重新出现,消化道碘油造影提示胃蠕动消失,在幽门处成圆锥状阴影,有少量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确诊后经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20d。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结合文献及本组病例分析,与护理有关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点。
(1)因手术改变了胃的解剖位置,术后未行有效的胃肠减压,胃内气液潴留,一直处于持续扩张状态,使胃壁肌肉过度伸长失去了收缩功能。
(2)术后过多或过早饮食,加重了胃的负担,饮食的改变使术后应禁食的胃不能适应。
(3)不良的精神刺激,造成高级神经功能的紊乱,致使已被扰乱的胃肠功能恢复缓慢。
本病发生于术后5~7d,且有一度的饮食正常史,并有饮食不当的诱因。本组1例因饮食由流质向半流质过渡时发生,另1例术后第7天饮食过多过急后发生,此乃由于食道切除采用全胃或残胃重建食管,形成胸腔胃,术后胃解剖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致。本病出现的症状一般是先胸闷、气短、心慌,然后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观察时尤其应注意与胸腔积液、幽门梗阻等区别。
本组病例均在停胃肠减压后1~4d发生呕吐,呕吐为溢出性呕吐,呕吐物为大量的食物残渣及胆汁,但总量少于食物量与胃液及胆汁之和。此外,本组病例呕吐前多有上腹饱胀,胸闷不适,无全身发热不适及腹部疼痛,给予胃肠减压后可抽出大量的与呕吐物相似的液体,抽出胃液后病人的症状明显缓解。
本组病例造影剂均可通过食管吻合口,但滞留时间长,胃无明显的收缩和蠕动波,在幽门处成圆锥状阴影,有少量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从而排除了器质性梗阻病变。
2例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的心理,担心预后情况。为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解释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并向患者说明整个治疗过程,使患者消除顾虑,增强配合意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本组患者均及时予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切忌反复插胃管。由于形成胸腔胃,改变了胃的解剖位置,插胃管时应将胃管插至胃底部,使残胃处于空虚状态,留置胃管期间给予3%温盐水洗胃2次/d,消除胃及幽门部黏膜水肿,待胃液量少于600ml/d,行间断胃管夹闭。
食道癌术前即有较长时间的饮食受限,加之手术创伤,术后禁食,并发胃瘫较长时间不能进饮食,因此加强营养尤为重要。本组病例除补充水电解质外,还给予少量多次输新鲜血、血浆、白蛋白、脂肪乳等,保证患者足够热量,以补充患者在禁食期间的营养不足。
可应用胃动力药物,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目前常用的胃动力药有西沙必利、胃复安、吗叮啉等,在给药过程中,应掌握给药的剂量、用法及副作用。
西沙必利是当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首选药[2],最常见的副作用有稀便、肠鸣,常用量5~10mg,4次/d,饭前15~30min和睡前服。胃复安能显著加快胃排空,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轻瘫症状,但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有无困倦、头痛、口干、便秘,如出现上述症状,通知医生酌情减量或停药。吗叮啉副作用较胃复安少,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口干、头痛,常用量10mg,4次/d。
做好出院指导,对预防胃瘫综合征反复发作非常重要,因此要做好出院指导,避免进食诱发症状的食物,避免进食时间过长,进食后30min内切忌平卧,保持良好的心境,按时服药。
总之,在预防和治疗食道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过程中,护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秦新裕,雷勇.胃肠动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28.
[2]贾博琦.胃肠动力障碍的药物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