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洪必纲
(1.湖南省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湖南 邵阳 422004;2.湖南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金融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的需求程度决定着金融业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金融通过资源配置功能合理调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换代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表现为很强的资源配置主动性和经济发展导向性[1]。现代经济与金融这种互动关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得到了体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得不到有力的金融支持,面临明显的金融约束,农业产业化经营遭遇资金瓶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又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基础薄弱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缺乏产业支持的农村经济弱化了有效金融需求,使得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导致农村金融发展陷入僵局;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状况。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有必要将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寻找二者恰当的结合方式,探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的互动模式,探索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效路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农业贷款总额与全部贷款的占比不足10%,表明了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农村资金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缺口不断增大。究其原因:一是邮政储蓄和商业银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制约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放贷能力。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期的大投入、高风险和低收益特征明显,影响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三是农村非农化的迅速发展,大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民教育支出、消费支出迅速增加,构成了农业和农村资金的流失通道,加剧了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总量短缺。
尽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齐备的农村金融格局,但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存在功能性缺陷;作为农村资金主要提供者的农村信用社,受行政区划限制,业务规模小,经营实力弱;原国有大型银行实施商业化改革,收缩农村营业网点,明显减弱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功能受局限,难以全面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资本市场尚未建立,直接融资困难重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刚刚起步,未成气候。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机制缺失,导致农业产业化缺乏资金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弱化,突出表现在金融服务的网点少、品种少,只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农户所需的资信评估、承兑汇票、贴现、电子汇兑和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难以得到满足;同时支付结算系统受条件限制,无法提供更多的服务品种;农业保险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需求;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效率。
金融机构遵循“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原则,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而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集约化程度和效益较低,金融机构经营方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前期阶段性状况相悖,直接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信贷投放期限与企业的经营特性不相匹配,贷款期限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经营季节性强,大多受农业生产周期影响,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而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只愿意提供短期信贷资金,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比例长期严重失调,多数企业因中长期贷款不足而挤占流动资金贷款,从而加剧了流动资金紧张局面。农业信贷资产质量整体较差,弱化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功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依然较高,经营陷入困境,直接影响金融业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信用缺失是当前农村地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一是部分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对信用债务漠然置之,赖账不还者大有人在。二是乡镇企业利用改制的机会,人为逃废债务,损害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三是法律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很难保全。四是信息严重不对称,农村征信系统不健全,贷款农户及农村企业的有效信息很难获取。农村信用环境的恶化,加大了金融风险,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慎之又慎,严重影响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农村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改革金融机构经营机制固然重要,但未能治本,农村金融发展缺乏产业的有效支撑才是问题的关键。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信贷资金缺乏产业与项目载体,支撑农村金融发展的产业基础薄弱。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下,农业产业与农村金融都具有强烈地扩张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一方面传统农业很难产生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合格信贷支持主体,农业的弱质性使得没有产业支撑的高收益农业项目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农村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经营主体,为获取利润和自身的发展,不得不理性考虑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的关系,传统农业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有限,大量农村资金不得不寻求出路,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和城市化趋势日益严重,不断削弱农村经济基础。因此,培育农业信贷的有效载体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
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主要是“人力+畜力+土地”,过于简单的农业再生产方式对资本的需求并不多,农民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容易满足现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意愿并不强烈;由于农村经济中的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过大,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缺乏现代经营理念,金融意识不强,没有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去吸收利用资金,农村经济中的内在矛盾未改变,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转化不了发展农业的生产资本;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不力,并非这些金融机构不愿意支持,而源自于传统农业所产生的金融抑制,产业结构单一、经营水平落后、市场化程度低的传统农业,存在明显的需求型金融抑制。
单一落后的农业结构对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制约作用:一是农业投入结构制约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我国农业投入结构仍以自然资源、劳力等传统要素为主,农业投入往往倾向于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见效比较快的项目,金融支持农业长时期处于低效状况。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仍以粮食生产为主,单一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生产成本高,再加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严重影响产业整体的信贷资金投入。三是农产品品质结构弱化金融支持力度,我国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发展相当有限,大量农产品品质差、安全性低以及缺乏健全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缺乏,经济效益差。农村金融发展缺乏优质高效的产业基础。
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选准契合点,把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二者有效互动,将是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现实的选择。
(1)各级政府加强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扶持。首先,支持性产业政策。各级政府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产业结构,压缩低效农业,发展高效优质农业,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产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格局,合理农业区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其次,支持性财政政策。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投入足够的财力,对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实行减税或免税措施,以引导激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再次,支持性金融政策。以利息补贴、政府担保等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农业产业化信贷投入,为发行债券融通资金的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对股份公司性质的龙头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债券进入金融市场提供政策性的优惠和方便。针对农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特点,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发展农业保险业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提供安全保障。农业产业化的运营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金融、保险、外贸和科技推广等各个领域,必须用法律法规确立各类组织的地位,规范各方行为,保障各方经济利益,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持体系。
(2)集中力量重点培育农业信贷载体。农业信贷载体的培育应因地制宜,瞄准农村的主要产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和龙头企业等,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依托,依靠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科技农业,支持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示范专业户,扶植有实力、效益好的农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机构,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的形成,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后劲;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地域特征,培植特色农业,营造农业产业化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农户经营与商品市场的联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农民增收;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逐步形成一批实力雄厚、业绩优良、经营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采取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建立稳定合理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在提高龙头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调动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掘经济增长点,奠定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
(1)创新农村金融,有效扩大供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实现农村金融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动农村金融供给的不断增加,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求,具体措施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新农村金融制度。目前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信用制度和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农户与农村企业的信用档案与信用数据库,培育农村良好的守信氛围,构建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严格信用监督奖惩制度,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增加信贷资金投入,积极创造信用条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设立门槛,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规范邮政储蓄经营行为和民间金融活动,引导商业性金融寻找农村市场中的业务发展机会,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担保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②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结构。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主体地位,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调整农业银行经营战略,尽快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重视民间金融组织发育,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建立农业产业化专业性投资基金,设立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基金;政府主导建立外资引进机制,利用外资发展农业产业化;调整同业拆借市场准入制度,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拓展农村信贷资金来源。通过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提高农村金融的运作效率,促使金融机构回归农村,资金回流农村。
③创新农村金融业务。通过农村金融工具、技术、市场及交易方式的不断创新,有效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掌握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改善信贷投放模式,确定合理的信贷结构和贷款期限,准确把握贷款投入和回收时机;同时增加现代农业企业和专业化农户所需的资信评估、承兑汇票、贴现、电子汇兑和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产品,畅通结算渠道,继续拓展农户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特色信贷业务;探索同一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为上下游企业及农户提供商品融资、贸易融资和租赁融资,农村金融机构则重点对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提供信贷资金,形成便利的融资条件与宽松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创新能力,增加创新收益。
(2)完善农村金融机制,激发有效金融需求。农村有效金融需求指农业经营主体愿意并有能力获得金融资源。有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一般将借款集中于非生产性领域而不是生产性领域,意味着借款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非生产性用途而不是生产性投资,进而可以推断借款的偿付能力较弱,预期收益率较低,从而抑制了他们不断借贷的动力,形成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2]。增加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效金融需求,必须完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首先是拓展生产性投资渠道。通过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稳定合理的土地制度,使农户形成合理预期,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整体要求,将同一产业链上的各个经营环节及经营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户抵御经营风险能力,从而激励农户进入市场并积极进行生产性投资[3]。其次是完善风险规避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有效金融需求,根据农户生产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经营特点,创新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组建政策性、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信用担保抵押范围,创新农户联保机制,探索同一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组织为下游企业及农户提供担保的方式,分散转移产业化经营风险,培育农村有效金融需求。再次是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发展农业保险业务,构建新型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减税、免税及贷款利息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性风险,缓解农村金融抑制,激发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
[1]谢家智,魏忠海.论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改革[J]. 重庆社会科学,2004,(3).
[2]何广文.从农村居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 中国农村经济,1999,(10).
[3]朱启铭.消除农村金融抑制与农业产业化发展[J].农村经济,2006,(4).
[4]姜长云.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5).
[5]齐成喜,陈柳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5,(8).
[6]田卫民,覃杏花.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 许昌学院学报,2004,(1).
(责任编辑:杨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