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立清,何忠富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06)
巴基斯坦Naltar水电站,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Gilgit市Naltar河中上游,是该河道梯级开发规划中的中梯级电站(上梯级和下梯级暂未开发),工程以发电为目的。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取水头部、沉砂池、输水渠道、电站前池、压力钢管、电站厂房、尾水渠、升压站、城区中心变电所、输电线路等部分组成。电站装机为3台单机容量6MW的卧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MW,单机引用流量1.75m3/s。
(1)泥沙。Naltar河是一个山区河流,98.00%的水都来源于山,河床和山谷都是由漂石、砾石和砂组成的。在低河段水流状况多数是紊流,悬移质主要受地貌结构的影响,泥沙来源于冰川、暴风雨的降雨,山体滑坡,坍坡和沟蚀。
根据巴基斯坦水电发展署对Naltar河推移质和悬移质实测数据分析,Naltar河年均推移质输送量为281万t,年均悬移质为315万t(均主要发生在汛期)。
(2)工程地质。坝址处呈不对称“U”谷,宽约30.00m(含左侧道路),左右岸山坡立陡,主河床覆盖层为第四纪冲洪积层,厚度约2.00~5.00m,由架空漂、卵石组成。
根据河道地形、地质及泥沙条件,基本否定了无坝取水方式,工程最初设计重点考虑溢流坝结合冲沙闸、引水闸方案,该方案是比较常用的引水型式,具有可靠度高、运行方便,容易管理等特点。但在对河道推移质深入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河道坡度陡,洪水时流速大,固体径流不仅量多,而且平均粒径很大,包括粗砂卵石以至大块石,原设计方案很容易在在引水闸和冲沙闸闸前形成大块石堆积,卵石填充,导致坝前库区会很快淤平,阻碍河道水流进入进水闸,影响引水流量,同时坡陡水急,大粒径卵石对冲砂闸门的撞击对工程也构成威胁,难以解决。
在对该地区河道引水式电站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引水头部普遍采用闸坝结合方式,在类似河道均存在上述缺陷,导致电站维护费用高,经常有电站停机现象。鉴于当地工程维护和管理水平,闸前堆石清理极为困难,采用闸坝结合方案难以满足工程要求。
利用底栏栅坝式取水方式,解决了大粒径卵石对冲砂闸门的撞击,部分漂石、卵石堆积于坝前,部分卵石、砂砾石冲向坝下游。钢制栅条有效的阻止粗大颗粒泥沙进入取水廊道,细小颗粒泥沙经沉砂池沉淀后,水质满足发电用水要求。底栏栅坝式取水头部与其它形式的取水渠首比较,具有布置容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易于运用管理等优点。
(1)底栏栅坝布置。底栏栅坝坝址的选择,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为使廊道进水条件好,底栏栅坝轴线宜布置成垂直于天然主河流。该工程确定的底栏栅坝址两岸有较好岩体出露,经布置,坝全长17.00m,右坝头1.45m混凝土溢流堰体与岩体相连接,左坝头1.45m空心混凝土溢流堰体与挡土墙连接,底栏栅栅段长14.10m,坝顶高程为1 528.46m,最大坝高4.96m。坝上游设宽度为2.50m的浆砌石护底,下游设长度为10.00m的浆砌石护坦,浆砌石厚度为0.50m。底栏栅坝廊道宽3.00m,底栏栅坝廊道底坡由4段折线连接。水通过暗涵引至沉砂池,暗涵出口设有闸门。闸门采用两孔,孔口尺寸1.50m×1.50m,闸底板高程为1 523.74m;在闸门上方设闸门启闭机工作平台,工作平台高程为1 528.90m。
栏栅设计采用值:栅隙s=8.00mm;栅条宽度t=14.00mm;栅条高度h=40.00mm;底栏栅倾斜坡度i=0.25。
(2)水力计算。底栏栅坝泄洪采用有坎宽顶堰计算,工程选址河床高程1 527.000m,宽顶堰坎高1.460m。
经计算,设计流量143.00m3/s(P=2%)时:堰上水头H=2.785m;设计水位1 531.245m(P=2%);校核流量192.20m3/s(P=0.5%),堰上水头H=3.350m,校核水位1 531.810m(P=0.5%)。
底栏栅廊道水力设计参照取水输水建筑物丛书《取水工程》,该设计廊道的流态采用无压,底栏栅进流流量采用E.A.札马林、B.B方捷耶夫的计算方法。栅栏宽度根据地形取14.00m,经计算,栏栅水平投影长度2.43m,考虑栏栅间隙堵塞,设计栏栅水平投影长度取3.00m。
廊道内水面曲线的计算,采用近似等流速法,为保证廊道内水流为无压状态,底栏栅底距水面留有0.30m的超高,底坡根据底栏栅侧槽水力计算和施工方便,采用4段折线连接。
该工程山区河床及河岸抗冲刷能力较大,底栏栅坝对河流过流影响相对较小,通过计算,收缩水深与临界水深相差不大,如果采用常规底流消能中的消力池,推移质可使它很快淤满,而不起作用;该工程采用的是下深防冲墙的形式,为减小管理维修的目的出发,不按设计抛石坑的方式(抛石坑设计洪水过后必须要恢复,如不恢复将危及工程),而是按天然河床颗粒来计算冲刷坑的深度,防冲墙均下至冲刷深度以下,以保安全。
渗流计算采用阻力系数法,经过计算,校核水位对应单宽渗流量为0.000 85m/s;出口渗透坡降为0.09,小于管涌型地基土破坏允许坡度0.20,底栏栅坝不过流时对应单宽渗流量为0.000 24m3/s,渗流损失0.004m3/s,河流最小流量Q=1.80m3/s。渗流损失相对较小,对引水量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未对基础进行防渗处理。坝体抗滑稳定和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于2005年开工,2007年5月竣工发电,施工期间坝前通过一次洪水后基本被块石淤平,沉沙池内淤沙也较为严重。工程通过近3年的运行证明,利用底栏栅坝式取水方式很好的解决了推移质对引水的影响,同时利用推移质卵石对栏栅的碰撞,可减少和排除堵塞底栏栅的漂浮物和卡石,从而达到引水防漂防沙的目的。
通过对沉沙池运行监测,证明了沉沙池设置的必要性,减轻了电站前池淤积压力。经现场管理人员反映,电站运行良好,底栏栅引用流量在平水期间能够同时满足发电和冲沙需求,取水头部基本可以达到无人值守。
在工程度汛期间,由于超设计尺寸的巨形块石滚落,造成栏栅栅条局部破坏,整体翘曲,同时,高流速夹粗粒径卵石对混凝土坝面破损较为严重,局部保护层(0.10m厚)破坏,后又采用钢板保护。
[1]宋祖诏,张思俊,詹美礼.取水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李 炜,徐孝平.水利学[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