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
光辉的历程 丰硕的成果
——贺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成立25周年
王鸣
光阴似箭,时光流逝,转瞬间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原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已走过了不平凡的25个春秋,忆往事,思绪万千。早在1985年天津市黄瓜研究所成立之初,我有幸认识了创建人侯锋院士,从此与黄瓜所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后历任所领导均与我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因此对该所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从该所的先进理念、杰出业绩中,获得许多宝贵启发,可谓受益匪浅。在中国工程院侯锋院士的带领之下,黄瓜所充满活力的“接力棒”代代相传,每代领导均有新特色、新招数、新贡献,使黄瓜所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发展势头。在庆祝建所25周年之际,回顾黄瓜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其创造的丰硕成果与经验,与业内同仁分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侯锋、吕淑珍等老一辈的专家就已开展了黄瓜育种的先驱工作,为黄瓜所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乘着改革的春风,1985年黄瓜所正式创建,侯锋研究员任第一任所长,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专业性的黄瓜研发机构从此诞生。
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的侯锋等老专家,率先响应中央提出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号召,以超前的意识,提出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案。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与侯锋研究员一起担任农业部全国蔬菜专家顾问组顾问期间,就曾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科研(育种为主)、生产(制种)、种子加工、种子营销一体化的种业新体制。”黄瓜所以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这一体制改革的构想,将黄瓜所打造成一个“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崭新种业体系。我曾在农业部主编的《决策与咨询》等刊物上撰文,将黄瓜所的体制改革称为“天津模式”,是我国良种产业化的大胆探索与践行。黄瓜所的体制改革,首先毅然丢掉“铁饭碗”,建立了不吃国家“皇粮”的经济自主的研究所,成为我国这一领域中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然而新生事物的诞生和成长,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经济的困难、舆论的质疑……各种压力和阻力不一而足。然而,凭着锐意改革的信念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侯锋及其带领下的“黄瓜所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历经艰辛,克服了重重困难,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25年前在天津滨海沃土上播下的这粒黄瓜种子,如今已茁壮成长为根深叶茂、果实累累的大树。由于黄瓜所的改革十分成功,1994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 “天津市骨干研究所”,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 “黄瓜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999年被命名为天津市十个重大典型先进单位之一,是天津市2000年度特等劳动模范集体,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科研攻关与体制改革的典范”(朱光亚院士题词)。
早在20世纪70~80年代,黄瓜所的创始人就率先育成了“津研系列”黄瓜新品种,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的首次更新换代;此后又开展了杂种优势育种,育成了“津杂系列”新品种,将黄瓜育种推向了更高的水平和层次,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第二次更新换代;伴随着黄瓜生产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津春系列”和“津优系列”接踵育成,并大面积推广,分别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第三次和第四次更新换代,此外,还育成了“津绿系列”、“津美系列”等优良新品种。截至目前,黄瓜所已育成了五大系列、40余个黄瓜配套品种。成果转化率接近100%,成为我国黄瓜的主栽品种,覆盖黄瓜种植面积的80%左右(因年份而异),居全国首位,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50亿元。为我国黄瓜生产及“菜篮子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
基于黄瓜所创始人侯锋及其团队的杰出育种成果和巨大贡献,侯锋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2005年获中华农业英才奖。
至于天津市黄瓜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更是不胜枚举,林林总总共有36项。主要有: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津研”1,2,3号),198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津研”1~7号黄瓜配套新品种选育),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津杂”1,2号黄瓜新品种),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津春”系列黄瓜新品种推广),以及1994年、1999年先后两次荣获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等等。堪称硕果累累,琳琅满目。这些都雄辩地说明了黄瓜所在我国黄瓜领域中的领先水平和领军地位。
20世纪黄瓜所是以常规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为主要育种手段,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已成为生物科学的生长点,黄瓜所的科技人员敏感地认识到若不及时将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必然会落后于科学发展,并最终被时代淘汰,黄瓜所领导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了科研项目,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引进高水平人才,并大力充实硬件设备,及时筹建了以杜胜利博士为学术带头人的生物技术研究室,建立了黄瓜高效育种的新技术体系。相继开展了黄瓜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及单倍体育种、黄瓜主要病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转基因研究、以及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杂种种子的遗传纯度等研究,均取得显著进展。上述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现了种质材料的快速纯化、鉴定与创新,选育出一批满足生产需求的优质专用系列黄瓜新品种,显著缩短了黄瓜育种周期,提高了良种繁育的效率。该项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瓜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专用品种选育)。
“天津黄瓜”不仅享誉国内,而且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所育成的黄瓜优良品种已远销泰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黄瓜所不仅立足国内,而且放眼世界。先后派出7名科技人员出国从事合作研究或攻读学位,其中3人已学成归国。此外,还先后与俄、日、美、荷、匈牙利及新加坡等国建立了合作关系。黄瓜研究所的成果日益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和关注。1994年被联合国FAO所属的《亚洲种苗》杂志列为“中国蔬菜种子十大企业”之首位;2000年“津春系列黄瓜新品种及其推广”项目获首次颁发的《杜邦科技创新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由于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技术传授以及成果转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全方位的成就,顺理成章地成为黄瓜业界的带头单位。1999年率先建立和领导了“全国黄瓜研究会”,同年与中国蔬菜花卉研究所等6个著名蔬菜研究所共同发起创建了隶属中国园艺学会的“中国蔬菜种子产业协会”,天津黄瓜所所长被选为该协会的副理事长。2008年黄瓜所又被确定为中国园艺学会蔬菜专业委员会黄瓜分会的挂靠单位,义不容辞肩负起推动我国黄瓜领域的学术活动、信息交流、产业提升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任务,黄瓜所不失时机地抓住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建立了“黄瓜王”网站,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良种的网上咨询、网上经销,对市场动态和产业技术等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显著提高了黄瓜良种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回忆往昔,踌躇满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把握未来更是重中之重。天津科润黄瓜所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着严峻竞争和挑战,众多的跨国种业公司大举抢滩中国,正在咄咄逼人地进军中国市场,威胁着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此外,国内黄瓜业界的人才辈出,强人众多,正在以各自的优势,创造出不同的优秀成果,各有亮点。黄瓜所人在乐观其成,表示祝贺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领先的水平和领军的地位,并非“终身制”,要保持和巩固前辈打下的天下,绝非易事。“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作为黄瓜所的益友,我衷心希望天津科润黄瓜所年轻一代的优秀接班人能够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机遇,将老一辈开创的光辉事业传承下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直面挑战,永不言败,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实现二次创业,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人民的厚望。
王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