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建设知识城市的战略思考*

2010-04-04 02:49:31鲍海春刘轶梅
城市观察 2010年1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哈尔滨建设

◎ 鲍海春 刘轶梅

在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中,知识城市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以知识为基础的城市在社会各个领域,推行一种鼓励知识培育、流动、创新和研发的发展战略,以便在智力时代收获创新力并作为全球竞争的资本。像哈尔滨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具备转型为知识城市的条件,用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引导其建设与发展,必将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一、知识城市的内涵与标准

1.知识城市理念的兴起

“知识城市”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欧美兴起的、随着知识经济发展而提出来的新概念,是目前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战略。20世纪80、9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诞生了“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催生了“知识型城市”。西方学者认为驱动城市发展的要素正在发生改变,即从资本、劳动力、资源禀赋等资源型要素逐步转向人才、制度、文化、创新等知识型要素;由于愈来愈依赖知识,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正在改变,知识性生产活动将主导城市的发展轨迹。2004年9月,世界一批知识管理工作者和资深学者汇聚巴塞罗那,出席 “E100圆桌论坛”,以“知识城市”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从此,知识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进入国际城市发展的视野。

2.知识城市的内涵

知识城市的概念比较新,因而其内涵和外延仍在探讨之中。目前学术界普遍采用的是“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瑞典隆德大学Leif Edvinsson教授的观点:“知识城市”是“一座有目的地鼓励培育知识的城市”。 而另一位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Margaret Haines教授在论证伦敦作为典型的知识城市时指出,“知识城市”是“一个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战略上执行一项有目的地鼓励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提升创造力使命的城市”。国内理论界认为知识城市的核心内容是:“在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下,从战略上超越传统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模式,有目的地鼓励市民平等学习与分享知识,通过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来提升创造力,从而减少物质消耗与污染,达到城市经济与社会特别是市民个人的协调发展。”①

3.知识城市的标准

2004年“E100 圆桌论坛”除了就“知识城市”的主题进行广泛研讨外,还在会议上发表了《知识城市宣言》,对“知识城市”的定义和衡量标准进行了明确的阐释。会议制订了衡量知识城市的11项标准:⑴广大市民有分享知识的有效途径;⑵“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⑶公共图书馆网络系统完备健全,使用便捷,并与全球知识网络相连;⑷普及的通信技术成为市民获取知识的手段之一;⑸文化服务设施能够适应城市中心教育的需要;⑹拥有一份有影响力强的报纸,市民阅读能力和阅读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⑺大中小学网络系统成为指导市民欣赏文化艺术的平台;⑻尊重市民文化的多样性;⑼城市街道具备文化服务功能;⑽拥有足够的空间和绿地供社区和“公民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建立起市民之间、政府官员与市民之间面对面的直接关系;⑾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能够表达意见的便捷工具和手段。2007年,墨西哥蒙特雷市召开的“全球知识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世界知识城市峰会”发布了《2007年最受尊重知识城市报告》,制订了一套较为详细的知识城市评选指标,并评选出了“最受尊重知识城市”,新加坡、波士顿和巴塞罗那分列前三位。峰会还提出共识,认为“将知识发展应用于城市计划和管理,将会给未来的发展带来理性的、积极的影响”。

二、建设知识城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需要知识城市理念的引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60年系列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城市化率已达45.68%,中国城市总数达到655个,比1991年增加176个,平均每年增加11个。城市群发展迅速,城市发展体系已逐渐走向成熟。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也开始显露端倪。另据预测,中国城市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70%。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城市新理念引导城市强化“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城市资源,全面提升人力资本的战略地位,促使城市全面升级,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和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转型和全面振兴需要知识城市理念的引导

“知识城市”这一概念和理论提出仅十几年,发达国家的城市面对转型的挑战,选择“知识城市”的战略,迅速将原有一些工业城市或处于“颓势”的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目前得到国际认可的这类城市有伦敦、巴塞罗那、斯德哥尔摩、里斯本、纽约、蒙特雷、新加坡等。我国城市按居住人口可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级别城市有各自的发展战略。一些资源枯竭性城市和一些边缘化的城市亟待城市转型和全面振兴。哈尔滨市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工业重镇,当年“南厂北迁”中就有16户大中型企业和13项国家重点工程落户哈尔滨,迅速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基地,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哈尔滨市发展动力不足,竞争优势明显减弱,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于末位,边缘化趋势明显。“八五”时期,哈尔滨市被国家列为重点改造的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意味着哈尔滨市必须借势实现城市转型和全面振兴,亦即依托业已形成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和形象优势,以国际成功的知识城市为榜样,深化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走知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3.城市发展面临的“通病”需要知识城市理念的治疗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出现了生态环境破坏、贫富差距悬殊、资源耗竭、社会冲突等城市化过程中的“通病”。哈尔滨市城市发展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近几年来相继提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建设创新型、学习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对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知识城市”作为21世纪全球城市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与各地正在实施的城市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是完全一致的。知识城市所倡导的“良好的信息知识基础,合理的经济结构,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国际国内交通,多样性的文化,适度的城市规模和和谐公平的社会”等理念从深层次和战略性高度拓宽了哈尔滨发展的思路,有助于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通病”等问题。

三、哈尔滨市建设知识城市的基础条件分析

1.基础条件

(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数字哈尔滨”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哈尔滨市交换机总容量1240.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48.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8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27万户,互联网用户117.4万户,宽带接入户82.8万户。哈尔滨市地理信息中心的基础数据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并对数据作了进一步的分类、分级处理。在各类专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建设了政策法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俄罗斯经贸等一系列市级数据库。此外,还建设了政务数据库、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招商管理数据库、建设管理数据库、人才管理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等。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建设了金税工程、银行卡工程、金盾工程、办公自动化系统、财政信息系统、“校校通”工程、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信息化工程和应用系统。

(2)产业结构

2009年1月至9月,哈尔滨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37.1%和56.1%。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3.6:37.6:48.8调整为6.8:37.1:56.1,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2008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截止到2008年年底,按照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哈尔滨高新区共有161家企业。哈尔滨生物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哈尔滨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批复。继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之后,哈尔滨市于2009年正式被国家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跻身全国16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行列。哈尔滨市的“服务外包”企业主要从事业务流程、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外包,3至5年内,“服务外包”有望成为哈尔滨市新的支柱产业。“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将获得国家政策体系支撑及各级财政资金税收支持,为建设知识城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科学技术实力

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较强,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08年,全市现有政府部门(包括转制)科研机构131个,获得国家批复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企业技术中心7个,获得省批复的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兽医研究所、第49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703研究所等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研究与开发实力,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等许多重大科技项目作出了重要贡献。飞机发动机、轴承、量仪、空调机、电机、汽轮机、环保制氧、生物制药等21个重点实验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受理专利申请4951件,增长15.3%;授权专利2400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48.5%,增长5.2%。65项科技成果被授予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奖,42项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哈尔滨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含社区分馆)41个;农村阅报栏100个,农家书屋300个;各类文博展馆(纪念馆)6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19个,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查档接待3.8万人次。在哈尔滨出版的报纸有48种,期刊269种,年出版图书300余种。2008年,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经营单位1.46万家,比上年增加1300家。至2008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0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7万户。哈尔滨电视台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118381小时;哈尔滨广播电台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58492小时。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98.46%,广播综合覆盖率99.5%。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92.8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8.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4%,比上年提升0.21个百分点。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4%,比上年加大0.7个百分点。平房动漫产业基地、冰雪文化产业基地、音乐剧创作产业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5)人力资源

哈尔滨全市拥有两院院士3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2008年,从事科研活动人员4.5万人,其中,工程师3.6万人。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0所,在校研究生4.5万人。至2008年末,城镇就业人数239.2万人,比上年增加3.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2008年,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从业人员12.8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占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45.5万人)的比重为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从事金融业人员38287人,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员23054人。

(6)教育资源

哈尔滨教育事业基础深厚,发展迅速,形成了公办民办相结合,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结构的办学体制。至2008年末,普通高校48所,在校学生61.5万人;成人高校16所,在校学生3.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6所,在校学生4.1万人。近几年,在高等院校实施高校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重点专业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24个,累计70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蜚声国内外,为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7)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

哈尔滨市的社会活动丰富多彩,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已成功举办了24届,成为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哈尔滨对俄经济贸易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了19届,形成了南有“广交会”北有“哈洽会”的良好态势;“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是国内首创的城市性群众文化活动,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至今已连续举办29届。哈市还成功举办过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北方城市市长会议等国际活动。哈尔滨市对外交往十分活跃,先后与日本的新舄市、丹麦的奥胡斯市、加拿大的埃德蒙顿、俄罗斯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等五大洲12个国家的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展示了哈尔滨的开放形象。这些都是建设知识城市的必要条件。近几年,哈尔滨市注重提升城市形象,在国内首次举办的中国城市形象媒体监测分析活动中荣获“最佳创意城市”称号,排名第3位。哈尔滨还跻身“十大节庆城市”,位居中国最美丽城市第20位、全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第3位,并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2.不利因素

哈尔滨市拥有转型为“知识城市”的一些有利因素和条件,但与优秀知识城市范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知识基础设施和城市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主要是行业信息化规划指导作用不明显,行业内部存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些部门的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开发。

(2)知识产业比重偏低。支柱产业的发展离知识产业标准还有较大差距,高新技术的竞争优势不突出,高技术企业总数较少,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较低。

(3)技术创新投入总量不足。R&D活动人员和经费投入不够,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无固定渠道,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4)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积累尚不充分。普遍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工作者流失严重,“北雁南飞”现象仍然存在,很难形成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团队。

(5)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没有确立。资本市场欠发达,既没有形成规模化总部经济,也没有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6)城市文化建设有待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建设欠账较多,建设知识城市的社会氛围不足等。

以上不利因素成为向“知识城市”转型的重大障碍。

四、哈尔滨建设知识城市的发展思路

1.知识资源共享工程

健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先构建数字化城市网络;加强“数字哈尔滨”、社会信息化和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研究所、情报所、开放实验室、图书馆等各类知识相关机构的对外服务功能,为知识的产生、制造、传播、创新、应用等提供便利,促进知识在全社会的扩散和传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发达的传媒渠道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平等地接受教育、参加各项培训和享有知识资源的机会。

2.城市创新体系工程

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大高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制定科技发展计划,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推动产业升级。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品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3.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重视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充分激活和凝聚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的创造力。建立以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人口发展政策为主导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支撑知识创新的现代人才队伍。通过培养和引进解决哈尔滨市建设知识城市的急需人才,争取到2010年各级各类人才达到8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8%,占人力资源总数的比例达到25%,各类人才的平均文化程度提高到16年,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包括成人教育学历)。

4.知识服务体系工程

规划并筹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构建管理模式先进、基础功能完备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重点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提供承载空间。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发机构,加快南岗、呼兰、阿城等知识创新区建设;完善资本市场和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和健全高科技产业投资机构,组建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强高新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的宏观管理;充分挖掘城市自身的特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营造良好的条件,广纳国际性的大公司将总部落户到哈尔滨市,以构建区域性和国际性的资本市场和运营中心。

5.人文环境建设工程

从城市物质文化、市民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个层次入手,构筑强大的城市文化体系,营造城市创新文化氛围。培养城市特色和个性,增强城市的宽容和平等意识,使城市具备更多的亲和力,以博大的胸怀接受不同文化,并创造条件使之融入到城市的主流文化之中,发挥“创新引擎”的功能。提高城市影响力,在现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一些综合性和专题性的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展览、赛事和节庆活动,促进城市以“知识为基础”的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建设知识城市的保障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建设知识城市是事关城市发展战略和模式的重要性决策,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是成立“知识城市”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统领、协调知识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城市建设、信息知识基础、知识产业、科技园区、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制定“知识城市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知识城市”的进程和整体发展方向。三是着力建设知识型经济与学习型社会所需的网络化、虚拟化基础设施;着力建设传播知识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

2.做好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的有关“知识城市”建设相关要素发展的政策,在扶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高科技产业、激励知识创新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符合哈尔滨实际、又有重点突破的经济政策。资金支持方面,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定数额的专款重点扶持全民创业,设立“城市创业基金”;通过减免部分税收等形式允许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设立“企业创业基金”,或以“冠名创业资金”等形式,鼓励就读于本市的大学生,尤其是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借助“创业基金”留在本城市创业,加快改变城市人口素质。

3.建立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

把知识城市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加强对知识城市建设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哈尔滨市在制定建设知识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整体计划推进表,列出在产业结构调整、教育、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居民健康、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的项目和计划,量化成具体指标,以便监督和考核。定期发布哈尔滨市知识城市建设的有关统计数据和知识城市建设指导目录。

4.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转型为“知识城市”的认识,对知识城市理念的内涵、特征和意义有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知识城市所倡导的“在社会各个领域推行一种鼓励知识培育、流动、创新和研发的发展战略,以便在智力时代收获全球创新力并作为全球竞争的资本”的实质有深刻认识。培养全社会创新开拓精神,倡导全民创业理念,培养市民在思想和精神上能容纳各种先进文化。办好“哈尔滨讲坛”,哈尔滨新闻网“议论风生哈尔滨论坛”等载体,为市民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对话和交流提供场所,创新方式,搭建平台。

注释:

① 参见《深圳特区报》2008年12月8日。

[1]王志章.《全球知识城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路径》.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7月28日.

[2]全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研讨会汇编.哈尔滨市委宣传部.2009年12月.

[3]王东,刘璐,苏婧.《深圳构建知识城市的战略思考》.开放导报.2007年第5期.

[4]王志章.《全球知识城市视野下城市知识资本运营的战略性思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5]知识城市.互动百科网站.www.hudong.com.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哈尔滨建设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中小学校长(2021年1期)2021-03-01 01:30:50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