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平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与科学发展观
陈怀平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为了剖析邓小平生产力观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析邓小平生产力观形成背景的基础上,诠释了邓小平生产力观的科学体系,论证了邓小平生产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关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出发点和归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时代主题和要求;“共同富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目标指南;“适度增长”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指导;“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原则。
邓小平理论;生产力观;人民利益;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正在实践并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中国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指南和旗帜。生产力观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都对社会生产力做过精辟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二是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三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价值,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四是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确定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目标及其根本途径。这些论述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中心地位、生产力标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与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在全面吸收邓小平生产力观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创新成果。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理论界就十分关注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关系,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1-4]。这些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在汲取理论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正在实践并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指南和旗帜。其中,生产力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邓小平生产力观是在充分吸收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生产力现状而形成的科学体系。其形成基础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和毛泽东的“实践哲学”是邓小平生产力观形成的理论起点。邓小平生产力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恩格斯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5]邓小平同志充分认识到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6]的科学论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根本的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7]。同时,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科学是生产力”的历史命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的重要论断。它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新。另外,邓小平生产力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成果的核心内容,必然要汲取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华,特别是毛泽东“实践哲学”的理论品质和科学思想。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导下,在深刻分析其理论缺陷的基础上,继承其“实践哲学”中的合理要素,对离开生产力标准空谈姓“资”姓“社”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批判,大胆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以此为基点,邓小平同志逐渐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生产力观。
第二,中国生产力现状和世界发展形势是邓小平生产力观形成的实践起点。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7]。面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视角强调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基本国情、所处阶段的客观分析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主张,并进一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思路。另外,他还将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政治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评价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6]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经济、军事、技术竞争异常激烈,一个国家政治影响的大小、军事实力的强弱、国际威望的高低,都直接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取决于该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世界的格局中认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6]和“发展才是硬道理”[6]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其生产力观的最终形成。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是邓小平生产力观形成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是马克思主义者分析社会问题的一贯方法。邓小平生产力观的形成实质上是在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特别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前发展史的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创造出的伟大理论。建国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诸如忽视生产力发展,不顾客观条件,不顾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盲目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等。邓小平同志从客观实际出发,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成为其生产力观形成的实践起点。一方面,在对待马克思主义著作、原理和思想上,我们长期存在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态度。邓小平同志在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并指出:“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6]另一方面,在认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由于长期受到“左”的思想干扰,中国现代化建设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针对中国经济贫穷落后的现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6]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论断和基本观点的总和。其丰富的逻辑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据此,邓小平同志反复阐述和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指出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首要任务”、“第一任务”。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慢了就不是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6]。他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6]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和人心背向。
第二,“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6]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做法,都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损害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实体,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在此基础上推进全国人民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我们还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此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好更快发展。
第三,“适度增长”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规律。适度的生产力发展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动态的指标。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适度增长理论,其主要观点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1)发展路径上的“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协调发展。为此,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6],他进而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6](2)增长与效益结合,追求高效益的增长。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速度与效益的发展状况,全面阐述了速度与效益的辩证关系,指出“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不要勉强追求太高的速度,当然太低了也不行”[6],“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6](3)增长与发展相统一,促进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以经济增长为基础”[8]的基本规律,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6]。
第四,“可持续性”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在选择发展生产力道路和模式上,从来没有脱离人类的利益和目的,脱离人类社会去理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他在分析西方现代化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在经济工作中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生产,而且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重要思想。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要求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要实现适当的发展速度,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拿出具体办法”[6],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力争在协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除了以上4点外,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生产力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的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论等。邓小平的生产力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主线,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适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构筑了一个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发展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发展离不开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和本质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共同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特别是邓小平的生产力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和理念指导。
第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生产力观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始终,其本质和灵魂是以人为本。邓小平同志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此,他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高评价标准。他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最重要的推动者,要依靠民意、尊重民意、服从民意。因此,他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和归宿。同时,他认为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蕴涵着人类解放与自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关怀,只有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人才更能从自然的束缚中得到解放,才谈得上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在全面吸收邓小平同志生产力观的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本质内涵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基石,充分体现了人在经济伦理中的价值核心和社会本体地位,校正了传统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和对人类利益的漠视,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追求每个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蕴涵着必须处理好人民群众各种利益关系的伦理诉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时代主题和要求。毫无疑问,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题是经济发展。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强调“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紧紧扭住这个中心不放,而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没有也不能偏离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作了深刻的阐述:“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9]可见,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或不要中心和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我们的现实国情决定的,又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共同富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目标指南。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内容,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他强调效率优先并不是不讲公平,效率的提高可以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公平可以为效率的提高提供社会保证。邓小平同志认为“共同富裕”可以使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起来。要“富裕”就要有效率,要“共同”就必须公平;部分先富是效率,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公平。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要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又要缓解社会分配不公,提倡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税收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等措施,调整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逐步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邓小平生产力发展观坚持了经济公正、公平的原则,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对公平的追求正是其对伦理关注和价值追求的鲜明表现。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彰显公平,应当坚持“三个共同”原则。一是共同发展原则,即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占有资源的行业与不占有资源的行业要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发展;二是共同分享原则,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特别要注意低收入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共享,这是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三是共同富裕原则,即不仅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社会理想目标,而且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分配基准和原则,并贯穿到政府的分配方案中。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在公平问题上认识的正确回归,它内在地追求共同发展,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互支持和带动;追求共同分享,即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追求共同富裕,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
第四,“适度增长”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指导。邓小平同志的生产力适度增长观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我党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源泉。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从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出发,强调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点面结合、增长与效益结合、增长与发展结合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传统发展模式在使全国人民基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均衡,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使资源与环境的制约越来越严重,难以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与能源、重要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实际条件的衔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始终保持协调发展的态势。
第五,“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原则。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最新发展模式,它要求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其发展战略实质上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1)在经济发展与和谐发展方面,邓小平反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重视资源节约,积极倡导植树造林,主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的统一和协调。(2)在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时,邓小平同志要求按经济规律办事,指出“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6]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并不忽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发展,多次强调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他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正是在邓小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之下,科学发展观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单纯强调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实现在理念方面的理智与欲望的和谐发展,在时间方面的现代与未来的和谐发展,在空间方面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邓小平生产力观作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在全面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准确评估中国现代化建设现状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理论,其内容十分丰富,它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出发点、主题、目的和方法等方面的启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生产力观的关系,从邓小平生产力观中寻找思想和理论渊源,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才能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1] 邓 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学术论坛,2005,28(3):1-4.
[2] 山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课题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4,18(10):9-13.
[3] 刘忠和,李相合,孙秀芝,等.科学发展观的渊源:邓小平适度经济增长理论[J].军事经济研究,2005,26(4):5-9.
[4] 潘家玲.浅析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2):5-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李相合,刘忠和.论邓小平适度经济增长理论与科学发展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4):73-76.
[9]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2).
Deng Xiaoping Though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HEN Huai-p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Shaanxi,China)
In order to get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 tween the productive forces from Deng Xiaoping Thought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the author,after conducting in-depth analysison the background ofDeng Xiaoping Thought of productive forces,discusses his scientific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g Xiaoping Thought and the ScientificOutlook onDevelopment.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formation of“the people's interests above all else”provides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the formation of“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of all affairs”consists of its requirements and theme of the times,the formation of“common prosperity”acts as its guidance,the for mation of“moderate growth”providesproperways,and the formation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fers its practice principle.
Deng Xiaoping Thought;conceptofproductive forces;the people interest;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849.1
A
1671-6248(2010)03-0107-06
2010-01-29
陈怀平(1980-),男,湖北利川人,讲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