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大雪 王飞 李军
赤壁问茶“赵李桥”
█ 舒大雪 王飞 李军
赤壁,曾经的三国古战场,给人多少慨叹和唏嘘。这里曾经有漫天大火,周公瑾意气风发,曹孟德大败而归,这一战让赤壁名声大噪。可世人却不晓得赤壁也是湖北名茶——羊楼洞砖茶和中华老字号赵李桥茶厂的发源地。
赤壁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宋景德年间已有成批的茶叶运往边疆,在张家口与内蒙一代进行茶马交易。赤壁山岗地绝大部分都是酸性土(黄土),最适宜茶树生长。家家户户都爱在田头地角栽培几棵茶树,自产自用。清代赤壁(原名蒲圻)文人周顺倜所作《莼川竹枝词》中说:“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少妇解当家,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别有红签书小字,西商监制自芙蓉。”每到三月,茶芽萌发,家中少妇残灯下将黄粱煮熟,唤醒丈夫去山上采茶。茶被压制成方形茶砖,用白纸碱封,贴上有小字的纸笺,到集市卖,以维持一年生计。赤壁市比较集中产茶区是以羊楼洞为中心的方圆数十平方公里以内一带。
羊楼洞,听着有些粗陋,不了解的人会以为是一个位于山区抑或荒原的破落的小村庄,但它却曾是我国历史上蜚声国际的茶叶大都市,是中国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起点。
6月20日,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三人冒雨驱车来到了赤壁市,来到了赵李桥镇,来到了早已神往已久的羊楼洞。此次访的是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湖北省唯一一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的茶叶企业。其前身便是羊楼洞砖茶厂。
青砖茶源于唐,兴于宋,盛于清,有着千年的历史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朝,洞茶被列为贡品,“以充岁贡及邦国之用”,由此看来,除供皇室享用外,洞茶还被赏赐给各个藩国君主。以前只知道川藏之间的那条茶马古道,却不知还有一条砖茶马古道。宋景德年间,朝廷大兴茶马市,许羊楼洞以马五十匹,易茶两千斤,由此羊楼洞茶马古道便拉开了序幕。
元明时期,边茶贸易的发展使茶叶市场逐步转向以羊楼洞为中心的鄂南茶区,明代嘉靖年间,以竹筒和竹篾辅助加工的圆柱状紧茶——“帽合茶”诞生,成就了今天青砖茶的雏形,远销英、俄、日、德等国。
清康熙年间,朝廷开放了蒙汉民间贸易,使得羊楼洞的边销帽合茶年产量达到八十万斤,这一数字不禁令我们咋舌。到了咸丰年间,鄂南茶区开始正式生产现代青砖茶,稍后又生产米砖茶、茯砖茶。此时,由于边销需要量日渐增大,砖茶发展日趋兴旺,不论是中国许多省份的茶商还是外国的茶商都相继涌入羊楼洞建厂制茶。就这样,原本清寂的古镇变得热闹繁荣起来,先后建起五条街道,计200余家茶庄,四万人口,开创了鄂南茶市的鼎盛时期,时称“小汉口”。
说到茶商不得不提晋商。靠着胆略和开放,晋商将洞茶的生产与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三玉川、巨盛川等茶庄,便是全部由晋商创办经营,其“川”字商标的洞砖茶,在蒙古牧民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纵使少数民族不讲汉语,不识汉字,也不打紧,只消用中指按住中间的一划,三根指头顺沟划下,便知晓这是川字牌羊楼洞茶,牧民就会毫不犹豫的买下。“川”字商号青砖茶历经数百年,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1863年俄国茶商专门派人赴羊楼洞,出资雇人包办和监制砖茶生产,同一年,俄商开办了顺风砖茶厂,成为当时自行发电,拥有当时最新式蒸汽机和各种先进制茶机械的第一家近代工厂,年产砖茶3万担;至宣统年间,俄商年产砖茶已达9000吨。由此可见,洞茶生产规模之大。此时的羊楼洞已是中国茶叶的一个重要集散地、加工地和中转站。俄商在羊楼洞的砖茶生产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极大地推动了砖茶的发展与繁荣。
茶叶从汉口沿汉水运到襄樊,唐白河口岸,到达赊旗店,改成陆路运输,由马匹驮运北上,北出河南社旗,过平顶山、洛阳,渡黄河入太行,穿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然后在鲁村换畜力大车,经太原、大同到张家口,过归化,然后换驼队,穿越戈壁沙漠到达库伦和恰克图,与俄国商人进行贸易。从茶区到张家口六千华里,由张家口到库伦两千五百华里,库伦到恰克图七百里。全程共达一万两千多华里,要走三个多月。这就是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茶叶之路。
到了近代,原聚兴顺、义兴等茶厂收归国有,更名为中国茶叶公司羊楼洞砖茶厂,后来几经易名改制,最终更名为湖北省赵李桥茶厂。
在历史里徜徉了许久,让我们来品一品这有着千年历史传承和百年辉煌的青砖茶吧。
初见青砖茶,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像一位老友,从历史的远处走来。细闻干茶,干净清爽,不带一丝异味,倒有一股淡淡的陈香。待水煮沸,温杯烫盏,投茶入壶,不一会儿,一杯冲泡好的青砖茶变放在了我的面前,举杯鼻前,趁热闻香,浓烈的陈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茶汤入口滑软,温润,醇厚而微苦,另有一种特异的味感,初次喝砖茶的人,恐怕不是很习惯。茶汤是栗红色的,宛若琥珀,诉说着历史的生命感。又喝了几杯,汤色转为明亮活泼的的橙黄色,茶味微淡,但茶的甘甜却渐渐明晰了,喉咙之间已经出现了淡淡的的甜香。这茶中隐藏着历史,流淌着时光,散发着堆积发酵后深深埋藏却热烈的情感。这茶就像一位耄耋老人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青砖茶,深悟自然之道,具养生之功,一直是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等省区兄弟民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其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功效是其他茶类所不及,怪不得蒙古族人民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蒙古族兄弟人民一般是煮饮砖茶的,熬好的茶汁兑入牛奶,别有一番风味。我们还了解到砖茶还可平和肠胃,减烟酒之毒,能清肺护肝,去垢荡浊,降三高,助睡眠,轻身,养颜。看似很普通的一块砖头似的茶却有诸多功效,这着实令我们大吃一惊。我们想这或许就是砖茶穿越时光没有被人们遗忘,渐渐为大众所接受喜爱的核心生命力。
据介绍制成一块青砖茶从鲜叶采摘到成品需要77道工序。传统的手工制法是,面茶三炒、三揉、一筛、两晒;里茶为一炒、一揉、一晒。现今已使用机械制造,面茶简化为两炒、两揉、两晒、一渥堆;里茶为一炒、一揉、一晒、一渥堆。制好的老青茶在经过称茶、蒸茶、预压、压紧、冷却定型、退砖、修砖、干燥等复杂工序才能制好砖茶。不禁感叹道好茶真的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制出来啊。
茶如此,人亦如此。人生中有太多的起起伏伏,有太多的不如意等着自己,可当你奋斗着,坚守着,让生活淬炼自己,净化自己。你也许就会发现,你早已修炼成一杯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