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武
水芹菜旱地软化栽培技术
江振武
水芹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有清热利水、健脾和胃等作用,是一种保健蔬菜。水芹菜旱地软化栽培,是将水芹通过沙埋使其茎部褪绿变白,炒食后散发清香,口感更加脆、嫩、鲜,且风味独特。水芹菜很少感病虫害,整个生育阶段基本不需农药。
选择晚熟品种如铁秆青,一般用当年的水芹菜芽根排种于土壤中,于第2年上半年生长后作为种茎。在8月上旬准备苗床,水芹发芽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故苗床要选择在背阳通风的凉爽地块。苗床要求深耕、细作、整平。每1 hm2苗床施人畜粪尿30 t。水芹是利用种茎进行无性繁殖,从留种地中收割种茎,选用茎基部横径1 cm左右的植株用来育芽。种茎打去顶梢部分,每2~3节切段,平铺于苗床上,浇透水再盖一薄层细土,在其上覆盖一层稻草用于保湿降温。晴天早、晚各浇一遍水降温保湿,若气温高于30℃,搭架遮阳(架高1 m左右,用银灰色遮阳网遮阳)。经过10多天后,种茎叶腋间的休眠芽相继萌发,且长出新根,等种苗出土后除去覆盖的草。在9月中旬气温降到25℃,种苗12~ 15 cm高时,就可排苗于大田。
水芹旱地栽培适宜的土壤为沙壤土,大田应选择沙壤土或粘性小的壤土。水芹旱地软化栽培在生长后期行间要填土,因此要提前准备。为便于填土,一般作成畦面宽1~1.2 m,畦沟宽40~45 cm,长度不限的畦面。将畦面上5~6 cm厚土层堆于双沟中,便于以后填土时取土之用。排苗前将基肥均匀撒于畦面(不用翻耕,以后排苗时同时翻入)。基肥一般每1 hm2用菜籽饼1 500 kg、氯化钾375 kg左右。
大田准备好以后,开始起苗。起苗时用锹平铲6~7 cm深,以防铲断水芹根须。经过一个多月的育苗期,绝大部分种茎已腐烂,只将水芹幼苗捡出即可,若没有腐烂的,将苗掰下。一般种苗不要过夜,当天起当天排完。
排苗就是将苗排种于大田中。先用锄头挖出约8 cm深浅沟,成60°斜面,再将种苗排于沟内,苗间距离4~5 cm,排苗要均匀。排好苗后沿沟浇一瓢腐熟的人畜粪,然后用锄头将第2行沟起出的土直接翻盖到前面已排好苗的沟内,再排苗,依次往复,排苗行距8 cm左右。
从排苗到成活,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水芹生根成活,一般晴天傍晚浇一遍水。成活后每1 hm2用稀释后的人畜粪30~40 t加尿素375 kg浇一遍,水芹菜长到高15 cm左右时,每1 hm2再用30 t稀释的人畜粪加三元复合肥450 kg追一次肥,促进水芹植株快速长高,便于填土,填土后就不再追肥。
水芹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蚜虫、斑枯病、腐烂病。蚜虫可用10%吡虫啉2 500倍液,3%啶虫脒乳剂1 500倍液防治。中期斑枯病可用以下杀菌剂喷雾: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后期有少量腐烂病发生,需防治:初发时拔除发病中心的病株,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植株(大田病害防治在培土之前进行)。所有药剂每7天喷1次,连防2~3次。
水芹菜长到18 cm高时开始填土(当地俗称灌土)。事前准备2块宽15 cm,长度与畦面宽等同的木板。填土前用竹棍分行,放入木板并用短竹棍支撑好,将土捣碎填入板间,只留5 cm左右的叶茎露出土面。填土时要小心,不要有大土块,不要将水芹叶子全盖住。第1次填土后约20天,苗长到18 cm左右时开始填第2次土,一般填3~4次土,最后一次填土适当填深一点,填土总深度25~30 cm即可。
填土后的水芹菜软化由绿变白约需一个月,变白后的水芹俗称水芹菜芽,与在水田中栽培的水芹相比,茎秆粗壮而且脆嫩。12月底至翌年1月即可挖芽出售。因为白嫩的水芹菜芽非常脆嫩,容易折断,所以挖时动作要轻,深度要足。挖出的水芹菜芽抖干净泥土后,再放入水中洗净后打捆上市。
水芹菜的旱地软化栽培并不繁琐,一般1 hm2水芹菜从育苗到打捆上市需工时375~420个。每工时按45元计算,工时成本1.69万~1.89万元/hm2,如果不算人畜粪价格,肥料约需5 250元/hm2,合计成本是 2.22万~2.42万元/hm2。 水芹菜单产27~30 t/hm2,安庆市场2008年批发价按3.5元/kg计算,每1 hm2产值9.45万~10.5万元,除去成本每1 hm2收益7.23万~8.28万元。旱地种植水芹菜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节水,技术简单易掌握,值得推广。
江振武,安徽安庆市种子管理站,246000
20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