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米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0-04-03 16:17:54刘发万钟利殷国莉张丽琴秦荣李卫芬
长江蔬菜 2010年2期
关键词:小米云南

刘发万 ,钟利 ,殷国莉 ,张丽琴 ,秦荣 ,李卫芬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2.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3.云南省丘北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L.)是半驯化小果型辣椒品种,属亚热带喜温作物。果实呈短圆锥形、短指形或米粒形,青熟果果皮淡黄色、绿色或黑色,果皮光滑或微皱,辣味浓郁。小米辣主产于中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和栽培。由于香辣味不同于普通辣椒,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对其特别喜爱和有独到的利用方式,形成了高度的依赖性,小米辣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近年来,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香浓、市场前景广阔、产业链长而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总产量不断上升,加工产品也向多样化发展。

1 云南小米辣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是全国小米辣主要种植地区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近6 667 hm2,产值近2亿元,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建水、河口、版纳、文山等地,培育了云南省建水县红宇食品有限公司、河口小米辣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龙城农产品经营股份有限公司、河口好爽小米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阳光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宏斌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云南澄江朝阳净菜有限责任公司、文山华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小米辣经营的公司。小米辣产品的出口也在不断增长,韩国、日本、墨西哥、新加坡、东南亚等已经成为云南省小米辣的常年进口国。小米辣产业已成为云南部分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已成为促进边疆地区广大农民增收的经济作物之一。

发展小米辣产业,云南有明显的优势:①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的小米辣种质资源。在科技部“云南及周边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调查的31个县中,共收集到小米辣资源59份,包含了栽培种、半野生种、野生种;果实有的大如小手指,有的小如米粒;成熟果果色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黑色的,多样性异常丰富。②云南少数民族栽种小米辣历史悠久,查阅资料显示,云南少数民族栽培小米辣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小米辣栽培方式,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和小米辣饮食文化;③小米辣作为云南省一项优势特色较为明显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小米辣的各种加工产品、综合利用型产品已成为云南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份额比例也越来越高,小米辣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④云南具有独特的发展小米辣产业的区位优势,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云南成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小米辣已经成为云南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参与竞争的一个优势作物,具有较强的对外竞争优势。

云南省小米辣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产品大多数还停留在原料型、菜用型阶段,加工以家庭作坊式居多,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自制品上不了档次,带动力不强,销售渠道不畅通,经营户信息落后,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小米辣经营模式,难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难以带动云南小米辣产业的发展。

在小米辣销售上,由于产品的深度开发不够,多年来一直以出口鲜辣椒、腌制品等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对辣椒的商品性要求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完善的检验检疫体系,部分企业在原料收购中也仅限于看样收购,对内含物标准没有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总体上云南省小米辣产业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加工营销网络。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使小米辣高质高效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2 云南省小米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入不足,缺乏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因小米辣果小、产量低而被人们忽视。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时代,各地政府部门重视不够,所投入的人力、财力严重不足,对小米辣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其相关的基础研究较少,长期以来未能列入系统的研究发展规划之中,因此在研究的系统性、研究水平以及提升应用技术的能力上与其他大宗蔬菜作物相比差距较大。多数地区都是农民自发种植,种子自留、自用,缺乏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2.2 市场起伏波动大

云南小米辣种植主要集中在边远贫困山区,大部分销售主体是农民,不了解现代营销知识和国内外市场行情、动态,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差,盲目生产经营。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不灵,常常处于被动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局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服务组织)+农户、基地+农户等模式,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有了明显增强,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合同收购和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但是,企业和椒农的联系还是以合同契约型为主,缺乏紧密的联系,企业和农户双方的利益缺乏制度保障,二者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还不能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守约履约上,诚信度差,不是农户不愿将商品椒交给企业,就是企业在收购商品椒时压级压价。难以实现小米辣的小生产与大流通、大市场的相接,市场跌宕起伏,面积小时,货源紧俏,哄抬物价;面积大时,产品滞销,价格低廉,辣贱伤农,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小米辣的积极性。

2.3 种植技术及实用技术落后

在种植业上,小米辣多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多为一家一户操作,小米辣种植技术水平不高,一些交通闭塞的边远山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种植方式上。科技部门由于资金匮乏,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推广应用的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多数地区种植以常规种为主,优良品种少,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科技在小米辣产业化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严重制约了小米辣产业的发展。

2.4 小米辣产业化程度低

所谓产业化,它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密切衔接、紧密配合的综合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指一个小米辣加工业或单纯的小米辣种植业。它主要包含新品种选育(包括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良种繁育和生产体系,优质原料生产体系(包括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科学施肥、科学浇水、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及贮藏-加工-市场销售等,是一个庞大、严密、多学科协同配合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工程。但由于云南小米辣多是农民自发种植,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从原料生产到销售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由于科学技术普及到位程度等因素制约,各地的种植方式都比较传统落后,产量变化大,稳产没有保障。

3 发展对策

3.1 提高认识,把小米辣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的特色产业

①小米辣在云南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面积大、分布广,产业具有做大的基础;②云南拥有丰富的小米辣资源,为培育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提供了基础材料;③小米辣产业链长,加工产品种类多,加工增值效益明显;④市场前景好,无论国内或国外,市场对云南小米辣产品的需求都非常大,有些产品目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做大云南小米辣产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2 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从产业政策上把小米辣作为重要的主要经济作物,从育种、技术储备、种子生产、加工原料生产、加工企业、营销全过程进行产业设计与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小米辣生产、加工等方面的信息网络的建设,为种植农户及加工企业服务。从培植新产业的角度,政府、企业和社会都应共同加大对小米辣产业的投入力度。①要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争取国家的扶持,各级政府也应增加投入改善小米辣种植区的交通条件、水利设施、市场网络等外部环境条件建设,强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产业的龙头企业扶持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②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和吸引企业、公司及资金投入参与产业开发,在已形成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小米辣加工制品的质量,坚持以质量兴业,名牌兴企;引导现有加工企业改造和升级原有的设备及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适销对路的产品。③组织广大农民投入人力、物力参与开发,最终形成国家扶持和引导,企业、公司、农民为投入主体和开发主体的产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3.3 重视科研推广,提高生产水平

针对云南省小米辣种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品种良莠不齐等主要问题,①利用云南丰富的品种资源,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以传统育种方法为主,分子标记、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手段为辅,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替代现生产用种;②加强不同地域条件下小米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和科技素质,促进增产增收。

3.4 合理布局,加大小米辣商品基地建设

小米辣商品基地是小米辣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抓好商品椒基地建设,要把基地建设与企业培育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参加商品椒基地建设,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户联合发展稳固的小米辣生产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商品椒基地向最适宜区集中,由兼业向专业化转变,发展一批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建成规模适度的集约化、专业化商品椒生产基地。

3.5 大力开拓小米辣市场

建设和拓展小米辣市场是小米辣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 要抓好小米辣市场体系建设,必须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放开政策,通过引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个人和外资等参与农产品市场建设,在交通便捷的地区建设2~3家小米辣专业批发市场,努力形成以大型小米辣批发市场为核心,以中小型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产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②创造条件引导龙头企业积极“走出去”,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建立省外、国外营销网络,开拓各类小米辣市场。③建议大力扶持发展农村小米辣流通合作组织,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小米辣营销公司,逐渐形成以企业、集体、个体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搞好服务的流通格局。

3.6 加强地方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近年来,市场上对蔬菜产品的需求逐渐向多样化和特需化转变。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小品种、稀有品种的需求量增加。这就要求选育出一大批多样化、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价值的特种蔬菜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云南因其复杂多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分布有大量的小米辣种质资源,是我国小米辣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2007-2008年开展了云南省蔬菜资源调查工作。以实地考查为主,市场调查为辅的方法,调查了云南30多个县市的蔬菜资源状况,收集了小米辣材料59份。对收集的材料作了初步的农艺性状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小米辣资源丰富,因此,如何利用好我们的资源优势和地域气候条件优势,培育出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小米辣品种,创建云南小米辣品牌,必须加强地方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猜你喜欢
小米云南
传递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吕小米开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