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

2010-04-03 14:33:48崔惠润
当代医学 2010年28期
关键词:蛛网膜卧床下腔

崔惠润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本病易于复发,多见于病后2~4w内,预后主要依赖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复发次数,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护理要点,预防再出血。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9月~2009年9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9例,均经要穿和CT确诊,期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在24岁~75岁之间。22例住院期间未在出血均好转出院。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作1次,终痊愈出院。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1例因过早下床活动,于住院13d死亡。

2 急性期护理

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大小、头疼程度即持续时间、抽搐、肢体活动等。防止再出血,发生脑疝。早期脑疝表现为进行性意识障碍、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晚期脑疝患者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呼吸衰竭,心跳停止[1]。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挽救生命。

2.2 绝对卧床休息 无论病情轻重,均绝对卧床4~6w。因首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在2~3w内为再出血好发期,已复发者应休息2月以上。卧床休息期间,一切生理活动均在床上,尽量减少活动,严禁下床大小便。严格控制探视人员,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期消毒,适当止痛,保证睡眠。总之,在急性期间,保证患者完全休息,使破裂的血管得到充分修复,集中进行各种治疗护理。

2.3 用要注意事项 在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时,要根据医嘱,合理安排时间,并根据患者头痛程度适当调整,保证及时准确在20~30min内输完,有心脏病疑心衰者,滴速不宜过快,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总之以保持颅内压的稳定性,有利于止血。甘露醇属高渗溶液,对局部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故药液不能露出血管外。其它补液速度要慢,以免大量液体输入引起颅内压增高。我们必须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4 心理护理 本病多以青壮年为主,不习惯于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理活动均在床上,但又精神不振,常担忧预后等,这就需要护士与家属配合,稳定病人情绪,必须安慰鼓励病人,介绍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等,并说明本病与卧床休息及情绪的关系。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所以做好心里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重要作用。

2.5 保持大小便通畅 由于绝对卧床和饮食生活规律环境的改变,病人易出现便秘,同时便秘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再出血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病人与家属的指导,保证充足水分,多食纤维素食物,定时做腹部离子按摩,便秘早期用缓泻剂和开塞露,必要时用手抠出大便,尽量避免灌肠,特别是高压灌肠,因灌肠后过度刺激肠壁,也易造成反射性用力排便。对不习惯于床上小便者,我们采用腹部按摩、腹部热敷、听流水声、用温开水冲洗会阴等帮助排尿,如无效时,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一次性导尿术,防止血压突然上升导致再出血。

2.6 预防并发症 病人因长期卧床,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一般病人卧床休息4w后,应适当逐步增加活动,先取半卧位在床上活动,逐步过度到床边坐,然后在室内走动等,每次活动量以无不适为度。对意识障碍的病人,应使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与呕吐物,必要时吸痰吸氧,预防细菌感染。做口腔护理,定时更换体位翻身叩背,每2~3h翻身一次,避免头部震动,反复拍背,有利于分泌物排出及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床铺整洁平整,用酒精经常按摩局部受压部位,避免褥疮发生。在病情稳定后,应做功能锻炼和患肢按摩,有语言障碍进行语言训练。

2.7 饮食护理 保持体内水电解质营养和酸碱平衡,增加机体抵抗力。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喂给易消化半流质或软食,含多纤维素食物,速度不过快,避免引起呕吐呛咳,发生窒息。对神志不清或吞咽困难者,3d后进行鼻饲饮食,每天注入充足的水分和富于营养流质饮食,热量应在12.56千卡左右,总量不超过2000ml,每次间隔时间为2h,如牛奶、蛋黄、奶、鸡汤、果汁等,注意为度适宜,防止腹泻。

[1]姚景鹏,张林,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

猜你喜欢
蛛网膜卧床下腔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