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2010-04-03 12:46:27熊桂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患侧上肢患肢

熊桂华,黄 彬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脑卒中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幸存者,或多或少会留有运动、感觉和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如何早期帮助不同程度后遗症患者摆脱痛苦,恢复自信,争取达到生活自理,是当前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2009年7月住院的98例病人,其中脑梗死65例,脑出血33例,年龄45~76岁,男59例,女39例,平均(51±6)岁。均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和CT或MRI检查结果确诊。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康复 注意心理康复的主导作用,由于疾病性质决定康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康复期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失语,常伴有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情绪依赖性增强。这些不良因素妨碍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语言、谈心、暗示、鼓励帮助、娱乐等手段,多采取疏导心理法,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2 肢体康复

2.2.1 肢体康复治疗的时间 脑卒中偏瘫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病后3个月以内,即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康复训练,一般脑梗死患者病后2~3 d,脑出血在1周左右。发病后6个月都是有效康复期。

2.2.2 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 (1)仰卧:患侧上肢伸直与躯干呈略外展,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患侧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腿外侧放砂袋以防其外展、外旋。(2)健侧卧姿势:患侧上肢向前平伸与躯干呈100°角,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患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腿脚放软枕上。(3)患侧卧姿势:躯干略后仰,患侧上肢向前平伸内旋,与躯干呈90°角,肘、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患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1]。

2.3 局部按摩 由远到近向心性按摩、揉捏,同时佐以指压法,使病人有酸、胀、疼、麻感觉,每日次数、时间不限。同时运用针灸、中药敷帖、中药塌渍等中医中药治疗,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每次20~30 min,每日1~2次。

2.4 被动运动 运动顺序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不引起疼痛为度。各关节各方向的运动每次3~5遍,每日3~4次。同时运用CPM仪进行患侧肘、肩、膝关节的被动运动,根据病人耐受力选择起始和终止角度,逐渐增加到最大角度。

2.5 主动运动 运动时上肢多锻炼伸肌,下肢多锻炼屈肌,活动幅度由小到大,运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由健侧到患侧,健侧作主动运动时尽可能带动患肢一起活动。患肢的主动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关节到整个肢体运动。同时指导患者对患肢进行假想运动,然后作肌力运动,要求患者尽最大努力做主动运动。每日3~4次,每次30 min。

2.6 床上平衡训练 当患肢恢复了部分肌力并可做简单自主运动时即开始进行坐起平衡训练,待坐起动作熟练后再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每日训练次数、时间不限[1]。

2.7 站立训练 当患者经训练具有坐位平衡适应能力后即上电动站立床进行站立训练,并在站立床上进行上肢双手交叉性的上举头顶、左右方向摆动等主动活动和单腿固定带保护下交替负重练习。站立时间为 30 min,每日 1~ 2 次[2]。

[1]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44.

[2]陈妙虹,袁宝玉,吴毅.脑梗塞病人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1,8(4):53.

猜你喜欢
患侧上肢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39:59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