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晶(集安市中医院,吉林集安134200)
温经止痛方治疗痛经84例临床观察
栾晶
(集安市中医院,吉林集安134200)
目的观察自拟温经止痛方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痛经患者用自拟温经止痛方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痊愈30例,显效3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5%。结论自拟温经止痛方治疗痛经疗效显著。
温经止痛方/治疗应用;痛经/中医药疗法;当归;川芎
痛经常发生在年轻女性,初潮后数月(6~12月)开始,30岁以后发生率开始下降。常在月经即将来潮后开始出现,并持续在月经期的前48~72 h,疼痛常呈痉挛性,有时很重,以至于需卧床数小时或数日,严重影响年轻女性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有时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内侧,伴有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腿痛等。笔者从2007年3月-2010年6月,运用自拟温经止痛方治疗痛经8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7年4月-2010年6月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31岁;病史6个月~5年。84例均经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排除由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肿瘤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痛经。
1.2 诊断标准依据《妇产科学》[1]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经检查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证: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喜温,得热痛减,经量正常或减少,经色暗红,有块,常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手足厥冷,呕吐等症,舌质淡白或淡红,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自拟温经止痛方,药用:当归25 g,川芎5 g,延胡索6 g,白芍10 g,香附5 g,肉桂20 g,红花3 g,五灵脂5 g,乌药10 g,桃仁3 g,炙甘草15 g,生姜25 g,菟丝子20 g,巴戟天15 g,韭菜子15 g。每日1剂,水煎早、中、晚分3次温服。在月经来潮前7 d连服7剂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痊愈:行经腹痛消失,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治疗后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84例中,痊愈30例,显效3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5%。
笔者认为,痛经发作,虽可分为各种不同证型,但在辨证的前提下,止痛仍为要务:第一用药宜偏温,因经血亦得温则行,通则不痛。第二宜选既能理气化瘀又可止痛的药物可缓解子宫痉挛收缩的作用。第三配合使用镇静安神药物。痛经的患者往往心情紧张、恐惧,或对疼痛敏感,故安定心神亦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痛经患者应注意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性食物。经期不宜游泳、涉水、淋雨,起居有常。《景岳全书·妇人规》云:“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青春期女性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气待盛,若先天禀赋较弱,阳气不足,气血不充,则寒从中生;又饮食生冷太过,涉水冒雨着凉或情志不畅,致寒湿客于冲任、胞宫与经血搏结,导致寒凝血脉,冲任瘀阻,经血凝涩,“不通则痛”而发病。治疗主要以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益气养血为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多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或加快血流的作用[6],活血经方药可以显著改善痛经患者盆腔循环功能,血流动力学,甲皱微循环等[5];当归可抑制子宫痉挛,止痛,促进子宫发育,减少盆腔充血;白芍有镇静中枢性疼痛和脊髓性反射弓兴奋作用[4]。诸药合用,阳气充盛,阴寒消散,冲任、胞宫气血调和,经血畅行,通则不痛。
[1]郑怀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4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4: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3-266.
[4]郑有顺.中国血药药理与应用[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139.
[5]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27-335.
R271.11
B
1007-4813(2010)06-0921-02
2010-08-05)
栾晶(1972-),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乳腺病证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