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探析

2010-04-03 08:29何维芳
关键词:思潮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何维芳

(1.四川大学政治学院;2.成都体育学院外语系,四川,成都,610041)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相结合,为群众所理解、掌握,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让广大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行动,这就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回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分析现状,总结经验,对于完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任务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分析

高度重视、坚持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和运用,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干部的头脑。同时,为了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来引领社会思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号召下,党和政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付出大量心血:第一,出版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的系列刊物,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及其研究成果,还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及研究著作。第二,成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第三,搭建包括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书籍、电影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的媒体宣传平台。第四,培养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第五,在全国高校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教学部,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研究任务。与此同时,教育部规定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2]11检验这种满足程度的最好尺度,就是这种理论的大众化程度,就是要看大众能否做到耳熟能详,入脑入心。当前我国,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尽管党和政府呕心沥血,有一定的收获,但总体来说还需要加强。现实中对马克思主义表示关注的群体越来越少;有的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逆反、排斥和乏味心理;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持怀疑态度,政治信仰动摇;有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感到反感,甚至以非理性的方式拒绝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行使人们远离马克思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速度和节奏的加快,必然导致利益分化和重新整合成为一种常态。社会分化和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日渐增强,社会出现信仰缺失、道德迷失、精神迷茫和社会伦理秩序瓦解的现象。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在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阵地,而封建文化的根深蒂固也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蔓延提供了温床。

(二)全球化和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

全球化时代,在现代科技手段的助推下,各种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遭到侵蚀。现在的中青年学者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及整个西方20世纪学术思潮的全盘接受,建构了他们的全部知识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排斥和对新自由主义的推崇,构成了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学术思维特点和价值取向,而他们的思想又影响到80、90后这一群体。另外,由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部分群众出现对社会主义的悲观情绪,认为社会主义前途渺茫。西方国家借此大肆渲染,对马克思主义发起猛力攻击,不断制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失败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导致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合理性被怀疑。

(三)现实中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足使之缺乏吸引力

马克思说过只要理论彻底,才能抓住群众,而理论要彻底,就必须反映现实,反映人们的需求,而这一点,恰好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欠缺的。由于理论创新滞后,没有及时反映人们的利益需求和心理诉求,加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式、形式、载体的选择利用,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阻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进行。从深层次上讲,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习和运用越来越官僚化、学院化、贵族化和书斋化密切相关。在“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口号下,制造现实性与学术性的对立,仅仅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单纯的学术活动,不关心现实问题,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任意理解或者歪曲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内在关系。而研究、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群体中,则主要集中在高校或社科研究机构。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自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现实中很难深入人心,造成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吸引力日趋下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扭曲,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关系日渐式微。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有效推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当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何处着手?如何去做?注意什么?都值得我们深思。在党的历史上,就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非常成功的典范,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一)五四运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序幕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先驱。他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文章的发表,在中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波澜。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各种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如李大钊在1920年3月秘密创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形成了“南陈北李”这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阵营。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著作大量涌现,如上海党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和《劳动界》、《觉悟》等。在“五四运动”后新创办的400多种刊物中,其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宣传社会主义倾向的刊物达200多种。参与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圈子日益扩大,几乎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都被吸引进去了。无论是李大钊、陈独秀等“新青年”派人物,还是毛泽东、蔡和森等青年知识分子,抑或是胡汉民、戴季陶等国民党的知识分子,都以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为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已经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和组织工人群众,指导开展工农运动。总之,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序幕。

(二)三十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了高潮

艾思奇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杰出代表。在上海《申报》工作期间,艾思奇在阅读和回答读者来信中,他就开始思索如何使深奥的哲学通俗化。在《读书生活》杂志创刊后的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一年时间里,艾思奇为《读书生活》杂志每期写一篇通俗的哲学文章,共24篇。1935年底,艾思奇将这24篇哲学讲话结集出版,1936年出第四版时更名为《大众哲学》。《大众哲学》推动了哲学大众化运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大作用。《大众哲学》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正如刘白羽同志在《一个哲学家的道路》一书的序言所说:“对《大众哲学》的评价,不能只限于它把哲学通俗化,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把哲学推向人民中间去的一个重大突破。《大众哲学》点燃了无数人心灵的火花,引导无数人走上革命道路。”[3]1在三十年代,无数青年怀揣着梦想,不远万里,背井离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渴求甘露,寻求知识的哺育,并投身于革命。

(三)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毛泽东不仅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积极主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大众化。他说:“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4]858为此,他号召“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5]861他以文艺工作为例子,指出要想获得群众的认可,文艺工作者就得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总之,毛泽东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应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又指出,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没有用处。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大众化。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不仅提出要“使成百万的不懂哲学的党内外干部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6]449,还倡导了全民学哲学运动。

毛泽东不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而且也努力践行之。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时,他就以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中国历史上富有哲理的警句、名言、成语、典故、民间谚语、寓言故事等,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观点,使人感到生动形象、亲切易懂。比如,他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来说明人民军队的重要性;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明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用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命题来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辩证法;用 “实事求是”来形容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用“失败乃成功之母”,来说明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等等。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还组织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人运动讲习所,政治夜校等,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农群众中去。在组织宣讲过程中,他还总结了一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方法。就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实现了理论的通俗化。在毛泽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邓小平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他认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去读,去研究的,要求广大干部和群众都读大本子,那办不到,因此,“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7]382他认为理论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要通俗化,因此他经常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阐释深奥的理论。如他的“不管是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8]323“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走群众路线,同群众商量”;“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等等。另外,他还认为要构建有效宣传机制以及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从早期的李大钊、陈独秀到30年代的艾思奇、李达,再到毛泽东、邓小平,通过他们的努力,不仅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热潮,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攀上新的高峰,而且为我们今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就显示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这与它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诸多先进思想成果之结晶。它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为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和价值理想,它解决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黑暗和苦难中苦苦寻觅、彷徨迷茫而又无法解决的“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因而,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面对如此众多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能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归功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因其适合中国国情,从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用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完成了对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他的理论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因而,我们要不断地推动它与实践的结合,切实解决社会实践问题,解决人民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从而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二)符合时代,切合现实,满足需要

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还是三十年代为相当多的人所追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具有三个特点:符合时代,切合现实,满足需要。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处于内困外扰、国家贫弱、民不聊生的环境之中。国际上,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瓜分,尤以日本侵华战争为最。在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各种思潮也交相争锋,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中崭露头角,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而国内则是纷争不断: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以及国共内战。面对燃眉之急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民族复兴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面对混乱的国内局面,很多人感到迷惘、困惑、不满,都在试图努力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可以说,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近代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任务。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从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曾试图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案,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中国的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来认识中国的出路和现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由理想转为现实、由理论转为实践的可供操作的“范式”,使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新的希望,从中得到启迪,即走俄国的道路可以使长期在中国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9]1471。自传入中国伊始,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一种认识和改造中国、救亡图存的政治学说,成为解决中国出路的政治方案,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和指导工人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由于当时党的领导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没有注意到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结果导致大革命的失败乃至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致使中国革命陷入低潮。但幸运的是毛泽东却充分认识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有机结合,不仅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而且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刚成立的新中国,国内是蒋介石留下来的烂摊子,且有反革命分子对新生的政权虎视眈眈。国际上,除了获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承认和支持外(时隔不久,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站到了我们的敌对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中国,甚至对中国实行封锁。美国不仅发动威胁中国边界的朝鲜战争,还派第七舰队直接进驻我国台湾海峡,试图将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如此恶劣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不仅仅要应对来自国外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革命分子颠覆政权的威胁,而且还要负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增加生产力总量”的历史使命。新生的政权没有为困难所吓倒,“边打、边稳、边建”政策的采取使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使政权得以巩固,经济得以恢复。“一化三改”总路线的实施,不仅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一五计划的完成),而且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理论基础(《论十大关系》等)。

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0]15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表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传播符合时代(革命与战争为主题的时代)、切合现实(当时的中国内外交困)、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需要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即实现祖国独立和富强)。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整个社会环境、历史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竞争已经变为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全球化时代又使得国家之间的关系比已往更加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关系的真实写照。网络改变了时代,给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变化。然而意识形态之间的纷争并没有停息,“西化”、“分化”社会主义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的梦想。国内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利益至上原则、法治原则获得共识。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日渐显现并日显突出。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渴求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话,那么在社会建设时期则渴求温饱,而当温饱得以解决之后,人们渴求文明。因此,无论是国际的挑战,还是国内层出不穷的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要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合时代(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切合现实(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和心理诉求),增强其实用性,而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束之高阁。

(三)尊重差异、兼收并蓄,勇于斗争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与它在各个时期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或本本主义、教务主义等思想的斗争、辩论、较量有关联。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逐渐兴起了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向封建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有力地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那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成立各种团体,创办各种刊物,宣传自己的理论信仰,各种社会思潮迭起。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主张,它们之间展开了“论战”。以马克思主义为例,在它传入中国之后,发生了三场大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大论战。正是在与各种不同思想的交锋与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最终胜利,从而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党内可谓“教条主义”,“ 本本主义”盛行,掌握中共领导权的陈独秀、王明等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的某些词句,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提出了“二次革命论”和“毕其功于一役”、“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方针,从而导致中国革命处在崩溃的边缘。而此时社会上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可谓风起云涌,如新月派“资产阶级人性论”、 托陈取消派等,为了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他错误思想展开斗争,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与它们就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长期的论战,肯定了中国实行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民主革命的正确性,为党的民主革命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正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毛泽东思想得以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五十年代,胡风的文艺思想、胡适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等的批判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七十年代末“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终结了“两个凡是”思想在中国的主导。九十年代初,邓小平石破天惊的呐喊结束了“姓资”、“姓社”的争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在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以及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的交锋与论战中最终取得胜利,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传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社会阶层利益取向、价值选择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打开了方便之门,科技的发达、网络的便利为其传播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与渗透提供了便捷之道。因而,各种社会思潮争相涌现,异常活跃,使得思想领域的斗争也异常残酷。如肆虐横行的 “自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普世价值”等等,对我国的主流思想形成包围之势。在价值多元纷呈,甚至彼此冲突、对立的情况下,必须处理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与“多元”的关系:第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兼收并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能力,批判地吸收各种社会思潮中一切有价值、有益的东西,从而发展壮大自己,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1]。第二,勇于斗争。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此,对各种社会思潮要进行比较和识别,对各种形态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必须理直气壮地进行直接对话和交锋,坚决批判、抵制[12]。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党中央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群众相结合的重大战略部署地顺利完成,需要我们立足时代,考虑当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之符合人们的利益需求和心理诉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刘白羽.一个哲学家的道路(序)[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邓小平文选(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胡洪彬.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12-17.

[12] 贾泽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14-19.

猜你喜欢
思潮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