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和平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山 528402]
从校园文化建设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匡和平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中山 528402]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必须从主体需要的现实性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可能性两方面相联系的实践中来求解其实现途径。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研究与引发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而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原则、方法的把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素质的提升是确保其价值实现的根本所在。
校园文化; 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两方面构成。由于价值源于客体,决定于主体,并形成和实现于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无疑必须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可能性和主体需要的现实性两方面相联系的实践中来求解其实现途径。
文化主要是由符号和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产品等因素构成,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外部环境,而且还以持续的信息流直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涵在以文化形态为中介的互动过程中一般不直接表现出来,而是以“潜在价值”的形式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彰显“既取决于校园文化资源自身的精神内涵,更取决于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者对该种精神内涵的理解程度和特定需求主体自身素质所决定的对该种精神内涵的领悟。”[1]
当代社会,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已显现出分化和融合的态势。文化形态除主流文化外,还出现了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大众文化等。这些文化形态在当今并行不悖,在主导价值体系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共同发展,满足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文化需要。由于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并非彼此独立存在和截然分离,而是以前所未有的程度相互影响和渗透,其中尤以大众文化的冲击力为最。人们接受大众文化的密集度和频率已远高于社会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几乎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时空,当然也包括高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大众文化表面上看是人们的一种休闲娱乐手段,但其本质上承载的却是一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正面、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商业性、市场化等特点,其所体现出来的对物欲和感官享受的追求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直至政治信仰等价值目标具有明显的疏离性和消解性,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极容易迷失其中。事实表明,“当这些被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所裹挟的大学生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面对理论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时,便自然觉得枯燥无味。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和大众文化的魅力相抗衡。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戴着耳机听流行音乐、玩手机上的游戏,或者干脆听而不闻,他们不表扬、不批评,只是没有兴趣。”[2]以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以感性愉悦为核心的大众文化具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力,以致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都似乎必须把感性愉悦作为一种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因素植入自身躯体,以取代以往那种严肃的理性沉思精神和时代使命感,将趣味性、生动性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
校园文化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媒介。其弘扬的是主流社会文化的主旋律。在当代社会,虽然它与以大众文化为主的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在其建设过程中所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真本极容易被遮蔽,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特别是其本质属性,即意识形态性的理解、认识、领悟和判断形成障碍,但由于其所具有的可控性和导向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够认识和掌握文化环境的运动规律,并促使文化环境的影响由自在转化为自觉。因此,只要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等选择有利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同向共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都十分重视选择和开发与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相一致的文化环境,把“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3]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社会主流文化能够使人把价值感受上升为稳定的价值思维模式,并以此为尺度进行行为选择,为个体的行为选择提供“合法性”证明,即“为一个团体中的成员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词汇,人们可以用这个词汇来理解他们的世界,为保持或改变这个世界提供证明”[4],所以,只有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5]等途径才能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确保文化环境的价值定向。
需要,从深层次上讲,起因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本性。个人需要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出发点。由于校园文化本质上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非显性特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使之通过内隐、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受到启发、感染和熏陶,从而产生价值认同和行为导向,使校园文化建设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人的需要是多样、有层次和可控的,其产生与变化除受人的自身素质的影响和决定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社会时尚和价值导向就往往会成为人的需要形成和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个人需要向社会需要发展,或称为统一于社会需要。如果在实践中仍然只是抓住社会需要为先的理论前提而排斥个人需要,这种忽视个人需要的“假大空”做法不仅无法转化成社会需要,而且在实践中还会产生出更多的矛盾和问题。“显然,要改变人的需要,也不能仅凭改变人的素质,或者说人的素质的改变也不只是人自身的事,而要十分重视社会条件的改变,尤其是社会的价值导向的改变。不能在社会规模上扭转价值需要的方向,就难以实现每个人的需要的转变。”[6]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必须从主体个人需要出发,把传授的理论价值认同与受教育者个人的自身利益认同相统一。利益认同是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需要方面的一致性,是价值认同的基础。价值认同是在价值理想、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和统一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践证明,观念的背后是利益,必须把观念与利益结合起来,新观念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物质利益是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前提,追求利益和满足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鉴于“凡是满足受教育者的利益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便认为是有价值的,并把它们接受内化进来”[7]395,教育者因此必须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要求,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把那些有利于本阶级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放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当代大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具体利益各有差别,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所关心的具体利益的不同,对校园文化中所涉及的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进行再一次的“改造”,即面对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主观选择,科学分析其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其个人的行为习惯和规律,在不否定个人价值取向多样性与自由选择可能性的前提下,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来满足大学生个人的物质需要和利益诉求。其具体途径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灌输、思想引导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物质需要和利益,并为之奋斗;通过动机引导、行为引导等方法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自愿地为自己的实际利益奋斗;通过有效办法协调内部各方面的利益,使之既不发生根本性的对抗,并尽可能多地满足其个人的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物质利益。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当然不能一味地只是迎合并满足其个人利益需要。否则,久而久之在建设内容的指导思想上就会因失去先进性、方向性和前瞻性而演变为“庸俗主义”。马克思指出,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人除了肉体外还有一个意识世界,还要追求社会精神归宿和精神性的需要。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满足人们在思想观念、政治能力、道德境界方面,在心理素质、意志精神等非智能因素方面,在人际交往方式和技巧方面以及在精神动力和支柱等方面的需要,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要在发现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基础上,充分利用个人需要的可控性,提升个人精神需要的层次,使其原有的精神需要向社会精神需要的方向转化。这个转化过程既要了解个人精神需要和社会精神需要的要求,还要充分体认到个人精神需要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性,更要以体现个性化知道为原则,在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前提下,激发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前提下,加强对个人需要的调控和引导,使其逐步趋向于社会需要”[7]69,并通过对社会需要的基本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认同或认可,达成各种价值立场之间的共识,并借助于价值认同,有效限制校园社会关系中利益冲突的强度,制约校园的离心倾向,抵制各种非正义的做法,形成整个校园普遍性的正义感和友爱精神,以保持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8]。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一个目的性的关系范畴,离不开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离不开主体的最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其价值的物质基础,没有客体的存在就没有其价值存在的根据。主体是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和最终受益者,没有主体的存在就没有价值的指向和归宿。主体和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中的有机结合是其本质的真实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所需要。任何政党、任何组织都不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资源开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要,二者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还必须通过社会的实践过程才能进行并完成。
人的社会实践首先内在地决定了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规律,与思想规律、行为规律相适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根本任务就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追求。“以人为本”实际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核心规律。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不同层次的人关心的问题不同,理论需求不同,认知规律也不同。即便是同一层次的人,由于年龄、经历、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理论功底的不同,心理特点和理论需求也会不同。如果不看对象,不加区别地一律以同样的方式和要求进行教育,绝不会取得良好效果。不幸的是,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本应作为主体存在的受教育者被视为客体,原本应有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丧失。为达到“育人”目的,教育者凭借绝对的话语权与教育权威对受教育者进行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的“灌输”。这种思想控制的“填鸭式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人主观能动作用,缺乏调动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的机制,往往表现为“强制”、“迫使”他们必须做什么、不做什么或应该说什么、不说什么,省去了受教育者在“外化”基础上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这种仅靠单方面的理论灌输,没有让受教育者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及交往去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只能暂时改变人们思想行为的外部表现,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9]。而“以人为本”原则的落实,却能够使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既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更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最终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仅是由于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其他子系统一起构建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而且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文化力”能够与文化环境相契合,并与之形成双向建构: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用主导社会道德规范转变、控制个体思想的工具,运行其中的是作为文化要素的意识形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价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观照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引导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智能素质,从而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的价值,即“化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其目的、内容、还是功能都体现出文化意蕴[10]。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它不是单纯地传授信息和思想观念的活动,而是要求教育者在“信息输入”时自觉按照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进行文化选择,过滤文化环境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相抵触的文化要素,同时输入积极的文化要素,以保证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11]。这种文化选择既包括否定和消除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消极因素,更包括输入积极的文化要素,实现文化环境的“吐故纳新”。如建设“红色网站”、“绿色网站”,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方法。
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团部门的任务,是政治课教师的责任。“这样使得对人的全面教养、对人的灵魂原本起着整体作用的教育却变成了某一门课的任务、某一本教材的任务、某一个或一些教师的任务、某一个机构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集中的时段里进行的事情。这种教育思维方式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造成了许多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大中小学与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越开越多,教材越编越厚,课时越来越多,但效果很不理想。”[8]所以,首先要树立全体教职工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意识同时,提升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质量。根据“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原理,功能是从结构派生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功能。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有待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来完成。在高校主要是由政工、教师和管理三支队伍组成:政工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力量,是领导者、组织者;教师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具体实践者;管理队伍是稳定学生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力量[9]。这三支队伍之间及其内部成员的素质结构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力、协同力和执行力。在这三支队伍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尤其重要。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就必须从根本上把认识真正统一到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05方案”)以及《实施方案》上来,切实加强校(院)党委对部门的直接领导,严格遵照“05方案”的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门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并研究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对于辅导员队伍应确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美好的未来期许,使之专业化、职业化。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探索出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开发并合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此外,还必须致力于加强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筑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破除教职工之间的心理“孤岛”现象,以求扬正气,树新风,实现全体师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总之,尽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且在各自的系统要素上还存在明显区别,但二者在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上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只有开发与合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在实践中充分把握与不断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与前进方向。
[1] 陈华洲.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88.
[2] 邱柏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分析[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09.
[3] 中共中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01: 13-14.
[4] STRYKER S, OWENS T J, ROBERT W. White: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Movements[M]. Minnesoa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0: 98.
[5] 江泽民.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408.
[6] 黄楠森. 人学原理[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92.
[7] 王学俭.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9] 陈荟芳.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基本观点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求实, 2007,(04): 80-82.
[10]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438.
[11] 匡和平. 从校园文化建设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 (03):60-63.
[12] 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思想的回应[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87.
[13] 陈绍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J]. 系统辩证学学报, 1998,(2): 92-94.
编辑 刘 波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Campus Culture
KUANG He-p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Zhongshan 528402 China)
The val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in campus culture ask for searching for its realization approach in practice combining the reality of subject’s need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object satisfying subject’s need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he deploit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he researches need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preconditions of realizing values of the education. While grasping the rule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educator’s quality are two fundamental it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ealization
G416
A
1008-8105(2010)06-0108-05
2010 - 05 - 22
匡和平(1965 -)男,博士,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