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文化之形成及深入推进其研究之管见

2010-04-03 03:59朱士光
关键词:古都长安文化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2)

长安文化之形成及深入推进其研究之管见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2)

为了探究长安文化的形成,对长安文化的地域范围、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长安文化涵盖的区域划定在秦之内史、西汉之三辅与唐代之京畿道范围之内;长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孕育期、萌生期、形成期、繁盛期和后续发展期5个历史阶段;长安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宫室建筑、祭祀礼制、宗教活动、学术艺术、服饰饮食、歌舞竞技等6个方面;长安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其学术性和理论性有待提升。分析结果表明:为深入推进长安文化研究,应当加强领导与整体筹划;突出重点、着力推进长安文化中周秦汉唐古都文化研究;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群众性普及工作。

长安文化;周秦汉唐;古都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安文化,顾名思义,显然是以周秦汉唐故都,即周丰镐、秦咸阳与汉、唐长安城所在地,也即以今西安市区为中心,涉及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之历史文化的总称。

关于古都西安建都朝代问题,虽然在历史学界与古都学界目前主要存在“十三朝”与“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建都的分歧,但不论哪种见解,西周、秦与西汉、唐等四个朝代都是最为主要,也是最为重要的王朝。事实上,上述4个王朝由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它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多个重要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作用,这也就决定了长安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上处于重要的主体地位。当前中共中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历史性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应对长安文化作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此,特就当前如何深入推进长安文化研究略陈管见,以期与当世方家共谋良策,同襄盛举。

一、长安文化的地域范围

长安文化虽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但也是中国多元一体之众多地域文化之一,其涵盖的区域也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前文曾已述及,它是以周秦汉唐故都,即周丰镐、秦咸阳与汉、唐长安城所在地,即以今西安市区为中心,且涉及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之历史文化的总称。这里所说一定的区域范围,一般人多会认为是关中地区。

“关中”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是指今陕西省中部,东至黄河,西抵陇山,南起秦岭北麓,北达渭北北山南麓之渭河下游平原地区。除此而外,“关中”还有历史含义。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考定,“关中”一名为人们所称道,起自战国末年。其范围,一说在四关之中,即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另一说是在两关之间,即函谷关与散关之间或函谷关与陇关之间[1]。尽管战国时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北,汉武帝时东迁至今河南省新安县境内,称新函谷关,东汉末西迁至今陕西省潼关县境,更名为潼关;战国时武关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之丹江北岸,唐时移于今丹凤县东南;散关,又名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大散岭上;陇关,又名大震关,在今陕西省陇县西之陇山下;萧关,则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东南。这虽然表明历史上所谓“关中”的地域范围有所变动,但变动幅度并不大,基本上仍然是汘陇以东达于黄河,渭北高原以南至于秦岭北麓的渭河下游平原及南北两侧的台原地区。

上述论述,似乎仍然属于地理概念。若换个角度,从历史时期之政区建置沿革上,我们还可以将长安文化涵盖的区域划定在秦之内史、西汉之三辅与唐代之京畿道范围内。

秦并天下之后,推行郡县制,“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2]。可见,设立内史,以与另所置之郡相区别,是为尊京师。其下属县有芷阳、丽邑、高陵、栎阳、蓝田、杜县、下邽、频阳、郑县、怀德、临晋、夏阳、重泉、宁泰、云阳、栒邑、好畤、漆县、美阳、废丘、斄县、武功、郿县、虢县、雍县、汧县等26县,其区域与上述之“关中”地域范围基本相合,只是东南方延伸至丹江上游今之陕西省丹凤县一带。

西汉之“三辅”,其地域范围实与秦之内史同。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建都长安后,即分秦之内史为三郡,至汉景帝时更名为左内史、右内史与主爵都尉,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定名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是为“三辅”,遂为定制[3]。其地域范围则因丹江上游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与丹凤等县划为弘农郡,而只限于秦岭以北之区域。

唐之京畿道,唐初本属关内道,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将原所分天下十道析为十五道时,将京城长安与京兆府以及华州、同州、岐州(一度改为凤翔府)、邠州、商州另立为京畿道[4]。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唐京畿道、关内道”图中,将商州划入山南东道,不属京畿道[5]。如此,唐之京畿道也只限于秦岭以北之区域。

综观上述秦内史、汉三辅与唐京畿道,因都分布在京城周围,担负拱卫国都的重任,地位自较其他州、郡、县要高。其地域范围恰又与地理概念上之关中地区基本相合。因此,以之作为长安文化涵盖的范围,从地理区域概念与历史文化范畴两方面综合而论,自是理之当至,势所必然。而这一区域即为今之陕西省中部,也即为通常所称之关中地区所涵盖的西安、渭南、宝鸡、铜川等4市之区域范围。

二、长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之一的长安文化,如同中华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且延续至今。纵观其形成与发展历程,可分为下述5个时期。

(1)长安文化的孕育期。此时期为自距今75万至8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之蓝田猿人时期,下历距今七八千年之新石器时代早期老官台文化时期、距今5千至7千年之新石器时代中期半坡与姜寨等仰韶文化时期、距今四五千年之新石器时代晚期客省庄等龙山文化时期,至距今三四千年之夏商时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关中地区的先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与艺术活动孕育了长安文化。

(2)长安文化的萌生期。此时期指先后建都于周原岐邑与丰镐之西周时期,下历春秋、战国时期至秦王朝时期。在这一历时800多年的时间里,周人创建了以礼乐为重心的周文化;秦王朝创建了以制度建设为重心的秦文化,他们的上述文化活动萌生了长安文化。

(3)长安文化的形成期。此时期为西汉时期。西汉初期,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推行黄老之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击败北方强敌匈奴,又开通丝绸之路,促进了与相邻诸国之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在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学。这一背景与诸多政治、经济举措共同促成了长安文化的形成,使当时之长安文化既吸收了前代周、秦文化相关内容,又具有西汉时期禀赋的主要特色,在西汉一代之政治、经济、文化、学术领域均起着主导作用。

(4)长安文化的繁盛期。此时期唐代为长安文化之繁盛期。此一时期经东汉与魏晋南北朝印度佛教自西土传入,与国内多民族军事上的交锋、政治上的博弈与文化上的融汇,加之唐代前中期一批名君贤臣的开放、开明的内外政策的施行,社会经济不论北方、南方皆空前繁荣,国力至于鼎盛,声威远播,使得儒学有了新的发展,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也并行发展,民间、士人与宫廷之文化艺术活动多姿多彩十分活跃。长安城作为国都既汇聚了各界文化之精英,也产生了一批文化精品杰作,因而长安文化作为唐代文化之高峰,进入其繁盛期。

(5)长安文化的后续发展期。这一时期是指自唐末迄今。唐以后长安再未成为一朝或一国之都,且名称又先后于北宋时改为京兆府城、元代时改为安西府城与奉元路城、明清时改为西安府城。自唐代中期以后,随着长江中下游与江南地区经济赶超上来,关中地区也不再是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区,其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这一时期长安文化继续拥有唐代繁盛期打造、积累、富集的成份与要素,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与创新,使长安文化之内涵更趋丰富。

三、长安文化的主要内容

按照时下流行的有关文化与中国地域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某区域之地域文化,如河洛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燕文化、赵文化、吴文化、越文化等,即为该区域“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该区域的“一切传统文化”[6],因而本文一开始即将长安文化定义为以周秦汉唐故都,即周丰镐、秦咸阳与汉唐长安城所在地,即今西安市区为中心,涉及周围一定区域范围之历史文化的总称”。这当然是一种总括式的表述,如要具体说明,则要从长安文化形成发展的历程、作为长安文化重心之周秦汉唐古都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学的层次结构3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于长安文化之发展历程,前节已将之划分为5个时期。对上述5个时期长安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与主要特点也作了概括性的论述,表明这5个时期中每个时期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值得逐一进行单项专题性研究与综合性的研究。显然这些内容都是长安文化的基础性成份,本文不拟具体罗列。

作为长安文化重心之周秦汉唐古都文化之内涵,笔者曾著文指明汉唐长安文化主要包括宫室建筑、祭祀礼制、宗教活动、学术艺术、服饰饮食、歌舞竞技等6个方面[7]。笔者还曾著文强调,研究古都文化,除要注重上述表层性的文化内容外,还要注重深层性的影响古都建设发展,甚而影响历史进程的制度性文化[8]。因而,在对长安文化中涉及周、秦、汉、唐古都文化研究时,对这2个层次上的相关问题都应当加以关注。

从文化学研究对象的层次结构看,如同古都文化研究状况那样,既有长安文化自身包含的内容;也有升华与延伸的学术性及应用性的研究内容,如“长安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长安文化与古都西安之城市规划、建设”等等。这种本体性与升华延伸性的研究内容显然都应当加以重视,当然本体性的内容更为根本一些,因而对整理、校释一些相关古籍类的工作都应当予以重视。

四、长安文化的研究现状

由于古代长安地区是周、秦、汉、唐等重要王朝与另一些政权建都之地,所以至迟自西周以来就有史官与学者、文人记载这一地区之史实,如人物、事迹、典章、制度等等,之后历代多有,积淀深厚,类型既多,数量甚巨。正因为这样,所以唐之后,历宋、金、元、明、清,各代也均有学者对古都长安或进行探访调查,或进行文献注释,或进行研究撰著。他们留下的丰硕成果,既是历代学者研究长安文化之心血结晶,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长安文化提供了更多的资讯。迄止民国与共和国时期,更有一批中外学者应用新的学术观点与新的研究方法对长安文化所涉及的问题,或撰文,或著书,或进行专题考证与研究,或进行综合性的论述,或进行理论性阐述,种类繁多,为数颇丰。当代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曾将历代有关古都长安的史籍文献分为5大类:甲种,整部撰述,或后世的辑本;乙种,专篇撰述,或由其他著作中节录的有关篇章;丙种,记遊撰述而未集成专著者;丁种,诗词歌曲;戊种,近人专著[9]。当然,这只是就古代史籍中已存世留传下来的与近人著述中已出版的专著而言,并非有关长安文化史籍文献之全部。如近人之论文与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就未包括进去。

迄今为止,尽管有关长安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而且出现了集体性的成套的研究与撰著成果,如前已提到的2006年由魏全瑞主编、三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有关古都长安的史地文化典籍10本,名为“长安史蹟丛刊”;又如,自2002年以来,西安出版社连续出版了由崔林涛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史念海、朱士光等任副主任,组织西安地区专家学者编著撰写的“古都西安丛书”。然而,从已出版发行的“长安史蹟丛刊”或“古都西安丛书”之书目看,整理有关古籍丛刊之选目不够全面,而研究性丛书之选题也有缺漏;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升华性的有关长安文化理论阐述的专著,除黄新亚于198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中国文化史概论》上卷之《长安文化》一书差强可列入外,尚未见有新著问世。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有关长安文化之研究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虽然长安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大多为自发性之研究论著,有组织地整体推进的研究课题偏少,成果之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与“长安文化”本体所具有的宏大气势、丰富内容相比尚不相称。

(2)有关长安文化的专题性、实证性研究已推出一批成果,且学术质量不断提高;但理论性研究十分薄弱,因而使长安文化之整体水平及其学术影响力也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3)有关长安文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发掘与研究工作起步不久,相关的民俗研究也刚有所启动。这些工作均亟待加强。

(4)对长安文化之通俗性普及工作已有相当的成绩,如武伯纶、武复兴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撰著的《西安史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以及武伯纶、张铭洽、刘文瑞等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组织一批学者撰写的《长安史话》各分册(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出版,2001年再版)等。但针对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形势,还需要作出新的努力。

五、深入推进长安文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长安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对中国甚至域外有关国家之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长安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国家崛起也必然会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当前深入推进长安文化研究及普及工作实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学术界一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切实做好这项重要的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与整体筹划。长安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深邃,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多个学科,个人或某个学科虽也能从中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课题,但仅为长安文化之局部,而非整体。为了推进长安文化整体发展,希望陕西省有关部门借鉴兄弟省有效经验,如河南省成立了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在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建立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在洛阳师范学院与河南科技大学(原洛阳工学院)建立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河洛文化研究所;山东省在山东师范大学建立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在四川师范大学建立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均为教育部与山东省、四川省共建的研究基地)等;陕西省也要筹建类似的研究会或研究中心,整合省内外学术力量,拟制研究规划。陕西省相关领导部门将之纳入工作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借以全面协调地推进长安文化的研究。

(2)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对长安文化中之周秦汉唐古都文化之研究。在深入开展长安文化研究中,突出对古都文化之研究,这除了因为历史上先后有以西周、秦、西汉、唐等16个王朝与政权在长安建都,累计长达1 133年外,还因为西周、秦、西汉、唐等4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均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其文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特别是古都文化规格之高,时空辐射力之强,时至今日还能感知其影响,所以自当作为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我们对之应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规划与具体的安排,使这方面的研究能够逐年推进,产出有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3)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群众性普及工作。为了切实有效地推动长安文化的深入发展,还应当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术交流。为此,在学术交流方面,可采取举办论坛、设置网站、出版刊物等方式加以推动。在开展群众性普及工作方面,除继续出版史话类通俗性读物外,可以采取举办讲座,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设置专栏来进行;还可与民俗活动相结合,使长安文化之精华渗入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1] 史念海.河山集[M].北京:三联书店,1963.

[2]班 固.汉书: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4]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6]薛瑞泽,许智银.河洛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朱士光.论汉唐长安文化之内涵与特征[C]//中国古都学会.中国古都研究:第12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8]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9]史念海.长安史迹丛刊:第1册[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Formation of Chang'an Culture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boosting

ZHU Shi-guang
(Institute of Chinese History and Geography,ShaanxiNor malUniversity, Xi'an 710062,Shaanxi,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gional range,historical background,main contents and existing situation of Chang'an Culture so as to explore its fo rmation.The analysis shows that Chang'an Culture not only covers the regions in Qin Dynasty,but also in theWestern Han Dynasty and TangDynasty,and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go 5 stages live gestation,production,formation,flourishing and subsequent development.The main contents of Chang'an Culture include empire building,sacrificial ceremony,religional activities,discipline and arts,clothing and food,singing and dancing.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it were rich,but its theoretical levels need to be improved.The author,accordingly, suggests that there should be strengthening work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carrying forward of the research of Chang'an Culture and this cultures of Zhou,Qin,Han and TangDynasties so as to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thorough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ultures.

Chang'an Culture;Zhou,Qin,Han and Tang Dynasties;ancient cultur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122

A

1671-6248(2010)02-0025-05

2010-04-02

朱士光(1939-),男,湖北武汉人,教授。

猜你喜欢
古都长安文化
奇特的沙漠古都——统万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长安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水VS火
重现水清岸绿的古都风景线
谁远谁近?
西游新记 2
水与火
植根于西安古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