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文
新闻采写和商家经营有异曲同工之妙,运用商家原理从事新闻采写,常常能收到出奇制胜之功效。积多年感悟,似有五条原理,仅供参考。
以快为先,闻风而动
商家经营,必须抢占先机,占有市场份额,及早把握行情,哪个地方能赚钱就争先去投,等到别人都投的时候就收手,再投到另外可以赚钱的地方。这就像赵本山卖拐,人家买摩托车,他卖安全帽;听见邻居出车祸了,赶紧打拐去卖。从中可以看出商家是怎样善于闻风而动、抢占先机、捕捉信息的。大家都说美国提子卖价高,漫山遍野都种提子,结果卖不出去;大家都说养猪有补贴,跟着一哄而上,结果肉价又掉了。而那个最先捕捉信息、抢占先机、闻风而动的人,就赚钱了,后面跟风的人就不赚钱了。
新闻写作也是这样。新闻,顾名思义,以新为闻,如果不新,那是旧闻。闻就是要闻风而动,抢占先机。现在信息传递都很快,采访一个事件,要想获得独家新闻,你就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你第一个抓住了而别人没抓住,就能推出独家新闻。第二个、第三个采访就失去了它的时效性,失去了它的新闻价值,文章登出来就一文不值。所以说,要以快为先,闻风而动,这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条商战原理。
以实为基,能钻会挖
商家经商,要寻找商机,哪样东西值钱,哪样东西赚钱,钻窟窿打洞也要弄到手。香港有一位电影明星,后来转行经营藏獒,到西藏去寻找藏獒的纯种,结果在一个寺院看见一个喇嘛养的一条藏獒比较纯,但是无论出多少钱喇嘛都不卖,他就在旁边租了个房子住下来,整整住了三个月,软缠硬磨,想尽一切办法才把藏獒弄到手,这条藏獒带到香港后价值百万。能钻会挖,为什么要以实为基呢?只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有价值。就像挖金子,如果挖的是黄石头是没用的,要挖出来真金子才有用。
要想得到一篇有价值的真材实料,采访一条揭露内幕、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写出一篇有分量的文章,就需要“三教九流打交道,各种门路都走到”,能钻会挖,运用各种手段把事实弄明白、搞清楚,挖出来真实的材料,然后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以真为本,囤积居奇
商家惯用的一手就是囤积居奇。比如粮食在收获季节价格肯定相对便宜,商家就大量收购,囤积到仓库里,等粮荒季节卖出去,就能卖到高价赚到钱。古董字画商人尤以囤积居奇为能事,买的古董、字画放了很多年,等价值升上来了,才拿到古玩市场去拍卖,赚取更大的利润。但是必须以真为本,如果弄的是赝品,那么将一文不值。
新闻写作也是这样,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去伪存真,获取真实情况。如果还不成型,就积累放在那里,一旦时机成熟,进一步完善,就将稿件写出来。例如有一本写安徽农村的书,夫妇二人通过每次回家乡收集材料,积累了12年,写成了很有分量的一本书。再如传唱商城精神的《商城组歌》,出版社美编说拍摄配置画面要半年时间。但电视台用了五天五夜的时间就配齐了画面图片,八首歌曲没有一幅画面重复,而且非常精美。原因就在于囤积居奇,电视台把多年来拍摄的图片、画面储存在那里,这次拿出来就派上了用场。
以思为器,精心打磨
商家推销商品,包装十分重要。分级分类,至为关键。我们的茶叶过去用报纸包,后来用塑料袋,再后来用纸盒,现在用铁盒,又发展成二三两的铁盒,一袋一杯的小包装,通过分拣、包装,各种档次分开,提高了它的附加值,从而销售旺盛。这就说明商家需要精心构思,对产品进行打磨包装,才能够提高附加值,获取更大的利润。
一篇新闻报道,用写实的笔法,平铺直叙地反映出来,只要有时效性也会登载出来,但是效果不会太好,效应不会太强。如果深入加工思考,变换角度,开掘深度,翻出新意,提炼观点,就会形成一篇非常有价值、有深度、有力度的好新闻报道出来。这里边关键是需要精心打磨。例如,报道某次会议,采取直叙的方式就很平淡,但如果加进去所听、所学、所思考、所体会,报道的深度自然就不同。这里边有思考打磨的问题,有选准角度的问题,有角度选得刁钻不刁钻、章法布局严谨不严谨、用语精辟不精辟的问题。同一个问题,能写出截然不同的味道,文章的质量就有高下之分。
以用为主,寻机兜售
商家闻风而动,能钻会挖弄来的东西,又经过囤积居奇,精心打磨,只有在最佳时机去兜售,才能获取最大利润。
一篇文章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应对经济危机,全国各地经济不景气,都在关注“怎么样拉内需,怎么样保增长,怎么样促消费,怎么样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笔者前一段出了一道题——“危中求机巧应对,商城工业显活力”,写了以后就登头题,内容主要是“在目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商城工业怎样调整布局,怎样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老企业怎样焕发新机,新企业怎样组合,特色企业怎样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怎样扶优育强,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怎样显现”。在目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倒闭了,商城企业却能显现生机,产值增加、利润提高、产销两旺,报道需要的正是这个东西,所以就上了头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写房地产不景气、工业凋敝,大家都知道这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必然现象,这些东西根本上不了台面。水稻丰收在望,我们县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工程进展良好,我们商量请袁隆平院士再来。抓住这个信息后,马上构思,怎么样落实“种三产四”工程,怎么样推广超级杂交稻,怎么样实现机械化,怎么样发挥合作化的规模效应、标准化种植,怎么样打造高产大面积的丰收,如果再加上袁隆平院士的名家效应,在《河南日报》上头题也是正常的。这些事例都说明,新闻写作尤其要以用为主,文章不仅写得要好,还要有很强的实用性,寻找合适的机会发表出去。
把商战原理运用于新闻采写,似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拙文若能对初始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思路,是为初衷。
(作者为中共商城县委书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