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樊集乡多种经营服务中心,江苏滨海224564)
磺胺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一些兽医和养殖户并不清楚磺胺药的作用机理,不知道磺胺类药物只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不能彻底杀死细菌,临床用药很不规范,不懂得遵守“首次突击量,以后用维持量,症状消失后使用最小量”的用药规律,而是毫无标准地大剂量和长时间用药,引起猪群中毒而导致死亡率提高。2009年9月7日笔者在临床中就诊治了一例猪磺胺嘧啶钠中毒的病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江苏省滨海县樊集乡陆塘村养猪专业户徐某饲养了261头生猪,体重15~80 kg。2009年8月30日,猪只开始发病,发病率达70%~80%,病猪表现高热,体温41℃~43℃,食欲大幅度减退,精神沉郁,有时咳嗽、气喘,发病9 d已死亡32头,于是前来请笔者出诊。主诉:发病初期用青链霉素治疗,可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还相继出现新增加病例,并死亡13头,后来请本地兽医诊治,在大剂量注射头孢西林和磺胺嘧啶钠后,病情稍有好转,体温略有下降,采食量有明显增加,可坚持治疗7天后,病情还是维持现状,病重的猪只又陆续死亡了19头。
(二)临床症状病猪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不食,体温39℃~41℃,被毛粗乱,喜卧,有的病猪皮肤呈土黄色,有的病猪皮肤在胸腹部呈紫红色,有的病猪腹泻,排出灰黄色稀粪,有部分病猪后肢无力,行走不稳,跛行,病重者卧地不起。
(三)剖检病变剖检可见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多汁,皮下有少量淡黄色液体,皮下与骨骼肌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胸腔和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外膜出血,肝脏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脾肾肿大,质脆,胃和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肾肿大,呈淡黄色,肾盂内有黄色磺胺结晶沉积物。
(四)诊断根据临床有使用磺胺嘧啶钠史、临床症状及剖检情况,笔者诊断为大剂量和长时间使用磺胺嘧啶钠治疗猪“高热病”导致的磺胺嘧啶钠中毒。
(五)治疗措施
1.立即停用磺胺嘧啶钠治疗该病,改为:上午用猪用转移因子(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和穿心莲注射液,下午用排疫肽(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和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按说明对病猪分别进行肌肉注射,连用5 d。
2. 按药品说明,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给猪只大量饮水,使其尿量增加,以降低尿中药物浓度,防止形成结晶,加速药物排出;同时按药品说明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提高磺胺药物的溶解速度。
3.中药治疗
方药组成及用法:连翘100 g,板兰根100 g,金银花50 g,地骨皮100 g,黄连20 g,山枝80 g,黄芩30 g,黄花地丁80 g,生地80 g,麦冬80 g,夏枯草80 g,淡竹叶100 g,芦根200 g,水煎去渣,灌服,此为250 kg病猪用量,1次/天,连用5 d。
4. 按药品说明,在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泰妙菌素饲喂,以防止继发感染。
9月9日复诊:病情明显好转,食欲、精神、排泄均已明显好转,嘱按原方案继续用药。
9月12日回访:病症基本消失,食欲、精神、体质恢复如常,嘱停止注射治疗,中药治疗和辅助治疗按原方继续服用3~5 d。
9月15日追访:生猪均已康复如前,体壮膘圆,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