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产业化开发及效益研究

2010-03-26 00:56范厚明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14期
关键词:母本制种新品种

范厚明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毕节 551700)

玉米是毕节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3.33万hm2以上,占贵州玉米的1/3左右。玉米生产的发展在全区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该地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立体农业气侯特点突出,使得许多在全国乃至贵州省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很难在生产上推广。毕节地区农科所根据全区生态环境和玉米生产需要,并结合玉米产业化发展和玉米深加工的育种目标,经过多年努力,育成了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的优良品种毕单15号。2006~2008年获国家星火计划立项实施,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培训、办样板以及配套应用育苗移栽、绿肥聚垄等高产栽培技术,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进行了制种、栽培等一系列试验研究,提出了毕单15号高产栽培和高产制种技术体系,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约定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考核指标,创造了突出的社会及生态效益,为毕节试验区乃至整个西南山区玉米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 项目组织实施过程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将项目任务层层分解,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人员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实施方案,采用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管理单项技术的组装配套与实施,以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示范为目的,以培肥地力为基础,努力提高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及其综合增产技术的覆盖率和技术规范化水平,确保玉米单产水平提高,总产量增加。

Picture: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田间表现

项目实施3年来,利用农闲季节和备耕播种期间,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等,培训一批农民技术骨干,使他们既能讲技术,也会实际操作,能指导广大农民群众把良种、良法应用到位。3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2期次,培训乡村干部、农民、农业科技示范户和乡级农技人员35963人次,印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资料46200份。创办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样板47个,高产样板面积313.33 hm2。通过样板的辐射效应,带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毕单15号玉米新品种。

2 产业化开发研究结果

2.1 大面积示范的产量结果

2006~2008年在毕节、大方、织金、纳雍、赫章、威宁等6县(市)的146个乡(镇)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7.99万hm2,有效面积达7.19万 hm2,超额完成计划面积的208.26%。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71.6 kg/667m2, 按0.7缩值处理后的亩增产量为50.1 kg/667m2,超额完成单产计划的67.1%。在进行大面积推广的同时,3年共办玉米高产示范样板47个,面积达313.33 hm2,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特别是在海拔2200 m的威宁县小海镇白岩村和小山村创办的示范样板,经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田间现场验收,毕单15号玉米平均产量突破800 kg/667m2,最高亩产达868.29 kg/667m2,创造了毕节地区玉米自育品种在高海拔地区单产的最高历史记录。

2.2 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

项目组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毕单15号产量的影响,影响程度顺序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毕单15号高产栽培促控的关键因素是密度,合理密植,氮、磷、钾肥科学配合施用,有利于实现高产。研究得出了玉米产量与试验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和模拟寻优,总结出了3套适应贵州高海拔山区推广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为毕单15号高产、超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体系①目标产量9~10.5 t/hm2的农艺措施方案:种植密度65067~68082株/hm2,N为309.47~344.77 kg/hm2,P2O5为226.07~247.65 kg/hm2,K2O为199.13~231.31 kg/hm2。体系②目标产量10.5~11.25 t/hm2的农艺措施方案:种植密度64284~68170株/hm2,N为308.05~359.00 kg/hm2,P2O5为213.08~241.47 kg/hm2,K2O为190.96~238.59 kg/hm2。体系③目标产量>11.25 t/hm2的农艺措施方案:种植密度为62695~68774株/hm2,N为313.65~361.35 kg/hm2,P2O5为220.96~264.34 kg/hm2,K2O为177.04~246.50 kg/hm2。

2.3 制种技术研究结果

项目组进行了父母本的最适播期(叶龄期)和高产制种栽培模式研究。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毕单15号高产制种技术要点如下。

2.3.1 肥力指标及措施 (1)土壤肥力要求达到中上等;(2)基肥。施用优质农家圈肥1250 kg/667m2,磷肥(P2O5)13.25~17.87 kg/667m2,钾肥(K2O)12.12~17.88 kg/667m2和尿素(N)19.14~25.86 kg/667m2的10%,此外加硫酸锌15 kg/667m2作基肥1次性施用。(3)追肥。共追施尿素(N)19.14~25.86 kg/667m2的90%,其中20%作苗肥在玉米苗移栽成活后7 d内施用,直播在玉米苗5~7叶时施用,50%作孕穗肥在大啦叭口期施用,20%作粒肥在孕穗期施用。

2.3.2 栽培及播种技术 (1)栽培密度不小于4000株/667m2,采用营养坨育苗移栽,宽窄行分带单作种植,宽行距1.0 m ,窄行距0.5 m。(2)播种期及播种行比。先播种母本,母本1叶一心时播种父本,父母本行比以1﹕4比较适宜。(3)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在隔离带播种父本采粉区,面积以占母本播种面积的4%左右为宜,其中在母本播种时,先播母本面积的2%,母本2叶一心时再播母本面积的2%,通过错期播种采粉区,可保证在出现特早抽丝、特晚抽丝及出现特殊气候引起父母本花期不协调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2.3.3 母本去雄 在母本孕穗期最后1片心叶微微展开时拔去雄花,在花丝抽出前去雄结束。

2.3.4 防止雌雄不协调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气候因素引起的雌雄不协调,应采取补救措施。除人工辅助授粉外,制种工作人员必须在7 d前就要确定是“母早父迟”还是“父早母迟”。(1)“母早父迟”。可以把母本的长花丝剪掉留1~2 cm,同时给父本喷打“九二O”或磷酸二氢钾、尿素、水混合液喷洒叶面、灌心;(2)“父早母迟”。要在父本开花散粉前7 d就要确定,母本提前带叶1~2叶去雄,同时喷洒“九二O”或磷酸二氢钾、尿素、水混合液喷洒叶面、灌心。

2.3.5 田间管理 及时查苗补缺,适量施偏心肥,尽量保持苗齐苗壮,并抓好中耕除草和科学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2.3.6 适时收获晒干 授粉结束后把父本植株全部刹割,改善制种地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母本生长,增加产量。成熟后适时收获晒干、凉干或烘干,预防霉烂。

2.4 良繁体系的建立

采用4级良繁程序,建立了毕单15号良繁体系。即:毕单15号育种家亲本种子→套繁毕单15号亲本原种→繁殖毕单15号制种亲本种子→毕单15号杂交种制种。

2.4.1 育种家种子 专人负责,把套繁的果穗分成穗行,播种,严格按自交系典型的特征特性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标准的穗行,单收单脱,由育种者对其严格把关。

2.4.2 原 种 建立相应的原种圃,专人负责,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管理,从苗期、花期、成株期和脱粒均要进行严格的去杂、去劣。

2.4.3 制种亲本种 由专人负责,选择隔离条件较好的地块繁殖,避免外来花粉和机械混杂,严格按标准和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在苗期和花期严格去杂去劣,脱粒时选择典型果穗脱粒。

2.4.4 种子生产 对毕单15号种子生产,必须认真抓好隔离区选择、亲本种子选择,认真调整好花期,在苗期、花期严格按标准和规范去杂去劣,在收获脱粒时进行严格穗选,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优良种子。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贵州省农业厅科教处汇编的《农业科技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将项目实施区各产量水平的测产产量与实施面积进行加权平均,得示范品种在项目实施县(市)的平均产量,项目实施面积按0.9保收系数处理,单位面积亩增产量取0.7缩值系数。

3.1.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3年累计实施总面积7.99万hm2,有效使用面积为7.19万hm2,累计新增玉米总产量5.41万t,按主、副产品1∶1.2计算,累计新增副产品6.49万t,按项目实施区3年市场综合平均价格玉米1.5元/kg、副产品0.2元/kg计算,累计新增总产值9404.77万元(表1)。

3.1.2 纯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新增总投入。与本地玉米品种相比该项目新增玉米杂交种子款375元/hm2;新增玉米示范补贴费用0.81元/hm2。项目3年实施累计新增生产投入为7.19万hm2×(375+0.81)元/hm2=2703.08万元。(2)新增纯经济收入。3年期间,项目新增纯收入=7.19 hm2×(项目新增产值1307.55万元-项目新增投入375.81元)/hm2=6702.13万元。(3)新增投入与产出比=新增纯收入/新增总投入=1∶2.48。

3.2 社会效益突出

3.2.1 促进贵州高海拔山区玉米生产的科技进步 (1)通过进行毕单15号高产栽培、制种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总结提出了毕单15号高产栽培技术和高产制种技术,使毕单15号在栽培、制种和良种繁育上更具规范,为玉米产业化开发及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2)扩大了综合增产技术覆盖面,配套推广了绿肥聚垄栽培面积2.89万hm2,占项目实施完成面积的36.13%;玉米育苗定向移栽面积2.47万hm2,占项目完成面积的30.86%;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18万hm2,占项目完成面积的52.37%;种子包衣6.29万hm2,占实施面积的78.75%。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把杂交玉米新品种及其增产技术的应用从中心地区向一些边远贫困山区推进,在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促进了山区玉米生产的科技进步。

表1 2006~2008年毕单15号示范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3.2.2 项目的示范作用大,辐射面积广 3年共办玉米高产示范样板47个,面积313.33 hm2,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特别是在织金县三甲乡、大方县鸡场乡、毕节市何官屯镇、赫章县双坪乡、威宁县小海镇等主要公路沿线创办的毕单15号高产栽培示范样板规模大,规范化程度高,玉米平均产量达505 kg/667m2,比当地主栽杂交种增产14.18%,最高产量达868.29 kg/667m2,创造了毕节地区玉米自育品种在高海拔地区单产的最高历史记录,吸引了六盘水市水城县、云南省镇雄县等省内外杂交玉米种子销售商纷纷来到样板点上参观学习,这对毕节地区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大的示范辐射作用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3.2.3 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群众会等方式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印发技术培训资料46200份,使基层农技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得到提高。

3.2.4 促进了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 项目实施3年来,毕节地区科技型种子企业——毕节地区泰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自筹科技开发经费100多万元,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的多个不同生态环境进行毕单15号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提高了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3.2.5 增强了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能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科技型种子企业年从事玉米良种开发收入达300多万元,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示范,搭起了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的桥梁,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直接进村、入户、到人,提高了农民吸纳先进技术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3 生态效益明显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是增加了粮食产量,减少陡坡种粮,改变广种薄收,有利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森林绿色覆盖,保持水土;二是项目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把粮肥间作、绿肥聚垄耕作作为重要技术措施,既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肥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又有利于土地用养结合,确保耕地持续利用;三是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的同时,降低了肥料的流失、挥发等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由于本项目示范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对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等病害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也避免了农药过量施用给土壤环境带来的污染。

4 示范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地处贵州高海拔山区的毕节地区是一个玉米种植大区和消费大区,经过连续3年的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充分证明,毕单15号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深受省内外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在示范推广中,由于项目组进行了毕单15号产业化技术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措施,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充分发挥毕单15号的增产潜力,改变了当地玉米产量较低的历史,提高了山区杂交玉米及其综合增产技术的覆盖率和技术规范化水平,对贵州高海拔山区玉米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人均耕地逐渐减少,提高单产已成为山区玉米生产的主攻目标。要提高玉米单产,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项目实施区和与项目实施区气候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范厚明,付业春. 黔西北山区玉米超高密度种植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152.

[2]范厚明,付业春. 玉米单株定植的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27.

[3]强兴明.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 号不同种植方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0-8831.

[4]梁黔云,付业春,范厚明,等. 高产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9,(3):96.

猜你喜欢
母本制种新品种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
伊犁地区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北疆制种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杂交水稻母本抛栽高产制种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