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丽华,董艳辉,马春娟
(通化师范学院 制药与食品科学系,吉林 通化 134002)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制药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必需、够用”的常用中药制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作用机制,掌握常用剂型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为今后从事中药的生产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药药剂学作为联结中医和中药的纽带与桥梁,在中药制剂生产、研究开发和中医医疗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医、中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药药剂学的理论和技术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尤其是近些年来,中药药剂学在继承传统剂型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吸取现代药剂学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借鉴创新,形成了一门既具有中医药特色,又反映当代中药制剂水平的学科.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该课程不但具有传统和现代剂型理论的统一性,而且具有与生产和临床紧密联系的实践性,以及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
本课程组教师多年来一直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已取得较好效果.
随着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本课程已派生分化出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事管理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门课,使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发生变化.中药药剂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逐步构建“应用性理论+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训”的课程教学模式.在内容选择上,保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紧跟国家新法规,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继承传统药剂与发展现代剂型结合,充分反映中医药的新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将粉碎、筛析、混合、制粒单列为一章,强化单元操作.将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脂质体制备技术、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前体药物制剂、靶向制剂等列为一章,拓宽视野,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初步基础.将各种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作为教学重点;将制备理论、制备技术、新技术与新剂型、各种辅料的选择与应用作为教学难点.
针对重点难点内容提出解决办法:
(1)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组织教师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药剂学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屏、动画等,使学生易于了解和掌握抽象的理论概念和课程难点.
(2)针对课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定期组织集体备课,交流研究教学方法,组织教研室内观摩教学.同时引入最新发展成果,丰富新知识.
(3)结合实际问题开放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与科研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带着实际问题到工厂参观学习,请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观察生产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解决教学中难以阐述清楚的设备难点问题.
(4)针对难点问题由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查阅文献,撰写小综述报告,组织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并鼓励学生上讲台,面对同学将自己查阅的内容归纳、总结并讲述给同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把教研教改成果引入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物演示、问题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6)开设综合性实验,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查阅文献,设计处方,自行制备、评价实验结果,加深对教学疑难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是中药制药专业核心的职业能力课,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本着这一思想,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单项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训”的模式.
在单项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需要的单元操作,为后期的开发性综合性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综合性的开发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由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指导.通过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1)把实践教学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紧密的结合起来
通过开设综合性的开放性实验,学生经查阅文献、设计处方、确定剂型、制定试验方案、开题报告,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制备出符合实际应用的剂型,并进行质量检查.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培养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训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实践技能强,思想活跃,有创新意识,能够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能很快的起到顶岗作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多媒体网络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直观,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它的监督机制有助于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在网络教学中,将每名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和回答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中,教师可以随时打开这些数据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当某一学生出错达到警报线时,课件就会通过网络主动呼叫教师,以提醒教师注意,从而对错误加以纠正.同时教师通过每位同学的历史,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更进一步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资源、修改教学内容、变更教学难度,利用网络给学生以具体指导,以实现教学的具优化.在教学中随时提供补充材料,弥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降低学习的难度,从而达到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目的.由于“知识”是学生自己获得的,“问题”是学生自行解决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来获得新知识,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学习印象.而不像以往那样仅仅从教师那里,被动地获取一些现成的答案.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调用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并利用计算机交互特性,对个性问题,进行相互讨论.讨论的问题按专题分为几类,允许每名学生进入或退出讨论组,形成自由交互的学习环境.
网络教学平台是课程整体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中必须整合网上教学资源,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运用网络平台上的“素材库”、“问题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源,讲重点、剖难点、讲方法、议思路、讲理解、重应用,从而起到“教与学互融,建和用共通”的资源建设新路,使教学资源更系统、科学、有序和方便使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教学团队.建设一支以知名教授为核心,以优秀教师为骨干,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是优秀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教学队伍的建设上一直是我校非常重视的,出台政策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投入教学.同时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合理安排教师的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目前已形成一个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带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学校一直强调知名教授走上讲台为本科学生进行授课,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名师通常在学术上都具有很高的造诣,走在当代科学的前沿,把握科学领域的发展动态,他们授课不拘泥于课本,能够融科学和教学为一体,创造性地从事教学活动.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研究能力,培养批判思维与探索的精神,这是普通教师所难以达到的教学高度.
加强师生交流,增加互动内容,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定期与学生代表谈话,问询反馈信息.要求每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供给学生自己的电话、信箱地址,方便学生可以在电邮中直接与教师进行问话和交流.我们还定期向学生发放调查表,从师德师风、授课水平、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考评,其目的既可给教师有个警示作用,还能够提供来源于学生的最直接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后面的授课过程中能够总结改进.
我们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室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利用教研室的仪器与实验室支持学生的课外课题的实施.主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在教师的带领下,开放实验室的资源,供学生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进行课题的实施.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和科研探究精神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优秀课程的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教学和科研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教学的设计上以强调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为重,增加课外课题的内容.当然,优秀课程的建设还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积累与改进,这也将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莉,鲁莹,邹豪,等.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4):493.
[2]钟延强,李国栋,鲁莹,等.讨论式授课在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尝试与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6(5):628.
[3]何文,杨克钊,郭咸希,等.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体会[J].药学教育,2006,46(1).
[4]倪丹蓉,王慧敏,侯甲福.药剂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1):43.
[5]王秀敏,高学敏,朱铉山.药剂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