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丽霞,冯 强
(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
中华鼓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山西是“鼓”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花鼓是中华鼓艺术的一种,也是山西鼓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鼓声雷动可降雨”之说,认为鼓声有助春耕或农作物生长,因而鼓艺术的产生和远古农耕文明血脉相连[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位于黄河中下游汇交处的河东地区,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是中国文化孕育、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坐落在河东大地上的运城市以其雄踞于大河之东而得名河东,其中的稷山县,则是中华农耕文明最早的发源地。近年来,稷山高台花鼓凭借其“高、奇、险、绝”的艺术表演形式享誉华夏,成为稷山花鼓中一支瑰丽的奇葩,履获殊荣。200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8月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2009年春节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2009年6月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表演[2]。2010年5月,稷山高台花鼓精彩亮相上海世博会,前后累计表演27场。
早在四千多年前,华夏农业始祖后稷就在稷山教民稼穑,开辟了中国粮食之源,华夏农耕文明之始。稷山先民为了纪念后稷这位伟大的先祖,以鼓乐为主的祭拜活动便产生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稷山花鼓便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河东民间艺术形式。稷山花鼓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有着肥沃的生长土壤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日臻完善。稷山当地出土的东汉时期的文物中便有花鼓记载。隋唐时期,从祭祀农神到娱悦百姓,花鼓表演更具气象。到了明清,花鼓表演风格流派更臻完善、更为兴盛。千百年来,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庆典仪式,稷山村村有打花鼓喜庆的习俗。稷山县志记载了明清时期古邑庙会、社火、节令“绕城四处走,皆闻花鼓声”的盛况[3]。近年来,稷山民间传统花鼓走出了一条保留、借鉴、发展和创新的路子,由传统发展演变而来的以欢庆丰收、祈愿平安幸福为主的稷山高台花鼓随之产生,其表演形式充分发挥了鼓的优势,挖掘了鼓的潜能,汇总了击鼓的多种艺术技巧,完成了惊险的高台组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是三晋大地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同时也赋予了稷山花鼓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新的生机。
稷山花鼓是由民间祭祀稷王的一种仪式而催生的,最初的表演是由单人男子佩戴胸鼓、腰鼓来进行,击鼓的技巧、动作也比较简单。到隋唐时期,稷山花鼓由原来单一的祭祀表演演变为民间社火、节日庆典的民间表演形式,而且有了新的发展:着男式表演服装的演员为核心人物,在场地的中心抱鼓表演,另有四名男扮女装的配角围着他跑圆场,并且有了乐队在旁边的伴奏,每一个段落间还配有歌曲演唱。再后来,稷山花鼓由原来的清一色男演员,演变为有女演员加入一起演出,人员逐渐增多,表演形式不断改进。抱鼓者由单人变为双人双打,跑圆场的由四人增至八人、十人。
到了明清,稷山高台花鼓已形成规模和体系,演员阵容逐渐壮大了,化妆、服装更为讲究,动作技巧更为丰富。高难度动作包括:鹞子翻身、凌空跃马、水中捞月、金鸡独立、孔雀开屏、秋千荡虎、倒挂金钩等,演出人员也增至二三十人。在表演形式上初创特有的高台造型,抱鼓表演者增至六人三对,表演高潮时用十几条板凳叠摞起来,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加大,花样增多。
近年来,敲打了千年的稷山花鼓经过几十代人传承发展,把一种稳固、成熟的艺术形态和表现手法留给了后人,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欢庆方式,花鼓表演也由平面转为立体,形式更加丰富。如今稷山高台花鼓表演集头鼓、肩鼓、胸鼓、腿鼓于一身,表演时鼓手右手执软槌、左手执硬槌,通过单打、对打、混合打等表演技巧与花锣、钹、镲以及板凳敲击交相辉映。最高水平的表演,人数可多达200余人,高台甚至可加至11层,鼓手在层层搭建的高台上仅用腿、脚勾住板凳(没有任何保险措施)展示“孔雀开屏”、“凤凰展翼”、“倒挂金钟”等多种高难击打技巧,形成独特的无伴唱表演形式。在节目的高潮部分,金字塔的造型象征幸福的日子有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高台造型远望像山,近观像塔,寓意深刻,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鼓声恰如春雷勃发,又似大河奔涌,其“高、奇、险、绝”在中国首屈一指。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稷山高台花鼓在保留“高、奇、险、绝”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上音乐制作,强化舞台艺术,精心编排了由 “鼓娃嬉春”、“鼓闹丰收”、“踏鼓登高”三部分组成的独具艺术丰韵和特色的舞台表演形式。“鼓娃嬉春”,通过单打、对打等表演技巧,表现了黄河娃欢天喜地闹新春的动人场面[4];“鼓闹丰收”,鼓点激越,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欢庆丰收的美好景象;“踏鼓登高”,鼓队以金字塔式造型进行表演,伴以惊险的“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多个高难组合。整台花鼓不仅把传统的花鼓艺术运用得淋漓尽致,而且融汇多种现代艺术手法,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艺术精品。
稷山高台花鼓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它的形成与发展与黄河儿女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在河东文化的孕育下,稷山花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多元的体育文化价值。
稷山高台花鼓植根于黄河流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蕴藉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黄河儿女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其队形多变、构思新颖、表演精彩、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她既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远古烙印,又是后稷百姓五谷丰登的精神图腾,是河东文化历史和现实的一种完美结合,是兴盛和强大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河东民俗活动中最具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品牌。它一方面体现出一种全民参与、崇尚竞争、强健筋骨、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一方面又表达了人们身心共愉、人乐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望、追求,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历代河东劳动人民自然纯朴、英勇顽强的气概。
稷山高台花鼓作为一种河东文化载体,在自身展现的同时,也起到了传播河东文化、实现对外交流的功能。在国内外的各项表演中,获得多项殊荣。2003年9月,获山西省第二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最高奖;2004年5月获云南昆明国际民族民间鼓舞大赛金奖;2004年9月,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 “群星奖”金奖;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首届国际民间鼓舞大赛金奖、“华夏一绝”全国广场舞大赛金奖[5];2006年参加了中央新闻频道春节大联欢;2007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8月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成为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中山西唯一的节目;2009年春节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2009年6月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表演。
稷山高台花鼓汇集了击鼓的多种技巧,有单打、对打、软硬双打等,高台花鼓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演形式不断创新,表演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单人表演逐渐增加到几十甚至上百人,表演者在参与的过程中,除了要配合乐队进行鼓乐的演奏外,个人还要完成肢体的各种大幅度的动作,还要进行队伍的变换,寓乐于体,使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特别是稷山高台花鼓以其“高、奇、险、绝”的表演特征而闻名,表演者要在由凳子搭成的几十米高的高台上进行高难度动作的表演,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其次,稷山高台花鼓把体育活动寓于当地的文化娱乐中,借助当地丰富多彩的节令民俗活动形式,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观赏性项目,具有良好的健身性和娱乐观赏性。
稷山高台花鼓作为三晋大地民间体育的一枝奇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多元的体育文化价值。近年来不断改革创新,赋予了稷山花鼓新的生机,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河东文化品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文体搭台,经贸唱戏”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应借助当地一年一度的关公文化旅游节、虞舜公祭庆典和黄河文化节等节日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河东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以促进高台花鼓的可持续发展。
[1] 腾讯网.稷山花鼓两度鸟巢惊艳,晋人锣鼓触摸中国梦想[EB/OL].http://2008.qq.com,2008-08-10.
[2] 明宗网.稷山高台花鼓:鼓声雷动,五谷丰登[BE/OL].http://www.minzong.com,2009-11-10.
[3] 黄河新闻网.稷山高台花鼓[BE/OL].http://www.sxgov.cn,2006-05-14.
[4] 福客民俗网.山西非物质遗产稷山高台花鼓:古韵唱新风[EB/OL].http://news.folkw.com/www/fuzwhyc/102039729.html,2007-03-03.
[5] 陈晶晶.山西运城稷山高台花鼓[N].山西日报,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