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白云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1158)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各种数据库的出现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了电子数据库建设的浪潮中,特别是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海南日报》作为中共海南省委机关报,经过多年发展创新,现已成为海南省最具权威、覆盖面最广、读者最多、实力最雄厚的报纸。《海南日报》除了报道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外,还刊登了海南省内具有独特浓郁地方特点的新闻,非常受读者欢迎。开发《海南日报》信息资源,建立《海南日报》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十分必要。
报纸是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报纸所刊登的新闻消息、调查报告、法律法规、公告、广告等信息,内容翔实,丰富新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及时性是报纸区别于书刊的最主要特征,当天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在当天或次日的报纸上就能得到反映。内容丰富是报纸的第二个特征,报纸能及时捕捉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瞬息万变的信息,并按轻重缓急迅速公布于众,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和“指示器”。报纸的第三个特征是能体现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即对事物从发展到结果都作跟踪报道。从信息交流的总过程看,报纸的缺点是材料分散、知识不系统、信息分布较零乱,也是一种较难以保存和积累的文献。目前,解决报纸信息查阅的途径有三条:第一是电子化,出版报纸的光盘版和网络版,既能增加信息储存量,又便于查找;第二是利用剪报,将浓缩了的、准确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第三是编制报纸索引,完善检索系统。
为了便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旧报纸,大多数图书馆建立了报纸全文数据库或书目数据库。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收藏了从创刊至今(有些残缺,有些是复印件)的《海南日报》,为解决报纸“藏”与“用”的矛盾,开发我馆馆藏《海南日报》,建立《海南日报》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已是当务之急。可喜的是《海南日报》索引题录数据库建设于2010年得到海南省教育厅的资助而立项,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建设工作,从而为读者查阅《海南日报》提供方便。
如前所述,编制和出版报纸索引,是解决报纸信息查阅的重要途径之一。《人民日报索引》、《光明日报索引》、《解放军报索引》、《文汇报索引》、《复印报刊资料索引》等的编制以及部分报纸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报纸的利用率。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服务单位,也加入了编制报纸索引的行列。首都图书馆编制的《北京地方文献报刊索引》、山东省图书馆编印的《全国主要期刊重要资料索引》、上海市报刊图书馆编印的《全国主要期刊资料索引》和上海图书馆编印的《全国报刊索引》,是我国图书馆界较早编制的报纸索引。1998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了抢救馆藏报纸,用缩微技术把新中国成立前广东省出版的报纸全部数字化,建立了报纸全文数据库。可见,图书馆开展报纸索引及建库工作,不但起到了保护馆藏纸质报纸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读者的利用。
很多图书馆馆藏的旧报纸由于时间久远,加上保存条件的限制,纸张已老化发脆。如《海南日报》作为海南省的党报,于1950年5月创刊,经历了多次停刊、复刊,珍藏着大量的有关海南的地方建设与发展信息,这些信息具有极高的情报价值和史料价值,是其他类型的地方文献所无法取代的。我馆虽然收藏了比较完整的《海南日报》(1950—1970),但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化,纸张已出现脆裂现象。因此,建立《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它的条目包含有出处、题名、作者、馆藏等),对读者所要查找的资料进行指向和示址,减少读者对报纸的翻阅,既是对馆藏《海南日报》的保护,也是对海南历史文化的保护。
图书馆“收藏”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利用”。近年来,随着人们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增强,为了保护馆藏旧报纸,很多图书馆无法为读者提供馆藏旧报纸的借阅服务,这给为了查找报纸的读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只有有效开发报纸文献资源,才能解决报纸的 “利用”问题。《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的建立,就是对《海南日报》(1950—1970)所有信息进行指向和示址,它在保护报纸的同时,大大地节省了读者查找资料的时间,达到“藏”与“用”的有机统一,为读者研究海南某一时期的历史,撰写方志、报史、学术著作等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传统报纸索引和报纸数据库应是开发利用报纸的主要形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建立网络报纸索引数据库,使读者通过电脑就能查阅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是现代报纸索引数据库建设的最大目的。根据我馆的办馆条件,目前我馆还难以开展全文报纸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但建设索引题录数据库,让读者能在网络上通过该库查阅所需资料,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建设 《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可以弥补传统报纸索引的不足,让更多的读者通过网络利用报纸索引数据库。
报纸是以报道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新闻为主,兼有公告、广告等其他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我馆馆藏《海南日报》(1950—1970),主要内容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海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沿革,其中记载着大量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人们研究历史、文化、工农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早期的一些土地公告等,对解决现在单位或私人之间的土地纠纷起着法律证明的作用。这些旧报纸除了报道海南本地信息外,还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对国内外其他地方的消息也作了相关的报道,大多数信息与海南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对研究当时的形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因此,《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将收录《海南日报》上刊登的包括广告、公告等所有信息。这种内容广泛的索引题录数据库,可为读者的业务研究、撰写著作等提供全面的参考。
报纸与图书不同,报纸索引题录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指引查找报纸,所以建立数据库时要体现出让读者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文献资料的目的。我馆将利用ASP程序开发 《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设有题名、作者、时间、版次、馆藏地点等外部特征字段(由于我馆收藏的报纸有一部分是复印报纸,所以,加设 “备注”字段,并注明是“原报”或“复印”。)和关键词、分类号等内容特征字段。
对报纸条目的著录、标引等,可以根据文献情况进行实录。鉴于读者对分类体系和分类方法的不熟悉,笔者建议分类标引只依据《中图法》进行二级分类,以体现资料著录的完整性。由于读者查阅旧报纸资料带着许多未知条件,所以“关键词”将是读者查阅旧报纸的主要特征,关键词著录要具体、统一,做到利用某一关键词检索就能找到一个专题方面的文献资料,使报纸索引数据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著录前,要制定统一的关键词标引规则,如对人物、地区名、机构、会议、文件、文化事业和文化活动、文学艺术作品、医药卫生、体育、科学技术、广告、公告等都应制定统一的专有名词,使每一个专有名词下属的资料形成一个专题。如在《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中,我们应制定 “冯白驹”、“海口”、“华侨”、“土地改革”、“防旱抗旱”、“公告”、“春耕”、“抗美援朝” 等关键词,并且做到将每一个类的类名都设为关键词,让读者能一次检索出同一专题的文献资料,提高查全率。
现在很多学术数据库的检索页面都设有初级检索、高级检索、跨库检索等检索途径。单种报纸索引数据库的字段内容并不复杂,从我国已建成的报纸索引数据库来看,读者都能快速简单地从日期、题名、作者、版次等报纸外表特征进行检索。《海南日报》(1950—1970)资料索引题录数据库,也应设有日期、题名、作者、版次等报纸外表特征检索途径。为了给读者一个更直接的视觉,数据库的检索页面将在左边设置《海南日报》发展历程介绍栏目,右边提供检索途径。最直接的检索途径是时间检索,如读者可通过“年”、“月”、“日”的选择检索报纸。“日”的检索采用日历的格式,读者直接点开就可以查阅当天的报纸目录。接着提供 “题名”、“作者”、“关键词”、“分类号”等检索方式。整个检索页面做到简单明了,方便读者的检索利用。
有人说过“报纸文献是全社会的档案”,那么地方综合性报纸就是一个地方的档案。为了让零散的报纸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在没有条件建设报纸全文数据库的情况下,建设报纸索引题录数据库,同样能提高报纸的利用率,为读者指引查阅的方向,使馆藏地方旧报纸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同时也使馆藏旧报纸得到应有的保护。
[1] 张琪玉.报纸文献是一种极为丰富而未被充分开发的信息源——关于发展报纸文献索引和数据库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1999(2):7-8.
[2] 张效赤.中国报纸索引沿革述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5(4):30-34.
[3] 宋明亮.我国报纸信息数据库开发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5(1):60-65.
[4] 王义耀.上海图书馆目录工作述评[J].江苏图书馆学报,1986(1):45-48.
[5] 林少芳.公共图书馆报纸全文数据库建设实践[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7(1):110-111.
[6] 徐云.关于建立报纸信息数据库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4):15-16.
[7] 许斌.关于开发报纸文献索引及数据库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05(2):41-42.
[8] 孙琴.民国文献数字化建设现状分析研究[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