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活动史到文化通识论── 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的重新思考

2010-03-22 15:10进,张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英美英语专业文学

王 进,张 颖

(1.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225)

《英美文学选读》作为高校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文学类核心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语言能力和对欧美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兴趣。一般来说,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主要包括英、美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和文学批评理论三个部分,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学史介绍和经典作品选读两个方面:文学史学习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对英美国家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认同,而作品选读则重点培养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美学感知意识。从这方面来看,英美文学课程虽然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据课时不多而且处于边缘地位,但它是作为培训语言基本技能的终端层次和培养人文综合素质的起始课程。对此,教育部新近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特别强调:“文学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语言层次的文学阅读能力或许能够培养出符号对换的精准翻译机器,而具有人文关怀的美学素质则必须栖息于文化层次的批判意识。因此,英美文学的教学活动必须超越语言阅读和翻译的传统观念,在关注文学本身的价值趋向的同时更加重视跨文化视角之下的创新性通识教育,从而更加重视培养学生以文学和美学教育的文化比较视角和主体批判意识。

一、英美文学课程的专业性质与现实困境

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分为语言能力强化的基础阶段和语言能力与专业知识的提高阶段。近年来,针对语言能力层面的各项教学改革相继出炉,推出诸如交际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创新性教学理念。面对以培养实用性语言能力为主的市场导向,文学类课程正面临着空前的尴尬境遇:教学内容对市场经济的相对距离已经引起社会阶层的不断漠视甚至是排斥;面对以培养具体性语言技能为主的教学导向,文学课程也同样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课时量和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断被肢解并压缩打包,而任课教师在教育市场环境中也正在趋向于无法回避的边缘化境地。

针对英美文学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胡文仲先生曾强调:“在外语教学中,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材料。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材料可以替代文学作品。”[2]然而,这种对文学地位的特别关注并不仅仅局限于以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活动,而且理应延伸到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的素质教育体系。在美国大学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中,以文史哲等专业为主的文科学生,无论主修哪个专业方向,都必须选修满一定学分的英美文学课程;甚至于经济、理工或医学类学生也都必须至少修读一门文学或艺术类的人文学科课程。对于后工业社会的美国教育界来说,以英美文学为主的课程教学或许已经成为一种通过阅读经典、体验文化来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我们国内的英语专业教育体系来说,对英美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却似乎还屈服于那种工业社会的市场逻辑和技术主义的教育观念。

诚如刘润清先生指出“大学英语学生以文、理、工、农、医等科为专业,英语专业学生则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习文学、语言学、国际商务、外贸、教育等专业知识”[3]。束定芳也强调,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需要尽早明确语言学、文学、翻译学或教学法等专业学习方向,同时也应该考虑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争取开设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课[4]。实际上,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英美文学课程所同时具有的两个教学层面:作为培养语言能力的终端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可以集中于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比如英美文学的断代史、经典作家研究、经典作品研究、文学流派研究、文学现象研究、文学类型研究、文学理论研究;而作为拓展素质教育的起始课程,它同样可以通过宽阔的文化视角来关注和研究文学文本所再现(或想象)出的历史传统、社会政治以及科技知识,从而通向文学现象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其它学科知识的通识教育。

二、从文学史教学到文化通识教育

对英美文学的专业化教学过程应该重视语言语用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这两个层面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关注经典作品对青年学生主体的素质教育和人格塑造作用。然而,近年来却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文学类课程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提出了不少质疑,同时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思维习惯也表现出很多担忧。正如何其莘指出,包括文学课程在内的英语专业学习过程,“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5]。针对英语专业课程相对低效的教学效用,《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在2001年直接挑明个中原因: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长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英语专业毕业生在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等各素质方面的表现很是差强人意,明显缺乏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在此之中,思辨与创新意识的相对困乏固然与社会经济的功利环境不无关系,但同时也暴露出文学类课程教学方式的种种潜在问题。

针对英语专业教育的某些不良现状,何兆熊先生指出,“我认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国家对所有大学生在德育、体育等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外,在专业方面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较高的英语技能,较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修养,较宽的相关知识面”[6]。因此,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学首先在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学文化修养,取消英语专业和其它学科方向的差别无疑是降低专业素质要求而片面迎合教育市场;另一方面,它也不能固守语言文学的传统阵地,而应该逐渐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传统边界,从而以通识教育的新型方式全面拓展学生主体的知识面。正如张中载教授指出,“外语教育在当前形势下极易倾向重‘制器’、轻‘育人’,重功利轻人文,急功近利,忽视人文修养和人文关怀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实际上,在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制器”和“育人”的目标之间并不矛盾,它们是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层面而始终同时存在的辨证关系:脱离主体创造性的高远育人理想,语言技术的“制器”过程无疑会由于目标短视而导致失衡;同样,没有语言基础能力的实际“制器”过程,文化修养的育人理想也会因为缺乏根基而流于空谈。因此,必须正视两个教学层面的潜在矛盾,积极调整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未来导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的研究能力以适应教育市场的社会要求。

诚如刘洊波指出:“外国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以阅读大量外国文学名著为前提的,如果不大量涉猎外国名家名著,就无法对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文学流派、时代主题有全面的把握,就不能真正地系统全面了解外国文化。”[7]然而,英美文学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首先简要介绍文学断代史知识,比如文学思潮、作家生平等背景知识,而后简单介绍经典作家和重要作品,继而分析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最后简要概括他们对文学史的历史贡献。这种光靠教师口授的流水帐式的传统授课方式,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同样也不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性的审美意识。对此,蒋洪新教授也指出文学课程要注重培养五个方面的人文素质,即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智慧(intelligence)和直觉(intuition)[8]。重视文化修养的文学课教学就要摆脱那种完全依靠教师讲授的单一传统模式,可以尝试采取以作家个案、文学主题或思想流派为线索的研究型教学方式,以学生主体为核心环节来积极引导他们以不同文化视角积累历史文化知识、建构认知视角和开发文学史资源,以一种比较意识和批判思维的智性视角来全面提升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文学批评经验乃至人文修养水平。

三、比较视角和批判意识的素质培养

从英美文学课程的专业性质来看,面对着在市场化与纯文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知识性与批判性的种种矛盾和困境,创新性的教学观念就必须超越以往那种语言阅读传统观念,在文学史的知识讲授过程中积极导入某种基于文学现象的通识教育,进而以文学阅读的文化意识来补充语言交际的专业能力,以人文精神的人格关怀来消解语言能力的技术情节。新近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已经意识到文学教学过程的潜在问题,多处强调文学课程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即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对此,王守仁教授直接指出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9]。应该说,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科教育来说,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这种比较视角和批判意识,从而以细腻的文化感知能力和理性的社会分析思维积极参与到多元文化的世界格局。

关于文学阅读与文化参与之间的相互关系,谭国根教授指出“文化进入作品变成文学的形式后,我们对它的研究可以采用社会学、哲学等理论,探讨文学与文化内容有何关系,但一定要落实到文学的元素中去,落实到作品的人物、主题、结构、语言等上面,透过这些来看文化的问题,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说明文学的问题”[10]。文学阅读的智性思维来自于共时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而文化研究的理性经验又必须着落于文学作品的内部结构。文学阅读的文化研究思维并不能脱离文化价值观念的批判意识,它同时又必须采用一种历史的、辨证的意识形态批评视角。正如聂珍钊教授指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文学阅读要运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文学中的道德现象,倾向于在历史的客观环境中去分析、理解和阐释文学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因而“在不同伦理环境和道德条件下的同一事实,通过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伦理价值,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同时也为我们的时代提供借鉴”[11]。因此,在文学教学活动之中,提倡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研究可以启发学生主体的比较性思维能力,提倡文学现象的历史性研究则培养文化价值观念的批判意识。

如果说大学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的时代孵化器,那么以学科方向为界限的专业教育则直接指向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物质世界,而以人文精神为目的的通识教育明显导向主体交往和人才创新的精神殿堂。或许我们可以说,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大学课堂,“文学是一种资源、一种修养、一种审美的敏感性”,而文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感受”[12],那么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应该更加重视起文学作品自身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念,而在语言交际和文化经验这两个教学层面积极开展创新性通识教育的同时,也必须更加重视引导学生主体通过各种研究性学习方式来进行比较思维能力与文化批判意识的素质培养。

猜你喜欢
英美英语专业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