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玲(川北医学院 图书馆,四川 南充 637007)
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通常用于形容个体的处世行为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不一致,有标新立异的含义;而心理学视野的个性正如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所界定的:“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1]心理学主要是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来理解个性的。其实,无论是从个体对现实的态度趋向与选择中体现的个性倾向性,还是从个体特定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都带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人就某种意义而言就是文化的载体,人的个性也是在群体中经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是群体内关系的直接和间接体现者。[2]所以正常的个性,不仅是与共性、社会性协调的个性,也是个人各种心理品质较为均衡、协调发展的个性,即“和谐发展的个性”。因而,我们就可将图书馆人个性理解为:在个体先天因素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对外界因素(社会因素)的自我选择过程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相对稳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蕴涵在类共性基础上的独特性;是在其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社会实践活动并经主体内化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社会性协调的基本品质。一言之,即个体自主性、独特性与类共性的完美结合,个体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发展。
人的个性发展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只有健全、合理的个性结构,才能使整体发挥有效的功能;只有和谐、均衡发展的个性,才能使人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人也只有在对自己的个性结构有所了解,对个性结构合理性有足够认识的前提下,才可能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调适自己的个性心理倾向,完善个体自我调节系统,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人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灵魂。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为馆员的多向发展和价值的多元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图书馆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经历着激烈的冲撞、变革、重组以及转换,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回避地存在着个性发展的“危机”,导致精神生活领域中行为的失落和个性发展扭曲的现象大量存在。这就要求图书馆人对个性内涵有明确的认识,对个性与共性、社会性的关系及个性全面发展有正确的理解;只有协调发展个体自主性、独特性与类共性,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完善个性,才能发挥个体内的动力效应,在自己的心中树起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自觉用人类文明的精华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每一个微小而具体的行为来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职业形象的塑造,用生命去传承知识和文明,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一方面,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单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进步了,因此,社会和谐必须以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前提。[2]另一方面,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我们明确了和谐社会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群体成员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种融洽的心理状态,它所要求的社会氛围是宽容与信任,协商与认同。因此,只要我们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性发展要求,不断冲破一切束缚、制约人的个性、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把人塑造成独立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找到恰当的位置,使其主体的能动意识、创造性功能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就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所谓社会心理环境是指群体中大多数成员具有的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状况。根据社会心理学从众效应的研究证明:社会心理环境一经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群体压力,即指已经形成的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有制约、规范的作用。[3]它与权威命令不同,它不是由上而下的强制改变个体的言行,而是多数人一致的意见,使个体在心理上很难违抗,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不相一致时,就会产生一种孤独、紧张、恐惧的心理,由此产生一种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愿望。其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一个群体中存在着过多消极、悲观、相互排斥的个性心理,就易导致形成一种封闭、紧张、压抑的群体心理环境,影响个体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一个开放、乐观、包容、团结进取的群体心理氛围,就会为馆员个性的发展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环境。
因此,图书馆管理应充分利用群体心理效应,一方面尽量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部门之间的业务交往;同时在工作之余开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彼此增进了解、相互学习,使个体的个性与群体的共性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图书馆要保持良好的馆风,在注重各项工作开展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注意把馆员群体的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不压抑个人的心理个性,疏导个性心理障碍,引导馆员正确认识心理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使个体的个性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营造一种包容共济“和而不同”的人际氛围。
现代人的心理品质更多靠的是自我的养成,因为就潜在的心理过程而言,自己往往最能贴切地了解自我的心理,最能有效地控制自我的心理发展。图书馆人所从事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具有重复性的劳动。心理学分析证明,凡有重复性质的行为,操作都具有追求标准化、简单化的倾向,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心理疲惫感,缺乏创新精神。此外,单调、重复的劳动还使人产生不愉快,缺乏兴趣,没有挑战及压抑感增加。这种心态不仅可能带来操作效率和工作业绩的下降,而且还直接威胁着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图书馆人要想超越工作的重复性带来的局限,就要在平时注重自我反省,敢于正视自己,善于剖析自我、扬弃自我,抛弃传统心理结构中那些过时的、落后的、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东西,积极主动地接受新思想及新观念,发掘个人的潜能,求得身心的满足和心理平衡,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只要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敞开胸怀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就一定能尽快完成个人的心理调节,完成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的更新,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
知识结构就一个单位而言,是单位或团体中人员的文化程度、学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组合与搭配。就图书馆人而言,应是指个体的文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的构成。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日益增长的知识与信息的挑战下,图书馆人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的学习,已引起图书馆各类人士的关注,并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个体的心理结构变化,心理应对能力及出现的各种人格的扭曲现象,也应该引起图书馆每一个人足够的重视。
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也应学习其他社会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丰富自我,提升自我,树立自信,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图书馆人个性和谐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推动,图书馆人有必要从自身的和谐发展着眼,达到与他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从而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朱智贤.心理学大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刘森林.马克思主体观的反思[J].学术研究,2005(3):55-60.
[3]陈桂生.略论“培养个性”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