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光 施鲁莎 李 萍
(1、2、3.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51)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争光1施鲁莎2李 萍3
(1、2、3.盐城工学院,盐城224051)
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已经为各界人士所公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营运资金在中小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中小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流动资金不足、融资困难以及运营低效等问题,所以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不足、营运资金低效运营以及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已经为各界人士所公认。然而,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常失败破产,与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的大企业相比平均寿命很短,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的内部层面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对营运资金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其失败破产的关键原因。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来对营运资金概念做出界定,第一种方式,是从狭义角度来理解,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营运资金。第二种方式是从广义上来理解,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第三种方式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角度来理解,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总额。本文认同营运资金的第三种概念。
与笔者对营运资金概念的理解一致,本文所指的营运资金管理应包括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管理的全部内容。概括而论,营运资金管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规划与控制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各项目,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持续的获利能力,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现代企业理财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归纳。从管理对象上看,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对流动资产的管理、流动负债的管理及协同管理,从管理工作环节上看,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包括营运资金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与分析等部分。现金流量贯穿于整个营运资金管理的始终,营运资金管理实际上就是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具体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管理、短期投资管理、存货管理、短期借款管理、应收款与应付款管理等内容。其具体内容包括:确定现金余额的最佳水平并维持之;每周末或每月末投资到有价证券的现金数量;信用条件的变化;短期借款的筹划;存货的控制等。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注重对短期资产的管理,比如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短期证券管理等[1]。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经营风险大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等原因,很难像其他大企业一样能够向银行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根据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调查显示,在我国仅有约10%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支持。2008年11月,为应付金融危机,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扩大投资和扩大内需,又连续5次降息,4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硬管控,但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下,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对中小企业实行“限贷”“惜贷”甚至停贷[2]。中小企业由于从外部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筹集不到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的资金,而通过内部收益留存的方式获取的内部融资又满足不了生产经营的需要,至此,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形,面临着营运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信用水平较低等原因,在进行经济业务活动中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了保持企业持续经营下去,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能力是关键。为了促使中小企业的销售额能够稳定快速增长,广大中小企业都广泛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的过程中,很难取得延期付款的优惠条件。因此,应收账款数额的大量增加以及应付账款的缩减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使用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的财务知识,所以营运资金低效运营的情况十分普遍,主要表现为:
(1)多数企业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产品,导致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并且在赊销过程中没有规定严格信用政策、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催收措施,应收账款账龄较长,经常出现坏账,从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质量较差,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流动资金较多。
(2)现金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导致现金闲置或多余。有些中小企业并没有编制合理的现金收支计划,没有明确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在现金的管理上具有很大随意性,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实现现金快速周转,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资金周转。
(3)存货缺乏有效的控制,导致存货挤压。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采用最佳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以及对存货采用ABC分类法进行科学管理的意识,导致月末存货占用资金较多,资金呆滞、存货周转天数较多。
(4)没有充分利用商业信用来融资。中小企业在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很难利用商业信用的形式来融通资金。众所周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无限制延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会降低企业信用等级。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商业信用这种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形式来融资,获取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资金,必然会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增加中小企业的收益。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用等方面的原因,较难获得商业信用;另外一些具备利用商业信用条件的中小企业却抱着“不欠债”的传统保守观念,放弃了这种无息的资金来源。应付账款融资方式在各企业中没有达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降低了营运资金的运营效率。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出,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因此,我们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出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1.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特别是负债资金,因为负债资金具有财务杠杆好处和合理避税作用,很多企业不断提高负债资金的比率,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财务风险加大,使企业陷入了财务危机。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在不断增加内部资本积累的前提下,适度举债,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其次,完善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狭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只有稳定的融资渠道才能够为企业的生存和成长壮大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还可以通过产权变更,实施管理层收购和职工持股计划,吸收职工和管理人员投资入股,从而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和增加融资渠道[3]。
2.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担保运行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增强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能力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刚刚建立,担保公司在企业融资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甚至存在某些偏差。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担保公司应充分发挥其在融资中的作用,扩大动产担保物适用范围,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完善应收账款、仓单及权利质押等动产的抵押担保制度,健全知识产权及研究专利抵押、租用土地抵押等担保运行机制。同时,国家要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使担保行业承担的社会贡献与政府扶持力度相一致;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制度,对民营担保机构给予资金扶持;建立以互助性担保为主体的担保体系,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4]。
中小企业要在企业负责人或财务经理的牵头下,按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项目以及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流动负债项目分别成立营运资金的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营运资金归口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营运资金各项目的责任单位,建立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制度,制度中明确管理责任,制定详细具体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和奖励惩罚制度。实行动态考核制度,定期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营运资金重点管理项目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营运资金管理效果明显,达到预定目标的责任单位予以表彰,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不按照企业制定的营运资金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责任单位予以批评,并处以相应的物质处罚。
同时,积极借鉴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营运资金各项目实施科学管理,比如:通过合理测算企业现金需求,科学编制企业现金收支计划,有效控制现金收支情况,恰当地运用现金浮游量来做好现金管理工作;通过最佳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以及ABC分类法来做好存货的管理工作;通过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以及恰当的催收措施来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我国中小企业要认真学习西方先进企业注重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经验,即保持营运资金各项目数量上的合理并存、时间上依次继起并实现消耗的足额补偿。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寻求合理的项目结构,并使平时的营运资金周转努力地遵循这种结构。也就是说保持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转换顺畅,一个项目的消失和另外一个项目的形成基本上同步实现,同时,这种消失的项目应很快得以足额补偿[5]。定期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就可以对营运资金各项目的总量以及流动资产各项目之间的比例、流动负债各项目之间的比例、流动资产项目与流动负债项目的比例有清楚的了解,如果营运资金某个项目的比例或总量失调,那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比例或总量失调的项目,对营运资金项目进行协同管理,保证营运资金各项目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合理,以不断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
中小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一定要诚信经营,一是按照合同协议的规定按时偿还应付账款,按时发出产品和提供劳务;二是按时偿还借款和利息。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努力,不断积极企业的信用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在企业具备了良好的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就可以通过延期付款和预收货款的形式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这种无息的贷款,以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局面。
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员工人数不多,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一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或经理学历不高,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经理看不懂财务报表,不懂得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的会计部门或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会计教育,对会计知识以及财务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以上两种情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这是影响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又一关键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一是充分发挥会计后续教育的作用,细化培训内容,着重培训200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最近出台的财经法律法规;二是出台中小企业经理或负责人定期接受财经法律法规以及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培训的规定,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培养企业负责人的财务素质;三是中小企业应积极鼓励财会人员继续以在职或脱产的形式到高校去接受会计知识的再教育,提高学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对取得学历或学位者予以奖励;四是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企业里来开展财会基本知识的培训。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营运资金在中小企业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不足以及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我们充分相信中小企业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不断加强自身管理以及政府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一定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1]韩芸.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7:11.
[2]谈煜鸿.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营销方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4.
[3]张喜柱,秦学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3,(11):44.
[4]吴群.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1):110.
[5]强伟.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硕士论文,2004:25.
[6]卢华龙.中小企业如何做好财务管理[J].财会通讯, 2001,(11).
Research on the Situa tion of SM E BusinessManagem ent of Fund sand Coun term easures
L i Zheng-guang1,ShiLu-sha2,L i Ping3
(1,2,3.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 logy,Yancheng 224051,China)
Sm all-and-m edium-sized enterp rises(SM E)in p romoting our rap id econom ic developmentprocess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 le in all circ les,thishasbeen accep ted.W orking cap italManagem ent is an importantpartof the financialManagem ent in them edium and sm all-sized enterp rises.Trading funds assetsoccupy a considerab le p ropo rtion of sm all andm edium-sized enterp rises,but in the processofManagem entof fundson poor liquidity,financing and operating difficultiesof inefficiency stillexist, so to imp rove theworking cap ital levelsand to so lve the p rob lem sof the lack of circu lating fund,theworking cap italoperation and inefficient difficult financing has becom e a top p riorityManagem entof the SM E.
sm all-and-m edium-sized enterp rises;working cap italManagem ent;research
book=80,ebook=36
F425
A
1003-4919(2010)09-0080-04
2010-08-02
1.李争光(1984— ),男,江苏铜山人,盐城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财务管理;2.施鲁莎(1957— ),女,山东青岛人,盐城工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企业管理;3.李萍(1982— ),女,江苏武进人,盐城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企业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