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学校专栏
2010年3月刊 (专栏总第一期)
编者按:
200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波恩召开了“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作为全球25个示范项目之一,“长江水学校”项目应邀在会上展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实践。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即将来临之际,本刊与香格里拉学会合作,推介“长江水学校”这一创新性中小学水教育项目,与读者分享参与学校的成果和心得。
“长江水学校”项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施华洛世奇和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共同发起。项目从长江流域几个重要地区选择了多所学校,透过参与式的课程开发和立足本乡本土的问题解决学习,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项目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社区,在自然环境中、在与社区共同保护河流的行动过程中,陶冶性情,获取真知、能力和更大的智慧。
本期项目专栏将介绍项目背景、实施策略和两个学校的活动,后续各期将有更多的学校案例和成果展示。欢迎各位老师参与讨论、献计献策,以本栏目为平台,共同促进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长江水学校”是施华洛世奇国际水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水学校”项目最初由施华洛世奇在奥地利启动,目前已经推广至欧洲、非洲、亚洲。在中国,“长江水学校”项目于2008年1月正式启动,由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学会负责项目的总体管理和执行。
“长江水学校”项目在教育、生态这两个方面的主要目标是:(1)以保护长江水资源为平台,鼓励青少年走进社区、走进自然,全面发展,在实践中获取真知;(2)通过学校和社区的探索、示范、推广,推动公众积极参与,以行动促进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的第一阶段为期三年(2008.1﹣2010.12),在长江流域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包括川西山地)、重庆和上海地区的33所中小学校和社区中展开。
我们只是在唱歌时才说长江是母亲河,余下时间里便一律翻脸不认帐,糟蹋母亲河。为此,我们还得付出代价,惩罚还只是刚刚开始。
泛滥、枯水,我们不知道,长江还会发生些什么……对于长江的认识,依然局限于为人而用的今天,无论什么样的专家都是片面的。
我们只能把伦理的范围扩展至大地,大地上的一切,对长江负起伦理的责任,并在道德上谴责自己,然后才会有新的治河策,并且确立中华民族与长江关系行为规范。
如果这样,长江将依然美丽地奔流,恩泽我们的子孙后代。——徐刚《长江传》
长江从青藏高原格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启程,经过6380公里的奔流,5400多米的跌宕,一路汇集几十条大河,从西到东横贯中国,滋养着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长江拥有中国40%的淡水资源,是中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不可计数的动植物的家园。全国70%的稻田、40%的粮食、33%的棉花、48%的淡水鱼、40%的工业总产值都集中在长江流域。
然而,就是这美丽富饶的长江、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命脉,如今正遭受着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由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流域生态状况的无知和漠视,长江生态环境日益退化、水体遭受污染,全流域的生态健康和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面临严重威胁。据统计,全国范围的污染有60%发生在长江流域。长江已成为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我们看到,为解决长江的环境问题,尽管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科技人员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但长江生态状况仍在持续恶化,前景堪忧。
如何群策群力、切实加强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是摆在每个公民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青少年更要担负起守护水域家园的责任和义务。“长江水学校”项目鼓励青少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入自然,在保护环境的行动中获取真知、能力与更大的智慧;在知行同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同时,为长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实施“长江水学校”项目,为青少年开辟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家乡水域问题的甄别和解决,学生们切身参与到守护家园的行动中去,既有脑力的锻炼,又有体力的劳动,更有对自然保护和人生价值等重大命题的思考和体悟。这种基于当地环境问题的学习模式,让孩子们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使自己的知识、心智和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发展,成为负责任的未来公民,确保“长江依旧美丽地奔流,恩泽子孙后代”。
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在调查家乡水域的过程中,学生们与自然亲密接触,运用各种感官汲取自然的智慧,愉悦身心。他们既要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潜能,又要学会妥协和合作,寻求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多维视角的思维能力: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它折射出地域文化和社会组织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态度。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既有自然的因素,更多是人为的干扰。因为人类认识的局限,因为技术落后和决策的不当,因为不同利益诉求的追逐,长江已经不堪重负。审视长江水问题,学生需要整合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领域知识,将自然、文化、社会、决策关联起来,在实地调查和研究中获取真知。这样,才能冲破从书本到书本的没有根基的“伪知识”的束缚。
系统综合的学习途径:学校课程在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项目行动学习则帮助学生打破了学科界限分割的藩篱,知行共举,劳力劳心,透过水域问题的解决,建立系统而综合的知识体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青少年能够在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综合的提升:
知识:学生将调查和理解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范围、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熟悉有关大气、河流、土壤、生物多样性和能源资源使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以及与生态环境问题密不可分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知识。
技能:设计与实施水域保护行动,学生需要将在学校课程中学到的各项学科技能予以融合,信息加工、组织领导、人际交往、创新、表达、沟通和交流等一般性技能也将得到提升。
态度价值观:扎根地方水域,学生可以学习和汲取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道德中的营养,为解决当代问题提供一个视角。剖析地方水环境问题,学生可以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所担当,展示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类所应有的能力、情操和胸怀。
综合性:从学习内容看,项目覆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两个方面;从学习过程看,项目帮助学生尝试从多种角度全面理解环境系统,掌握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项目以跨学科的方式融入各科教学中,依托社区或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开展。
实践性: 强调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和创造知识;项目提供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真正参与守护长江、守护心灵家园的行动;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及批判与反思能力;在参与中增进交流与理解,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形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增强积极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和行动的意识。
相关性: 项目活动以水域为对象,在社区中进行,强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鼓励亲身体验。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解决场景中学习和成长。另外,项目强调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挖掘各种机会,让青少年更多的学习和了解民族古老智慧和优秀文化传统,从中汲取营养,寻求新时期环境及其社会因素的解决方案,为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中国青少年应有的贡献。
“长江水学校”项目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学校和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达成项目目标,实现自身发展和成长。“长江水学校”项目的实施途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资源开发:项目正在开发一套以水为主题的跨学科系列课程,使用范围为1-12年级。该课程注重本土化和实践性,以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为大背景,不仅教授学生水资源知识,更提供实践案例和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力图使学生走入真实世界,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直接参与家乡水资源保护的现实机会。
教师培训:“长江水学校”项目为试点学校教师和社区教育者们提供了新颖、高效的参与式培训课程,以提升参与教师的能力水平,保证项目成功实施。教师培训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水资源管理、生态环保和教育教学等主题,也有学校项目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并针对当地特点和实际问题设计和提供专题课程。自项目开展以来,已累计培训各类教育工作者800余人次。
学校实施:在项目开展的最初三年,来自云南、四川、上海、青海、重庆的33所试点中小学约60000名中小学生将直接参与到项目当中。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教育活动。
社区行动:“长江水学校”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社区,自主调查,发现社区中存在的水资源问题,并与社区居民合作,推动整个社区参与水教育和保护的实际行动中。师生们也将和社区一起策划并实施社区服务项目。
交流网络建设:“长江水学校”将建设多种交流平台,为项目的各方提供相互了解、沟通交流、提出建议和分享成果的机会。如,举办“儿童论坛”、项目经验交流会,在专业期刊和少年报刊上开设水教育专栏,出版项目通讯和建立互动式水教育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