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军,张耀华,唐前勇,刘兴乐
(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襄樊 441057)
鄂北地区早期利用茶叶历史的详考
朱继军,张耀华,唐前勇,刘兴乐
(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襄樊 44105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但茶的利用究竟起源于何地,似乎并无定论,存在着多种不同说法,其中,较为主流的说法,认为茶最早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而这又与大家认同的“茶发乎神农,闻于周鲁公”的史料相悖。笔者认为,茶叶起源地,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当地既要有应用茶叶的线索和史料,还要有野生茶树的证据。为此,笔者收集了鄂北地区有关资料,并结合古代气候的变迁,以期对鄂北早期利用茶叶的历史做一详解。
鄂北地处汉江流域,包括湖北省随州市、襄樊市和十堰及神农架林区,分别与陕西、河南等省交界,并与省内宜昌、荆州等地相邻。其中随州市是传说中的神农出生地,襄樊市所辖大部是荆楚的重要发源地,十堰市神农架则是世界同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具有比其它温带森林更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已知的有高等苔藓植物237种,蕨类植物199种,种子植物2442种,堪称华中最大的“天然植物园”。可以想见,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在人力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小的情况下,鄂北地区的植物资源一定比现在更加丰富,这也是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和转向农耕文明的基础条件。
据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在十堰市郧县发现了旧石器时代100万年前的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头骨化石,由著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命名为“郧县人”。 2006年,在郧县青龙泉遗址发掘了分别代表仰韶、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房址、墓葬近百座。1990年至1992年,在襄樊枣阳市雕龙碑遗址的发掘中,发现有房基、窖穴、土坑墓、瓮棺葬等遗迹一百多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遗物4000余件(主要陶质日用器皿、石器、骨器以及陶纺轮、磨棒、陀螺等)。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的水稻颗粒和稻壳,大型的陶瓮、陶罐中贮存有大量的栗、黍类粮食。遗址有三个时期的堆积,分属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年代距今约为6200年至5000年。2009年5月,在距随县神农故里厉山镇3Km的汲水村龙家湾观音山遗址,发现散落有大量新石器时代陶器标本,如鼎、豆、罐。通过对比研究,观音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距今约4500年至5100年。通过以上鄂北地区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看到鄂北地区很早就有人类的活动,并表现出南北文化即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特征。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无论是居住条件、食物来源、手工业,还是生产力水平,与传说中的神农农耕文化大多相符或者吻合,改变神农时代过去停留在传说的基础,映证了鄂北地区在神农时期农耕文明的辉煌。
尽管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由于神农生卒不详,以传说居多,人们难免取怀疑态度。在此,笔者想以诸葛亮(181年~234年)在云南被尊为茶神的故事来理解神农,可能就会更容易。在我国云南省普洱市(原思茅地区),人们不知道神农,但民间保留着祭奠诸葛孔明为茶神的习俗。诸葛亮是否懂茶不得而知,但张揖,这位与诸葛亮同时代,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227~232年)的文字训诂家,在他的《广雅》一书中写下“荆巴间采叶作饼……”的记载,准确描述了当时荆山巴山一带加工茶叶的情景,其中与“巴”相连的“荆”是荆山,其主峰为聚龙山——位于襄樊市保康县,并连绵于襄阳、南漳和荆门、十堰房县等鄂北地区。而诸葛亮正是在襄阳古隆中(今襄樊市)躬耕隐居,三顾茅庐后,辅佐刘备长期占据荆州、襄阳等地。作为一代治国安邦的名相,显然不可能对当时荆山一带闻名的茶叶加工不闻不问。待到南征平定云南时,据《三国志》载“三月南征,八月遂至滇池,十二月亮还成都”。其间战后三个月中,诸葛孔明除了做好政治安排,定要帮助当地恢复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长治久安。考虑到云南的气候特点,茶叶必是不可多得的选择,跟随孔明征战,熟悉荆巴间茶事的荆襄藉将士则理应是推动茶叶生产的具体实施者。因此据诸葛亮在云南被尊为茶神的典故,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神农及其传说,神农应该是古代先民的一个贤明的部族首领,即使不是他亲自发明了全部的农耕技法,作为一个政治首领,他必定要组织推动农耕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救济民生,也因此赢得人们口口相传,虽然我们已不可能从更多有形的文字中探寻到他的存在,但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种神农精神和事迹的存在。
有关神农的传说有很多的说法和争论,但笔者认为这些争论刚好证明了对神农的事迹和功绩的传说,说明神农的活动可能到达过这些地域。神农是一个先行者,他勇于研究各种植物,以解决人们温饱和疗病等基本生存问题。他的主要功绩是传播了五谷的种植技术,而五谷中稻作的利用源于南方,湖南、浙江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中稻作年代均早于北方;麦、粟等旱作的利用显然源于北方,因此,神农出现于南北过渡地带的鄂北随州,可谓历史的必然。这里便于沟通南北的信息,且北上可达秦巴地区,南下则达湖南潇湘之地。加上鄂北地区一半山区,一半汉江平原和鄂北岗地的条件,五谷生长的条件都可以找到,应该符合有关神农教植五谷的传说。此外,鄂北也是神农传说最集中的地区,1984年9月,《湖北日报》曾经报道《神农架发现汉民族首部创世史诗》。襄樊市保康县彭宗卫也曾撰文“汉族首部创世史诗《黑暗传》”。文中述及在保康境内发现十几处《黑暗传》线索。1991年收集到一本清朝初期“黑暗传”手抄本,有1400行诗句。“黑暗传”传唱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及人物甚至还有人的起源问题,其中有关神农氏的描述节选如下:“又有神农来出世,才有稼墙来种田”, 又如“七十二毒神,布下瘟疫症,神农疗病尝百草,腹中疼痛不安宁,急速尝服解毒药。七十二毒神,商议要逃生,毒药平地果然稀”,最后“神农之死”这样描述“神农在位一百四十春,崩于长沙茶陵城”。从该诗的描述看还是比较客观的,并未过分渲染其有什么神奇功能,应该基本可信的。同时,鄂北广大地区还流传着许多茶俗。如有一种俗称“三皮罐”的植物叶子,民间常在夏天用土壶泡茶喝,据考证是“湖北海棠”的嫩叶制作,可见本地区人们对可饮用植物的探索由来已久。夏天人们喜食用一种“米茶”,即用大米炒得略焦,再用水煮熟,这样煮成的“米茶”汤黄亮似茶,有一种焦香味,夏天吃起来十分香甜、解暑,这与《广雅》中饼茶加工 “以米膏出之”的做法如出一脉,可见,在鄂北地区,茶的影响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根据前述的分析,鄂北地区很早就有对茶的利用,但现在的湖北省却几乎没有发现多少野生茶树。而陆羽《茶经》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的记载,明确地告诉我们,早在1200多年前的“巴山峡川”就已生长着两人合抱粗、高数十尺的古老茶树,这里“峡川”应是湖北的宜昌一带。而“巴山”则有两种理解,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湖北省边境山地的总称。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经河谷地以东,川、陕、鄂三省边境,为汉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海拔1300m~2000m。主峰大神农架,海拔 3053 m,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显然,无论怎样理解,巴山都包括了鄂北地区,今天鄂北茶区也被国家划为秦巴茶区。根据《茶经》中“八之出”对茶叶产地的划分、注解及陆羽其他著述,陆羽详细考察的“巴山峡川”,即包括了今天襄樊市(襄州)、宜昌(峡州)等及川、陕一带。此外,根据襄樊市南漳县、保康县的地理位置与宜昌的远安县相邻的地理位置看,可以认为鄂北山区早就有野生茶树生长。
从已知的考察情况看,我国主要在云、贵、川及南部等省份发现遗留有大量古茶树,其中以云南最多,且品种多样性最为复杂,树龄也最长。那么1200多年就被陆羽观察存在于湖北的野生古茶树,怎么没有像云贵川一样留存下来,这些古茶树是怎样神秘消失的呢?根据我国古代气象学的研究和历史资料,笔者认为是逐渐寒冷的气候变化使鄂北及鄂西的野生茶树逐渐归于灭绝。
在《中国历史上的小冰期气候——影响历史的决定因素》一文中,陈钰萍、林雅真根据气候纪录和花粉化石研究认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可分为五个暖期和四个冷期(详见附表);最初两千年大部分属于暖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一月份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5℃。从附表中暖期的出现规律,可以发现它们分别与我国历史中茶的发现、茶的饮用、茶的兴盛等过程相对应的。又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文章分析,“五千年前的仰韶到三千年前的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中原终年雨量充沛,草木繁茂。湖北的简称“鄂”,是指鳄鱼出没的意思,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中记述,东晋初年襄阳太守邓遐在汉江中斩蛟;而与襄阳相邻的河南省简称“豫”,从文字结构看一个矛一个象,是捕捉大象的地方。汉代以前,中国华北、中原黄河流域一带皆温暖多雨,均有稻米的生产,但东汉以后稻米渐少,到了宋代,除了旱稻,水稻已经很少见了。竹类跟稻米一样也要高温多雨的环境,汉代以前北方多竹,分布相当广阔,但到北宋《梦溪笔谈》中曾提到:“延郡素无竹”、“又非本土所有产物”,可见当时中国北方已经很少有竹类了,说明当时已经气候变冷。
值得关注的是大象在古代鄂北襄阳地区的活动。《襄阳县志》载:“宋初建隆三年(962年)五月有象至,次年十二月南阳捕获” 。又据南阳史书记载,由于襄阳人驱赶大象,大象才到南阳的,南阳人不断用火烧象,象在倦惫中被烧死。还有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其中的象为江东孙权所送。以上说明襄阳等鄂北的气候,在宋朝以前是适合大象这种大型食草动物生长的,而根据我国古茶树遗留最多、最古老的云南省,以及保存有的栽培型野生茶树的印度等区域的生态条件,正是大象生活的理想区域,而这样一种暖湿的生态环境,同样是古茶树持续生长并得以长期保存的必要条件。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襄阳等鄂北地区在宋朝以前,气候温暖,完全适合古茶树的生长,这与《茶经》对“巴山峡川”野生大茶树的记载相吻合,可以推断襄阳鄂北地区也应有野生的茶树存在。
但是,茶树毕竟是抗寒性有限的植物,当小冰河期到来时,湖北省区内的大部分茶树只能逐步走向消亡了。从冷期的发生规律看,到宋朝自公元985年开始,除了公元1192年至公元1277年间有85年暖期外,基本是以寒冷气候为主了。且史料载:靖康二年正月,大雪,天甚寒,人多冻死。四月辛酉北风大起大寒,当时记载长江流域之洞庭湖和鄱阳湖,淮河流域,江南等地曾经冰封。到后来整个明代,气候都是相当寒冷的,是我国古代最寒冷的时期,尤其在明代中叶(公元一四五八年——一五五二年)进入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小冰期,漫天冰雪再度降临江南,华中、华南各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水、淮河都曾经结冰。又据《湖北省通志》记载:长江曾分别在一三七六年、一五一九年、一五二○年、一六二○年和一六六○年出现过五次结冰。其中一六二○年长江结冰时,武昌一带大雪四十余日,“竹木尽折”。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还出现过农历九月大雪的现象。据统计,在十四至十七世纪间发生过五次长江结冰、十四次汉水结冰,四次九月雪。而长江、汉水在今天是不会结冰的,据现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气象观测,要使类似汉水的河流结冰,参照黑龙江省牡丹江结冰的温度,古代襄阳地区当时的极端低温估计可达到零下20度左右,甚至更低,这远远超过了一般茶树忍耐的极限,这样的寒冷条件下,基本上所有的茶树都难以存活,这也是鄂北和湖北省境内现在没有古茶树的根本原因。前述襄阳大象被烧死的记载以后,史书再没提到中原大象之事,大象在中原从此绝迹,也验证了鄂北地区的气候剧烈变化,低温导致环境变化,应是大象从中原退出的主要原因。
附表:中国古代气候冷暖变化情况
后来,到清光绪六年,进入第五个暖期以后,鄂北地区的茶叶在出口的推动下,才重新恢复发展起来。据调查,在现在随州市草店车云山即鄂豫交界处,人们从远在安徽的六安引来茶籽发展了茶园,创立了闻名国内外的“信阳毛尖”。因外贸为兴旺,种茶有利可图,湖北的地方官也大力支持种茶,襄阳知县宗景藩曾经编写了《种茶说十条》广为传发;湖广总督张之洞颁行谷城知县瞿元灿所陈《种茶灸焙法》,通令地方多山各县模仿试行。宗景藩、瞿元灿这两位襄樊属地的县令对茶叶做的深入研究,为湖北茶在清朝的兴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给鄂北茶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至解放前,襄樊市仍有相当规模的茶叶生产,据1938年《谷城县志》记载,该县有茶园2000公顷,年产茶近50万公斤。
综上所述,鄂北地区早在远古就有野生茶树存在,后来由于气候极度变冷,才归于消失,这与云贵川三省留存的原生古茶树依次减少是相对应的,因为云南最靠近南方,处于热带,受冰河期影响最少且最小的缘故;而鄂北属茶区的北限,严寒最终导致了该区域原生野生茶树的灭绝。结合鄂北茶区悠久的文化历史,神农出生、教植五谷、尝百草的传说,笔者认为鄂北茶区很早就开始了茶的利用,并在三国期间发展到高峰,成为秦巴茶区的一个中心地带。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冷,虽逐渐衰落,但却为茶叶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可以预想,随着荆楚茶文化的再度兴起,考古、考据等的深入,鄂北利用茶树的历史将会越来越清晰地得到映证。
S571.1
A
1006-5768(2010)04-0187-04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