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贵丽,张立玉
(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语言(language)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地反映了其所属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是该民族文化(culture)的组成部分和载体[1]。语言与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又依靠语言。因此,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隐藏在该语言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生活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人类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的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各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相同之处,但更具各自的特色。笔者主要通过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的特点及习俗,来探索中西文化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学习语言,顺利地进行交际和交流。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犹如西方过圣诞节一样。春节的源起非常古老。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也有说法认为“年”是一种怪兽,一种不吉祥之物,于是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以驱逐“年”,以求来年一切平安。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人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春节有以下风俗习惯:打扫卫生、贴春联、倒贴“福”字、放鞭炮、拜年。这些都暗示着辞去旧的一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但是,清明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气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因其特殊意义而成了一个重要的日子。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还有其他的一些风俗,如插柳,据说在门上插柳可以去火并免毒气。现在人们多借清明外出踏青,欣赏春天的美景。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也称端五、端阳、重五、重午[2]。端午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端午节由来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纪念屈原,有的说是纪念伍子胥,有的说是源于纪念孝女曹娥。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端午节最主要的风俗是吃粽子和龙舟竞渡。人们还在这一天把艾叶插在门窗上和喝雄黄酒来驱邪,避瘟疫。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它与春节、端午节一起构成我国三个最大的传统节日。因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人们在中秋的晚上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与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供月和吃月饼。
另外,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还包括元宵节、腊八节等。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时间为每年的12月25日。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也是基督教徒所信奉的救世主。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按照习俗,人们在圣诞节时互赠圣诞贺卡和圣诞礼品,装扮圣诞树。小孩们则盼望着圣诞老人从烟囱中下来,把礼物放在他们事先准备好的袜子里[2]。
复活节(Easter)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复活的重大节日。时间为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对基督教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按照基督教的习惯,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教徒们要举行夜间祈祷。复活节这一天要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如“圣餐”等,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复活了”(The Lord’s risen)。然后人们互赠彩蛋(Easter egg),小孩吃兔子糖,讲兔子的故事。彩蛋和兔子是复活节的典型象征和吉祥物。
万圣节(Halloween)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11月1日为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和殉道者的日子。在英国,万圣节前夕(万圣节的前一天)可以说是一个鬼节,因为大多数活动都与“鬼”有关。每到万圣节前夕这天晚上,人们就围坐在火炉旁,讲述一些有关鬼的故事,有时让一些在场的小孩听起来好生害怕。在美国,人们制作“杰克灯”或叫“南瓜灯”(Jack-o’-lantern)。小孩们身穿古怪的服装,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的形象,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门口大声叫着“不请客就捣蛋(Trick or Treat)。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时间为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第一批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度过了那一年灾难性的冬天并获得了大丰收。他们邀请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共同欢庆,不仅欢庆丰收,同时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恩赐[3]。现在,在感恩节这一天,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会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此外,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还包括狂欢节、愚人节等。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泛神性与世俗性。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腊祭,腊即岁终祭祀众神之名。中秋节是在我国上古时代秋分和月神崇拜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最后固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按照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春分时祭日,夏至时祭地,秋分时祭月,冬至时祭天。而西方传统节日大多起源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从英语辞源学上看,“节日”(holiday/holyday)一词本来就是“神的日子”,或者“献身宗教的日子”[4]。如基督教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就是起源于基督教教徒对他们所信仰的圣子耶稣基督的诞生的纪念活动。圣诞节的英文名称Christmas是由基督(Christ)和弥撒(Mass)两个词组成的,意为圣诞节这一天,教徒们要到教堂举行崇拜的仪式,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复活节则是用来纪念耶稣复活的。据《圣经》记载,耶稣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遭到逮捕,并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死后第三天复活。万圣节起初也是西方基督教会的宗教节日,在11月1日这一天,崇敬和纪念所有知名及不知名的基督教圣徒。从4世纪起基督徒就有纪念为基督而死的殉道士的习惯,并为一些殉道士设立特别的节日。当殉道士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开始确立一个专为纪念所有信徒的节日。另外狂欢节、感恩节等,也都有宗教起源。
节日习俗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中国传统节日的泛神性与世俗性特征除了体现在节日起源中外,节日习俗更是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人们在春节时炸鞭炮,据汉代东方朔所著古代志怪小说《神异经·西荒经》记载,古时西方深山中有一种叫“山臊”的怪物,它怕火怕响声,于是人们把竹筒放到火堆里烧,让燃烧时竹节发出的劈里啪啦的爆裂声把山臊吓跑[5]。人们在清明节放风筝,很多人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既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也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因此,在人们眼中,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还有,端午节插艾叶于门窗上。民间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此月多灾多难,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将艾叶插于门楣,据说能够驱邪避疫。人们还在端五节喝雄黄酒,古人认为,它有“杀精魅、祛恶鬼”的功效,端午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避灾。另外还有春节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清明节插戴杨柳等都是为了驱邪求福,都具有泛神性和世俗性的特征。而西方的传统节日习俗却大都带有宗教色彩。在圣诞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装点圣诞树,上面挂着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腊烛,象征基督。复活节的习俗之一是制作彩蛋,人们认为鸡蛋是生育力和新生命的象征,复活节时人们把鸡蛋染成红色,代表耶稣受难时流出的鲜血,同时也象征复活后的快乐。复活节大游行是一场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
中国的传统节日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西方的传统节日个性主义色彩浓厚。中国几千年来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儒家极力推崇社会的有序与和谐,提倡个人对群体的忠诚与责任。中国人注重血缘性、群体性,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中国的节日习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春节是中国特有的万家团圆的日子。临近春节时,在外工作的家人无论路程有多遥远,旅途有多艰辛,都要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还有春节特有的习俗——拜年。大年初一,人们通常首先给家长拜年,然后相互道贺。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一种是“家拜”,即家族之间拜年,一般都是先在自己家里进行,然后才出去向四邻好友拜年。另一种是亲戚之间的拜年。从正月初二或初三开始,人们领着孩子,带上礼品,到亲戚家拜年。第三种是“团拜”[6]。“团拜”这个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最初是围成一团互行拜礼的意思[7],今指机关、学校等集体成员为庆祝新年或春节而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的聚会。拜年是人们借节日来密切人伦关系,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中秋节也是家人团圆的日子。在民间,出嫁后的妇女中秋节这天也必须回婆家“团圆”。俗语云:“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中秋节是以月亮为主题的节日,天各一方的亲人如果中秋这天不能团聚,就习惯于在这天晚上出门凭栏望月,“千里共婵娟”,寄托自己的思乡思亲之情。
与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不同,西方却受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深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这种追求自由、个性的精神对西方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西方的传统节日习俗体现了西方人的个性主义色彩,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个性。他们追求独立、自由、享乐[9]。狂欢节、万圣节、愚人节等都将这一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狂欢节已成为人们抒发情怀、歌唱幸福和向往自由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年一度可以自由快乐、无拘无束、任意放纵的节日里,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沉浸在狂热的娱乐之中,人们可以穿各式的奇装异服,带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面具,参加各种场所举行的游行聚会、化装舞会,做着不同的恶作剧。在各式各样的聚会上不仅可以纵情歌舞,还可以酗酒、狂喊乱叫。在愚人节里,人们尽情地戏弄别人或被人戏弄,随意地互相说谎和作恶作剧,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当然,愚人方式也应该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万圣节晚上,孩子们或喜欢嬉闹的大人,会穿上化装服,戴着鬼怪面具出来吓人。人们还可以任意装扮成自己喜欢的角色或喜欢的人,有的装扮成总统、著名的歌手等,在万圣节前些天走上街头,摆出各种经典Pose和搞笑姿势,提前带来万圣节的气息。
各个国家在庆祝自己的独特节日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的食品多以谷物为主食,例如春节时吃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中秋节的月饼都是以谷物为原料做成的[10]。端午节的粽子则是用芦苇叶子包上糯米,掺杂红枣、赤豆等做成的。腊八节的腊八粥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枣、核桃仁、杏仁、糖等原料在微火中慢慢煮熟炖烂,做成了粥来吃。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特色饮食以动物肉类为主,如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通常是在火鸡肚子里塞上各种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出,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复活节的烤羊肉和烤兔等都是肉类食品。传统的圣诞大餐,在最早的时候流行吃烤猪、火腿,后来是火鸡、三文鱼。总之是以肉为主。
中西不同的节日食品,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食品一方面构成了节日的仪式内容和活动方式,另一方面又饱含着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构成了以饮食为中心的不同文化象征体系。在中国,包饺子、吃年糕是春节最有特征的节日食俗,夜间零点古代叫“子”时,春节时人们要吃除夕包好的饺子,就是取“更岁交子”之意,即新旧年交替从子时起的意思,饺子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年糕谐音“年高”,寓意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收成一年更比一年高。元宵节的元宵又称“汤圆”,因为它漂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象征团圆吉利之意。中秋节圆圆的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源于夏至节气里的端午节里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粽子则代表着阴阳相合。中国的节日饮食主要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谐、幸福团圆的美好愿望。而西方传统节日食俗主要源于宗教,主要体现人们对上帝的缅怀和忠诚,感谢上帝对世人的恩泽。例如复活节的晚宴上通常要有一道“烤兔”做主菜。因为兔子在西方风俗中象征优育多产、除旧布新、月象盈亏。烤羊肉目前是复活节最普遍的食物。在复活节吃羊肉的宗教传统可追溯到古代犹太人的第一个逾越节。耶稣与门徒共进的最后晚餐就是逾越节的晚餐。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羊具有象征意义,他们把耶稣看成是新的替罪羊,耶稣常被人称为“上帝的羔羊”,这是复活节期间基督教的重要象征[11]。在圣诞节的第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吃烤肉,如烤野味、烤鹅烤鸡烤鸭、烤牛肉或者猪肉等。其中,烤鹅是最经典的一道菜。据说,圣诞节吃鹅的传统来自英格兰:1588年圣诞,伊丽莎白的海军将领们击败了西班牙派出的无敌舰队,当这个消息传到伦敦时,伊丽莎白女皇正在吃烤鹅,所以自此以后英国人就在圣诞期间吃烤鹅了。
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在享受节日的盛宴和感受节日的浓烈气氛时,不妨体味一下中西(节日)文化的不同之处,这对我们学习西方文化和语言具有极大的好处;并且可以让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会,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使沟通更加顺畅,合作更加愉快。
参考文献:
[1] 梁勇.中西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51-53.
[2] 杨英杰.中外民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276.
[3] 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94-232.
[4] 李欣.比较视野中的中西传统节日文化[J].中州学刊,2008(4):243-245.
[5] 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48-53.
[6] 余世谦,余娟.中华节日风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
[7]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8-21.
[8]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7.
[9] 张仰媚.浅谈中西文化差异[J].民营科技,2009(3):44.
[10] 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59.
[11] 耿卫忠.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4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