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卉
现阶段建立福建省际窑址标本博物馆的可行性探讨
吴 卉
福州市博物馆
福建是古窑址大省,拥有悠久的古陶瓷文化,陶瓷片是研究古陶瓷信息的实物资料。窑址标本博物馆是专题博物馆的持续探索,又是深化民窑和外销瓷史研究的新形式,在现阶段,福建省具备建立古窑址标本DNA信息库的基础和必要性。
福建 窑址标本 博物馆
近20年间,博物馆的功能和形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及遗产概念自身内涵的不断扩展,博物馆形式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陶瓷文化是我国最为悠远而璀璨的工艺文化之一,是最能折射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文化遗产之一,陶瓷历来是我国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和展品主流。大多博物馆内的陶瓷以整器精品为主。陶器易碎,历史遗留下的整器仅是少数,不能全面反映陶瓷工艺历史。陶瓷碎片存世数量多,类型多样,能揭露瓷器的胎、釉、足、底以及纹饰、款识乃至窑具技术和制造工艺等,尤其窑址出土标本的时代较为确切,通过对窑口和标本的剖析更易于还原陶瓷历史的真实面貌。近几年来,发掘、整理陶瓷窑址标本成为古陶瓷研究的新导向,陶瓷碎片大量流落民间,为了防止珍贵标本的散失灭绝,兴建专题博物馆予以保护收藏不失为明智之举,有助于调整传统模式,发掘文博发展事业的新亮点。
福建的陶瓷遗产丰富且源远流长,古陶瓷生产工艺是特有的历史文化重要构成。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境内高山耸峙,溪流纵横,各地蕴藏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为陶瓷生产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我国古代瓷器的生产和销售中,福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境内陶瓷窑址分布密集,数量很多,可以说仅次于浙江省,是我国古陶瓷窑址发现最多的一个省份[2]。
福建陶瓷起源很早,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了原始制陶技术,距今7450年的平潭壳丘头遗址、距今4000多年的闽侯昙石山遗址是福建陶瓷文化的开端。还发展了有别于北方的方格纹、圆圈纹、曲折纹的几何印纹硬陶。1959年全面普查,全省共发现遗址就达1000多处,大都有印纹硬陶出土。
2005年考古发现浦城猫耳弄山商代大型古窑群,被推断为中国至今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窑,遗址中发现类型众多的窑炉和能够烧还原焰的龙窑,说明福建在商代时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在福建几何印纹硬陶的发展和终止过程中,也孕育产生了釉陶和原始青瓷[3]。2007年在普查中发现德化、永春边界尖山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窑址,距今3000多年,福建开始被学术界推断为除浙江之外的原始青瓷起源地。
正如其他地区一样,秦汉时期福建的原始青瓷发展迅速;魏晋以来青瓷开始大量出现,釉胎、造型和纹饰显示出很强的福建特色;隋唐五代之际,瓷器技艺渐趋成熟,北方安史之乱造成中西方陆上交通堵塞转向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转变给福建沿海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泉州成为我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五代闽王王审知为了鼓励对外交往商业,在闽江口外的黄岐半岛开辟了甘棠港。大量的陶瓷品输往国外,而国外的陶瓷品也进入了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和中西贸易往来促进了福建陶瓷业的发展。
宋元时期,北方动乱,江西、福建和浙江成了陶瓷集中生产地,福建有安定的环境和优良的港口资源,窑场纷纷崛起。泉州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海上贸易空前繁盛,成为亚洲、非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的枢纽。瓷器是主要出口货物。瓷器大量提供输往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业各国。宋代最为著名的建窑带兔毫、鹧鸪斑的黑釉茶盏,因饮茶斗茶的风俗而名声鹊起,被列为贡品,在日本影响深远,被称为“兔毫天目”。
明清时期,“窑址遍布境内各地,经文物普查,目前已发现窑址数百处,主要集中在闽江上游的建阳地区、泉州地区和九龙江流域的漳州地区[4]。此时陶瓷业的发展以德化白瓷为突出标志,釉色滋润如脂玉,被誉为“象牙白”、“猪油白”等。同时闽南、闽中和闽北地区出现了青花瓷、彩绘和素三彩,外销往欧洲日本、东南业和东非等国家。
福建境内分布近千个遗址,其中古窑址占了绝大多数。在考古、文博和陶瓷研究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陶瓷的研究成果积累丰厚,是成立窑址标本博物馆的学术参考依据。
30多年来,除了窑址调查报告和发掘报告以外,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丰富多彩,福建陶瓷研究成为学术界热点。《福建省志·文物志》是首部集成介绍我省历史文化文物现况的百科全书。《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于2008年出版,其中《窑址篇》凝聚了全省文物工作者的集体科研成果,图文并茂地详细记录全省窑址情况。在陶瓷研究专著方面,1993年有叶文程、林忠干的《福建陶瓷》、栗建安的《福建古瓷窑考古概述》,2001年曾凡的《福建陶瓷考古概论》,2005年叶文程主编的《中国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丛书是福建省第一套完整的陶瓷标本书籍,对古窑址的陶瓷标本进行了汇总、分类和比较,许多资料是最新采集并首次对外公布,是我省窑口信息最为详尽的古陶瓷学术丛书。
在实物资料方面,各地市县的博物馆和考古队都采集挖掘了当地各个窑口具有代表性的标本,收藏丰富,分类齐全。遇林亭窑址、晋江磁灶窑建立了窑址博物馆。有的瓷片可与出土和传世器物相印证,有的则不见于出土与传世器物,窑址标本研究愈显重要。
福建已知有影响的古代窑场十分众多,它们是:建阳水吉镇建窑跻身宋六大名窑,生产贡瓷,生产规模巨大,有已知国内最长的龙窑。德化县德化窑已发现窑址238余处,是目前发现古窑址最多的一个县,明清以来成为最有影响的白瓷产地,国外称之为“中国白”或“马可波罗瓷”,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的瓷雕作品尤为著名。武夷山遇林亭是宋代黑釉描金彩瓷器的重要窑场,金银彩瓷碗的残片被誉为“举世奇珍”。漳浦竹树山窑宋末元初生产精美的仿龙泉产品,可与龙泉瓷器相比美。同安汀溪窑以烧造呈色枇杷黄,内刻卷草加篦点纹,蓖划纹的“珠光青瓷”为最,深受日本人喜爱,并形成了一个庞大颇具影响的“同安窑系”。福清东张窑黑釉瓷大量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是一处重要的建窑系外销瓷窑场,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学术对外销经济研究的高潮,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华安县东溪头漳窑以样式多样的米黄釉小开片瓷器观赏器出名,远销海外,珍品被许多大博物馆收藏,与德化窑极为相近,由于方志对窑址语焉不详,淹没在偏僻的深山里,长期被误认为是德化器,直到上世纪50年代窑址发现。平和县南胜窑的“克拉克瓷”、“素三彩”等外销瓷在国际陶瓷贸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五寨窑还生产一种被日本人称为“饼花手”、“琉璃地饼花手”的蓝釉盘和蓝釉白花盘,在海外广为流传。晋江磁灶窑是一处专门烧造外销陶瓷的重要窑口,善于吸收外来工艺技术,在唐五代就开始外销,宋元时外销范围、品种和数量空前,日本等国多有此窑产品出土,该窑生产的绿釉瓷器以前被误认为是朝鲜瓷,被日本人称为“绘高丽”。南平茶洋窑黑釉“天目”盏输往日本东南亚等国,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福州怀安窑从南朝延续至唐代,产量巨大,出土窑具众多,以生产民用青瓷为主,黑釉薄胎小罐“茶入”极具特色,在日本有大量出土。
野外调查、考古发掘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的频繁深入,解开“克拉克瓷”、“漳窑器”之谜,掀去了历史尘封的层层面纱,为福建窑口情况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历史上窑业的辉煌得以恢复历史面目。学术调查研究的成果表明,古窑址遍布全省各地,青瓷、白瓷、黑瓷、彩瓷、青白瓷、青花瓷等釉色及器形基本涵盖了全国古窑址的品种,且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5]。而福建的陶瓷虽不如浙江的官窑器精致,却全面发展,品种齐全,具有独特性,为适应外销经济的市场需要,融入大量国外文化因素,中外陶瓷交流的双向性在福建表现得尤为突出,福建的古陶瓷集中了越族、中原地区以及海外各种文化交流的因素。集中展示实物资料的标本博物馆有利于让人们认知我省陶瓷文化的积淀和价值。
福建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和大洋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往来的密切,尤其和日本台湾的源流考研究的兴起,在欧洲、日本、甚至非洲流传的外销古陶瓷很大部分来源于福建,尤其著名的故事是“克拉克瓷”的对号入座,是中外陶瓷工作者不断联手努力和交流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发现驰名于海外市场的“克拉克瓷”、“吴须手”、“汕头器”和“交趾盒”竟然出至福建位处偏远山区的平和南胜、五寨明清古窑址。怀安窑与洪塘窑也被认定为日本茶道界所推崇“唐物茶入”的窑址,倍受重视。当今的文化交流发现了历史上的贸易交流,福建古陶瓷使世人瞩目,在学术界的地位也逐渐升温,福建窑场历来是我国中外古陶瓷交流的先驱,许多国外文化中的中国因素是与当时处于海丝起点上的福建息息相关,学术信息的国际化要求把常年封锁在库房中的陶瓷片公开展示,更有益于推出科研成果和解开更多的历史迷案。
地层采集的陶瓷片可“一管窥全豹”,被列为重要的窑址研究工作。再看文物市场的新动向,收藏古代陶瓷不再一味求大、整、精,瓷片成为投资理财中的新热潮。社会上收藏热点的转向在某种意义上给博物馆也提供了借鉴作用。随着私人收藏瓷片的悄然兴起,21世纪初,私人标本室开始出现在大众视线,广州文物收藏家楼钢等人创办了首家古陶瓷标本研究中心,紧接着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挂牌,2007年的北京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等,私营收藏家相继向社会展示收集的陶瓷片,人们收藏和研究瓷片的热情升温,但私人的标本库有局限性,资金少,藏品有限,窑口不齐全,种类和类型不全面,系统性差,缺乏一定专业知识,标签说明经常有出入,出土年代和地层关系含糊不清等。2005年浙江博物馆率先成立第一家专门展示浙江本省古陶瓷窑系的标本中心,有标本、有相关科研资料,并提供陶瓷准确年代的科学数据,是集综合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陶瓷标本科研与信息交流中心,成为第一个公立省际标本中心的典范。公立的局限是工作摊子较大,野外人手缺乏,精力有限,工作无法开展得及时而细致,收集的标本尚不全面,有时不是精品和标准品,往往导致标本不能据学术信息及时更新。
民间收藏家的私立形式的优势是,私人收藏则对民间文物市场十分了解,能掌握到国家了解不到的信息,好的窑址瓷片集中在私人手中流通的较多。在新时代私人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应在互利原则上建立联系,藏品互通往来,怎样有机地把二者结合组成博物馆是有待探讨的课题。
绝大多数古窑口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其遗落千百年的社会科学信息仍然可以在存世陶瓷片中找到线索,窑址陶瓷标本博物馆如同古陶瓷的基因库,是提供探索古陶瓷文化形成和制作工艺的实体科研资料库,又可满足普通群众追寻逝去历史的渴望。福建陶瓷历史是一份值得总结、研究和展示的文化遗产,它自成体系的同时,在宋元以后,基本发展为以生产外销贸易陶瓷为主要目的的民间窑场。从广义上看,福建的窑口信息,它的意义不仅是发掘制瓷工艺技术史,官窑瓷器的主流历史属于浙江和景德镇,而福建外销历史影响全国,融合外来文化的民窑多姿多彩,与官窑文化齐放光芒。福建的外销瓷实物资料为流落于海外的瓷器提供了大量的断代断源DNA信息。福建具备条件和基础,可参照浙博标本中心,探索建立窑口标本博物馆的新形式,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交流的时代意义。尤其在创建海峡西岸经济大省的社会背景下,适时推出属于福建特色的品牌陶瓷文化博物馆,投射昔日贸易的尘嚣、港口“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繁华景象,是促进中外学术融合、寻根探流,是把福建推向世界舞台的一个好途径。
[1]林存琪.福建宋元青瓷研究[A]//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馆·南方文物[M].南昌:南方文物杂志出版社,2002.
[2] 叶文程.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
[3] 叶文程,林忠干.福建陶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4] 刘朝晖.17世纪外销日本的中国瓷器[A]//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M].复旦大学与博物馆学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 欧阳希君.福建古陶瓷标本大系[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