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军
(北京军区总医院二六三临床部,北京 101100)
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2007-03—2008-09,笔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3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住院脑梗死患者 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非出血性脑梗死。其病变部位均限于颈内动脉系统。治疗组 30例,男 18例,女12例;年龄平均(59.9±6.6)岁;病程6~70 h;轻型13例,中型 14例,重型 3例。对照组 30例,男 17例,女13例;年龄平均(58.2±7.5)岁;病程7~72 h;轻型 12例,中型 15例,重型 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在西医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降颅压、降血压、支持治疗等)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生产,批号 061223) 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由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 070106) 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
两组均以 14 d为1个疗程。
两组治疗前后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研讨会”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计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改变进行疗效判定。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100%,可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部分生活自理。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0~17%。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04,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对比 分,±s
注: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对比,# P<0.05。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27.8±13.5 10.2±4.9**#对照组 30 28.1±13.1 17.2±5.2*
丹红注射液中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通血脉、散瘀结,为君药;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化瘀血、通经络,为臣药。二药相伍,化瘀生新,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化瘀生新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延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寿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良好生长,抑制凝血酶活性,并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激活物,具有阻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血栓溶解作用。管高峰等[3]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血管AS病变,认为丹红注射液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可能为:①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延缓AS斑块的形成。②抑制NF-KB活性及减少hs-CRP生成,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进而产生抗AS作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4.
[3]管高峰,华先平,王琳,等.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8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