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回族社会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网络

2010-03-14 02:37王平
世界宗教研究 2010年6期
关键词:回族清真寺穆斯林

本文以西北典型的回族聚居区为例,分析了聚居区内单一教坊和多教坊之间的互动网络;以聚居区为核心形成的跨区域的回族经堂教育网络;以及跨区域宗教仪式互动网络和组织网络,并对这些网络体系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西北回族伊斯兰文化网络经堂教育

作者:王平,1969年生,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讲师,博士。

美国学者乔纳森·李普曼认为“甘肃穆斯林在其家园之外确实有一个广泛的关系网,作为穆斯林共同特征的直接宗教联系和朝圣以及所共同享有的经济活动,都把穆斯林与其它地方的信教者联结了起来”。我国回族学者通过长期观察表明,“中国西北地区回族穆斯林社会,存在着一个看似无形却时时处处都能感知存在的社会网络系统。共同的民族文化是这一网络系统的基础构件,共同的伊斯兰信仰是联络回族穆斯林族群情感的重要纽带”。在八坊回族聚居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聚居区一体多元的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文化体系的形成,构建了以八坊为中心的跨区域民族文化与社会网络。

一、八坊回族聚居区内部社会互动网络

(一)寺坊社区内的社会互动网络

在八坊多教坊并存的回族聚居区,“围寺而居”寺坊内的互动网络,是构成八坊回族社会网络结构中基本单位,是组成八坊回族聚居区多教坊结构的微观基础,清真寺位于整个寺坊网络的中心,是寺坊内宗教、民族教育、文化仪式以及资源再分配中心,寺坊内的回族个体和家庭在教缘、地缘、血缘、族缘、业缘等基础上与清真寺及彼此之间进行互动,构成寺坊内部的社群网络。

1、资源再分配中的互动

八坊回族聚居区的各清真寺都是教坊所属回族群众共同出资建筑的,清真寺维护以及一些日常活动的开展也依靠本坊群众的自愿捐助,而每个个体或家庭同时享受着清真寺提供的各项服务。教坊群众基于虔诚的信仰向寺坊出“乜贴”,这种“乜贴”包括钱、物资或义务劳动,这种基于教缘基础上的“乜贴”不仅是寺坊内个体和家庭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成为寺坊组织得以运行的资源保证。同时,每个清真寺每年将教坊内部分为群众缴纳的“天课”和“乜贴”,通过再分配形式分配给教坊内的贫困家庭,出散天课或乜贴的群众完满了他们的宗教功修,而那些得到救助的贫困家庭,通过做“好嘟哇”的形式祈求“真主”赐福于舍散者,正是这种物质性馈赠和精神性的回赐,形成了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再分配过程中的互惠性交换。

2、公共文化空间中的互动

在八坊回族聚居区,公共空间内进行的宗教活动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个体和家庭的一种互动与交流方式,清真寺作为寺坊群众的宗教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坊内群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现实社会中由于身份与贫富造成的交流障碍消失了,人们在不分高低贵贱的身份界限下平等的交流。笔者在八坊从事田野时发现,八坊回族每日的五时礼拜、特别是每周的聚礼,清真寺为每个个人和家庭提供了一个定期联系、互动与交流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大型宗教节日期间,几乎所有的家庭,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参加清真寺举行的寺坊宗教活动,大家共同祈祷,共同会餐,共同听阿訇的瓦尔兹演讲,共同参加仪式与食物的分配。在八坊,许多穆斯林相约见面地点一般都会选在本教坊清真寺。八坊每个教坊内清真寺都拥有业余学习班、假期学习班、女子学校,通过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来实现教坊家庭间的有效互动,许多清真寺还专门设立妇女礼拜殿,为平时许多足不出户的家庭妇女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清真寺还通过本坊群众家庭矛盾和纠纷的调节和处理,来维护教坊内正常的社会秩序,通过清真寺各项功能的发挥,使宗教成为一种社区整合的要素,维持教坊网络的存续。

3、礼俗仪式规程中的互动。

规程是八坊回族对自己在族群人际交往中一系列礼节和规则的总称。行规程就是遵行这些礼节和规则的行为。八坊人的规程,内容繁杂,涉及到人们日常交往的方方面面。在一个人一生中的人生礼俗中;在每个家庭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活动中,尤其是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中,都伴随着规程性的礼俗交往活动。在八坊,当每个家庭举办尔麦里活动时,亲属、邻居或朋友带着清油、米面、牛羊肉等礼物参加仪式,尔麦里仪式结束后,举行仪式的家庭又将油香、肉、荟菜等为仪式准备的食物分送到各家,一方面是一种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但同时也是亲属之间,邻里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方式。在每年的斋月和开斋节期间,八坊回族有着“转开斋”的规程,就是在亲属家族或家庭以及个人之间或者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家庭和个人之间相互开斋的互惠性交往行为,八坊回族十分重视“转开斋”,晚辈们都带上锅盔、鸡蛋、生鸡、牛羊肉、清油等斋月常用的食品给自己的长辈亲属开斋,当斋月结束,开斋节来临时,各个亲属家庭之间,邻里之间,单位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都要带着礼品相互开斋,相互宴请,由于每个家庭在一天之中要到好几家中去开斋,八坊回族将这种行为形象地称为“转开斋”。每个家庭中的老人和妇女留在家中,准备招待前来开斋的人,而男人们则带着孩子,到各个家庭中去转开斋。根据笔者斋月期间在八坊的田野调查发现,每当斋月来临时,八坊大街小巷都是礼品摊,大人小孩提着各种礼品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在整个斋月期间,每个家庭转开斋的家庭数量,少则几家,多则几十家,笔者访谈的一个开锅盔铺的个体家庭,在每年斋月中要转二十多家,如今,随着八坊回族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交往减少,一年一度的“转开斋”成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双向回惠性的礼物流动,增强了社区内的民族认同和凝聚力,形成了回族家庭之间的互动网络。除开斋节外,每年的古尔邦节来临时,许多八坊回族家庭都要举行宰牲仪式,届时每个家庭都会将家族中的亲属和本坊清真寺阿訇邀请到家中共同举行尔麦里仪式,并设宴招待,仪式完毕后,还将所宰的羊肉或牛肉分割成许多份,分赠给所有的亲属或邻居享用。还有每年的朝觐活动中,当一个家庭有朝觐的哈吉前往麦加朝觐时,家族内的各个亲属家庭、亲戚朋友、邻居、以及教坊内的许多家庭为其送行,当哈吉门完成朝觐归来时,家族亲属、亲戚朋友以及清真寺都会组织阿訇满拉举行迎接仪式,并在其后择日组织教坊内的个人和家庭前往哈吉家中探望,哈吉们也设宴款待前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和坊内教众。

(二)多寺坊社区间的互动

八坊回族聚居区是一个多教坊结构的回族聚居区,不但在每个教坊内都形成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家庭和个人双向互动。在各个教坊社区之间,也形成互动关系。

1、同一教派寺坊间的互动。八坊回族聚居区各教坊的互动一般在同一教派的教坊间发生,而且这种同一教派教坊间的互动,是在各教坊清真寺之间的日常性交往,以及教坊群众共同参加宗教活动或仪式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临夏八坊及周边一些伊赫瓦尼教坊清真寺在每年的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到来时,共同在市郊空旷地带举行会礼仪式,届时八坊聚居区伊赫瓦尼各教坊的回族群众都前往参加;而八坊的格迪目清真寺,以及各拱北门宦,则在每年各自教坊举行的圣纪仪式中相互邀请参加,形成教坊间的互动。

2、寺坊与门宦拱北间的互动。是指各格迪目寺坊与各门宦拱北间的交往与互动。八坊各门宦的信众平时都在各自所在的教坊清真寺进行礼拜等日常的宗教活动,大部分信众只是每逢节日到拱北点香祈祷,参加所属门宦拱北举行的大型宗教仪式活动,还有家庭举行尔麦里等重大家庭宗教仪式活动时邀请拱北参加。所以八坊许多回族穆斯林既是所在格迪目教派寺坊清真寺的高目,又是所信奉的门宦拱北的信徒,形成了每个格迪目教坊中都有遵信不同门宦的信众,而每个门宦拱北信众中也有属于不同教坊的高目,形成了格迪目教坊与拱北门宦间相互交错的关系,每当各格迪目教坊和拱北门宦举行大型的宗教活动时,都要相互邀请参加,形成格迪目教坊与门宦拱北间的互动。

3、不同教派门宦寺坊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发生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大型宗教和公益活动之中,如大型捐资助教、扶贫济困、禁毒宣传、抗震救灾等大型公益活动和《古兰经》诵读等宗教文化活动。

4、葬礼仪式中的互动。在所有的宗教活动中,葬礼被认为是强化共同参与的仪式的一种,也是穆斯林社会内部调适的手段之一。马林诺斯基认为“葬礼提供了以集体手段表达个人感情的场所,同时也有维持社会的内聚力并防止社会崩溃的作用”,回族穆斯林的葬礼“关注社会群体组织方面,将悼念去世的亲人行为作为再次确认社会价值、强化社会群体成员稳定性的手段”。对于一个亡者的家属而言,穆斯林葬礼已不仅仅是个人或家庭的私事了,它已经成为整合社会网络系统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不仅首先满足亡者个人或家庭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葬礼还必须满足穆斯林社会网络系统的公众精神需求。笔者在对八坊回族葬礼所作的田野中,深深体会到葬礼不仅仅是八坊每个回族穆斯林个体和家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仪式活动,而且是不同家庭和社群间一种有效的互动与交流方式,是八坊回族社会的一种凝聚整合机制,是多教坊社区网络构建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正是在葬礼中,以亡者亲属,包括直系和旁系亲属组成的亲缘社群,与亡者同属一哲玛提的教缘社群,亡者的左邻右舍等为基础的地缘社群,亡者生前同学、朋友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社缘群体,以及和亡者身前一起工作或做生意的业缘群体,共同聚合在一起参加葬礼。葬礼跨越了教派门宦间的界线,跨越了世俗的恩怨和纠葛,跨越了身份的贵贱和贫富的差异,跨越了陌生与熟悉的距离,分属不同教派门宦、不同家族、不同教坊的各族穆斯林,并肩站在一起,共同通过“者那则”仪式为亡者祈祷,通过送葬、诵读《古兰经》、接“都阿”等一系列宗教仪式为亡者祈祷,形成了不同家庭或群体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跨区域回族教育网络中的社区

(一)跨区域的回族经堂教育网络

经堂教育作为回族社会的文化传承机制,“建构了回族社会文化再生产的自我体系,它不仅使回族社会的文化传承有了特定的范式,而且以动态的管理制度即以阿訇、满拉为主体的跨社区的流动建构了精神资源互动、共享的经学网络体系。”清中叶,各地穆斯林迁居河州,宗教职业者剧增,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和学术中心从西安转移到临夏八坊并延续至今,以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中心构建了跨区域的经堂教育网络,一边是宗教学者的游学流动,一边是满拉的求学流动,这种双向流动,以家庭、社区的参与和支持为基础,并将家庭、社区带入了这个流动网络的建构过程中,使家庭和社区成为这个文化流动网络的编织者。

1、宗教学者的游学传教网络。在临夏经堂教育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宗教学者,著名的有马宗生、马来迟、祁静一、马玉焕、马万福、祁信一、法明德、马向真、苏个、马正卿、马显福、马国珍、马得宝、法真、祁明德等,这些宗教学者大多是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的创始人或传承人,他们的游学足迹遍及各地。历史上,作为回族经堂教育中心之一的八坊回族聚居区培养和发展了许多著名的中国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通过他们的游学流动,形成了一个跨区域的游学网络。

2、经堂学生的求学网络

在八坊,与许多阿訇学者到全国各地的开学流动相对应,来自全国各地的回族求学者也纷纷来到八坊各清真寺举办的经堂中求学,笔者在八坊调查时发现,八坊各清真寺的满拉(经堂学员)90%以上来自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云南、海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全国各地,其中以甘肃、青海、宁夏等来自西北地区的回族学员为主。这些满拉学成毕业后,大部分都回到自己的家乡,一部分通过穿衣(毕业)仪式后聘到全国各地清真寺开学,一部分则聘请到各地清真寺成为经堂教育教师及宗教职业人员,也有一部分到全国各地追访名师学习或到国外继续求学深造。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形成了一个聚散性的求学网路。

(二)跨区域的回族职业教育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需要一大批既掌握伊斯兰文化又精通阿拉伯语的人才,八坊地区一些回族有识之士看到这种需求,举办了一批专门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为主的民办职业学校。

三、跨区域互动的宗教仪式与组织网络

跨区域的宗教组织结构是构成大分散的回族社会网络结构的核心骨架之一,以八坊回族聚居区为中心构成的跨区域宗教组织结构网络,主要以跨区域清真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海乙寺制”、“门宦制”构成。

(一)、清真寺之间的互动网络

清真寺之间的相互交往是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回族教坊社区之间形成一种平等、互惠性互动的有效方式。八坊回族聚居区各清真寺与区外清真寺之间的互动,一般发生在清真寺重建、落成、迎请开学阿訇,举行“圣纪”等重大宗教活动时,各个清真寺之间相互邀请,派代表参加,相互赠送“海吉牙”、送锦旗、送牌匾。这种跨区域的清真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将八坊回族社区与其它区域外的回族社区联系了起来。

(二)、“海乙寺制”的社会网络

八坊回族聚居区的寺坊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单一式的,二是复合式的,单一式的寺坊结构就是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围寺而居的单一教坊结构,其特点是各教坊独立行教,与其它寺坊平等而无隶属关系。复合式的寺坊结构又称为“海乙制”,是20世纪初期随着伊赫瓦尼教派兴起而出现在中国的一种伊斯兰教制度,海乙又称“海乙寺”,它所指的是在一个范围很大的伊斯兰教地区内,处于中心地位的一座清真寺,有时人们也把它称为大寺或总寺。而同一地区内其它的清真寺就称为“稍麻寺”,也被称为小寺。“海乙清真寺”领导和管理小寺,向小寺派掌教阿訇,每逢聚礼、会礼或其它重大宗教活动,小寺的教职人员和穆斯林都去“海乙清真寺”参加活动。有的“海乙清真寺”还统一管理小寺的经济收支,或者小寺或教民为总寺捐赠乜贴。在八坊回族聚居区,只有临夏市南关大寺是“海乙清真寺”,其所属小寺主要分布在东乡、临夏县的一些乡镇,每当聚礼日,就有许多小寺的教职人员和穆斯林到南关大寺作聚礼,尤其到了开斋节、古尔邦节的会礼日,四乡属寺的近万名穆斯林乘车赶到南关大寺作会礼,每年,各小寺及其教民都会自愿向南关大寺送一些钱、粮食、油、面粉等乜贴,以满足总寺的日常维护,2008年临夏南关大寺

改扩建工程筹款过程中,许多小寺和教民也捐款捐物。“海乙寺制”建构的一种跨区域社会组织结构,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回族社会以单一清真寺坊为基点的整合,强化了八坊回族社区跨区域的网络联系。

(三)、“门宦制”的社会组织网络

“门宦制”是不同于“海乙寺制”的另一种回族社会的复合式组织结构,“门宦制”以“老人家”、道堂、拱北为核心,由于道堂、拱北往往分布多处,形成几个相互关联的核心,以重大的宗教仪式如“圣纪”、“筛海”纪念日的“尔麦里”为纽带,实现了更大区域的回族穆斯林社会的互动与整合。由于八坊回族聚居区是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中,其中三大门宦都在八坊地区有门宦分支,临夏市八坊及周边分布着大小近二十个门宦拱北及琐麻,其中在中国伊斯兰门宦体系中影响较大的有属于虎夫耶学派的华寺门宦、属于嘎德忍耶学派的大拱北门宦,以及哲赫忍耶教派的大西关索马清真寺,属于这些门宦拱北的清真寺或道堂以及信奉这些门宦拱北的回族穆斯林分布在西北及全国各地,构成了较为广泛的门宦教众分布网络。每当拱北举行“圣纪”以及纪念“老人家”的大型尔麦里等宗教活动时,这些门宦拱北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回族穆斯林信众便会聚八坊,共同参加各自所属门宦拱北举行的盛大宗教仪式活动。当拱北进行重修或改扩建时,这些不同地区的回族信众也会为各自所属的拱北门宦捐献自己的乜贴。八坊回族聚居区的不同门宦拱北通过“尔麦里”等大型宗教仪式活动为纽带和操演空间,建构了一个以八坊社区为中心的跨区域交往互动的社会网络体系。

大拱北门宦是伊斯兰教嘎德林耶在中国的主要继承和传播者之一,大拱北是一个信众较多,传播于陕、甘、宁、青、新、川等省区,其所属拱北分布在陕、甘、川各地,约有20多处,是一个拱北众多的特殊门宦。通过师徒间的传承体系和分布甘、川、陕、青等地的拱北、亭、寺及静修地组成了其特有的组织网络结构。大拱北门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面对面口传心授的道统传授体系,在其师祖祁静一在世时,为了道统不致错传,辈分不致紊乱,自订延续道统世系名次十字,即“一清风云月,道传永世芳”。到清同治时期,第六代后裔祁道和先师增订了“敬承先哲远,克念悟真常”十字。前后二十字,既作为拱北当家人列名顺序,又可区别道统辈分。这二十个字,不但大拱北递传应用,而所属拱北如台子拱北、红山拱北、东乡叶哈池与石峡口拱北、陕西西乡县九处拱北,四川青川蒿溪、后溪,广元县大滩九井、二郎山、将军桥、阆中巴巴寺拱北等处,都袭用这二十个字,以定名分,而继道统。按大拱北道统传递情况,从祁静一一字辈算起,到现在已传了十一辈,构成了纵向师徒传承网络。

(四)、朝觐活动中的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与互动

“朝觐”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重要的法定宗教功修,属于穆斯林五功之一,也是许多八坊回族穆斯林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生目标。在历史上,许多八坊出生的穆斯林学者,通过前往麦加朝觐过程来完成求学,他们回国后游学各地,并同全国穆斯林学者一起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体系,形成了八坊独特的一体多元的伊斯兰文化体系。而如今,随着八坊回族社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每年都有许多八坊回族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在这个仪式完成过程中,八坊各教坊回族个体和家庭,通过欢送、迎接和探望哈吉,与哈吉们共同品尝和分享朝觐体验的过程中形成互动与交流,笔者在八坊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朝觐给八坊回族带来的诸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许多哈吉们通过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种、不同派别的穆斯林共同参加朝觐仪式和交流互动过程中,他们传统的宗教派别观念发生变化,形成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价值观,他们观念的改变同时也影响着教坊群众的传统观念,增进了不同教派门宦群众间的交流与互动,使这个传统的多教派、多门宦回族社区在“尊重差异,和而不同”中变得更加和谐,促进了八坊回族聚居区一体多元回族伊斯兰文化延续和发展。同时,由于世界各地许多穆斯林在朝觐时顺便做生意和买卖,朝觐期间在麦加形成了一个国际性的集市,许多八坊回族商人通过朝觐活动加入到这个国际性的贸易交流中,朝觐为八坊回族提供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的平台,朝觐也同时为八坊回族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礼品需求市场,在笔者对八坊一些穆斯林用品经销商的访谈中,了解到八坊穆斯林用品贸易最初是从朝觐时的贸易交流中发展起来的,现在,穆斯林用品的生产和经销已经成为八坊回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支柱行业之一,而且朝觐期间的穆斯林用品的销售量在全年总销量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对于八坊回族,朝觐不仅仅是个人的一项重要宗教功修,它是一个中国传统回族社区与现代世界保持经济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将八坊回族社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八坊回族也通过这种互动与交流不断调适着自己,使社区在保持地方化特色的同时,也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发展。

四、八坊回族伊斯兰文化网络的功能分析

(一)、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在八坊回族地区经堂教育发展过程中,通过社区内各清真寺设立的经堂,通过接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回族穆斯林求学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阿訇学者,一方面,他们共同缔造了八坊地区一体多元的伊斯兰文化特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伊斯兰文化体系,另一方面,他们求学游学行程足迹遍布西北及全国各地,形成一个文化传播的跨区域横向网络体系;通过师徒方式培养的文化传承人遍布各地,形成了一个文化传播的纵向网络体系,这种纵横交错的跨区域的文化传承网络,将精神文化传播给多个回族社区,有效的传承了中国伊斯兰文化。改革开放后,一些八坊回族有识之士对传统经堂教育进行了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创新性改革,将现代学校教育办学机制成功引入经堂教育之中,对经堂教育进行一系列适应性创新,这些改革对全国许多回族地区的经堂教育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吸引全国各地求学者到八坊求学,为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传承和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做出了贡献。

(二)、社会团结和凝聚功能

这主要体现在以社区为中心构建的教育网络和宗教组织网络的功能作用上,在跨区域的经堂教育网络中,通过阿訇、满拉的求学和游学流动,将共同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传播到各地的回族群众,将大分散的回族社区用共同的文化认同连接起来。

(三)、互动与交流功能

由于八坊回族聚居区所属教派门宦都通过各自值得纪念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仪式,将这些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积淀在西北各回族社区回族群众的文化心理中,通过大型宗教仪式活动为纽带和操演空间,这些来自不同省区乡、村、集镇的穆斯林们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自动地聚拢在八坊,有秩序地开展各种不同的宗教仪式活动,固守着他们的精神家园,定期的仪式和活动使各地区回族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建构了一个跨区域的精神社区。

(责任编辑袁朝晖)

猜你喜欢
回族清真寺穆斯林
印尼·雅加达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