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江苏省中医院妇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时期傅山先生所著,是中医妇科的古典著作。傅山先生在继承前人优秀学说理论基础上又有创新,师古不泥,神于变化。
傅山先生医学留存之方,多为自拟,组方巧妙,对后世影响颇大。荆芥,本属解表散风之药,但在《傅青主女科》中并非取其解表之效。此药性温味辛,入肺、肝经。功效: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及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及产后血晕。《傅青主女科》所载方中用荆芥的方剂有 25首,纵观全书,傅山先生在运用荆芥时配伍构思精微,注重炮制、用量,对我们临证有重要的启发。兹就《傅青主女科》中荆芥的用药配伍规律探讨如下。
通过对《傅青主女科》中含荆芥方剂的搜集、整理,从配伍、炮制及用量等方面发掘并总结傅山先生运用荆芥的规律与经验。
2.1 资料收录 选取《傅青主女科》中含有荆芥的方剂。
2.2 资料处理 对其他药物在含荆芥方中出现频率以及荆芥的用量、炮制方法及药用部位进行整理。结果均按频率由高至低排序。
3.1 含荆芥方用药频率前 5位药物排序 见表1。
表1 含荆芥方用药频率前 5位药物排序
3.2 荆芥应用的炮制特点 见表2。
表2 荆芥应用的炮制特点
3.3 黑荆芥(穗)应用的剂量特点 见表3。
表3 黑荆芥(穗)应用的剂量特点
3.4 炒荆芥(穗)应用的剂量特点 见表4。
表4 炒荆芥(穗)应用的剂量特点
3.5 荆芥(穗)应用的剂量特点 见表5。
表5 荆芥(穗)应用的剂量特点
4.1 常用配伍结构浅析 方剂的作用决定于配伍,通过配伍,可以控制药物功用的发挥方向,从而减少临床用药的随意性。傅山先生非常重视配伍,总结其运用荆芥的常用配伍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组。
4.1.1 荆芥穗配当归—引血归经 荆芥穗入血分,通经络,逐瘀生新;当归补血养血,共用则引血归经,从而使血归常道,常常用于出血而兼见瘀血阻络诸症。傅山先生认为无论是气虚、血虚都可以使得血不循常道而出血或成为离经之血,“芥穗引败血出于血管之内”,且可以“通经络”,所以能使“血有归还之乐”。如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四物汤、引气归血汤及补气解晕汤等都是当归、荆芥穗同人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血药同用,使气血生,败血去,从而血归常道。
4.1.2 荆芥配黑姜—引血止血 荆芥归肺、肝经,性温味辛,通经络,疏肝气,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黑姜味苦涩性温,归肝、脾经,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及温经止血。《本草经疏》曰:“炮姜,辛可散邪理结,温可除寒通气,故主胸满咳逆上气……其言止血者,盖血虚则发热,热则血妄行,干姜炒黑能引诸补血药入阴分,血得补则阴生而热退,血不妄行矣。”二药均归肝经,引肝之血而平肝气,血逆易归。荆芥穗引败血出于血管之内,配黑姜以止血管之口,故可增强止血之效。如引精补完汤、补血汤、引气归血汤、补气解暑汤及加味生化汤等,引血所以引气,气归于肝之中,血亦归于肝之内,气血两归。
4.1.3 荆芥配柴胡—疏肝开郁 荆芥、柴胡均为解表药,其中荆芥辛温解表,具有祛风解表、理血止血之效;柴胡辛凉解表,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效。二者均归肝经,可疏肝经之风郁,同时又可载药上行。傅山先生尤其重视肝、脾、肾三者在妇人病中的关系,如在“经水先后无定期”中指出“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宣”。妇女月经来潮。正常受孕都离不开肝气的调达疏泄。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郁,疏肝之郁,即开肾之郁也。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故大补脾胃并佐以疏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如平肝开郁止血汤、定经汤、完带汤及加味四物汤等皆属此配伍范畴。
4.1.4 荆芥配防风、羌活—祛风止痉 荆芥、防风及羌活均为辛温解表药,相配伍治疗风寒表证。荆芥祛风力强,偏入血分,可通利血脉。且性微温不烈,药性缓和。其中荆芥穗更长于祛风。本品能祛血中之风,《洪氏集验方》单用荆芥穗为末服,治产后感受风邪引起的神志失常。产后血少生风、口噤项强、筋搐类风、产门感风作痛或孕时脾虚水溢而致风水遍身水肿,此时傅山先生使用荆芥、防风及羌活,配以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祛风止痉。
4.2 用量、炮制特点初探 药物剂量的确定,炮制是否得当,都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女科仙方》一书中注重荆芥炮制应用,剂量亦有大小轻重之分,其应用可谓是出神入化。
4.2.1 用量 《傅青主女科》用荆芥的 25首方剂中,荆芥平均用量 1.7钱(5~6 g),为常规用量。书中荆芥用量为 2~3钱(6~9 g)应用,多用于崩漏、难产、产后等出血或气血大亏之证候,取其引血归经止血之效,常与当归、黑姜等配伍,如加减四物汤治疗经水过多之证,用四物汤以补血,加荆芥使之归经而血自静矣。引精补完汤,用荆芥穗 3钱(9 g),配黑姜而血止。小剂量荆芥 4~ 5分(1.2~1.5 g)多用于产后出血、血少生风或孕后脾虚水肿诸症等,取其性微温不烈,药性缓和,上升引经止血之效。疏肝、引血归经及止血之功,多与当归、黑姜及柴胡等配伍,这些运用均与傅山先生注重从肝论治女科疾病的学术思想是分不开的。
4.2.2 炮制 《傅青主女科》用荆芥的 25首方剂中,荆芥炒黑者就有 16处,可见荆芥炒黑是傅山先生应用荆芥的独特之处。《本草汇言》曰:“荆芥,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一切风毒之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本草图经》曰:“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雷公炮制药性解》曰:“入肺肝二经。”可以推测出傅山先生荆芥炒黑目的有二:一是炒炭应用,使其引血归经和止血之功增强;二是减少其发表之力,更好地发挥其止血药效。
综上论述可以发现,傅山先生擅长运用配伍、用量、炮制等方法控制荆芥在复方中各种功用。从配伍来看,多与当归、黑姜及柴胡等养血止血疏肝之品同用,以增强药效;从用量来看,根据具体病情来调节用量,如若出血多,肝郁甚,可用到 3钱(9 g);从炮制来看,炒黑长于引血归经和止血,炒制长于疏肝,生用长于升散祛风。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荆芥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发汗、止血、抗病原微生物、双相调节平滑肌、抗氧化、抗补体及镇静等作用[1]。荆芥为轻扬性和之品,具有疏肝升散、引血归经和止血之功,可有效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1] 伍彬.荆芥穗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业,2009,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