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问题解析的思路及方法

2010-02-26 10:51
装备制造技术 2010年9期
关键词:检具部品量产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售后服务部,广东广州510800)

东风日产是日产与东风的合资企业,先后有8款车顺利实现了量产,投入后市场反馈良好,获得了市场认可。在每一款新车型导入的过程中,东风的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学习,了解日产新车的准备体系和做法,无论在管理上还是技术上,都受益匪浅。

总装是整车品质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总装技术人员所承担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如何快速、准确地解析车辆中的综合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保证整车的品质,是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的方面。经过几款车投产的各个试作过程,在对车辆问题的解析上,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积累,也有一些心得,在这里谨作小结并与同行分享。

1 车辆问题解析中总装技术人员的职责

一般交给总装技术员解析的问题,都是综合性较强不易判明其真正责任单位的问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产品、工艺、部品、作业都有较深的了解,这样才容易尽快抓住问题点,迅速判明责任部门,实施后续对策。

在车辆解析中,总装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1)问题点的把握和确认。针对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确认,不能仅仅局限在纸面上。

(2)问题的解析。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

(3)暂定对策的实施。在没有找到真正原因的时候,可以采用暂定对策,来保证车辆的品质,即使在判明真正责任部门后,总装技术人员也仍有责任协助责任部门制订暂定对策。

(4)对策的实施。在恒久对策的实施上,很多都是由责任部门(如设计、焊装、部品)来对策,但总装技术人员有跟踪及督促其进度的责任。

(5)对策实施后跟踪。无论是暂定对策还是恒久对策,都要对其实施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跟踪可以通过自己,也可委托车间或品保进行。

(6)对策固化。根据采取的对策,暂定对策要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对部品的暂定,也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恒久对策要在相关文件中固化。

(7)再发防止。为了防止后续车型也发生类似问题,对于设计构造问题,做成设计反馈表,向设计部门反馈,防止后续新车设计中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

2 解析流程

试作阶段与量产阶段会有所不同,下面对解析流程做以介绍。

2.1 问题的提出

(1)试作阶段。装车前联合检查发现的问题,总装试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VES评价、保安防灾评价、动态确认、整车品质确认中发现的问题。

(2)量产阶段。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厂检验单中记载的问题,VES评价、动态中发出的问题,市场反馈的问题。

2.2 问题发生的确认

通过对问题的确认,清楚了解问题发生时的状况。

(1)试作阶段。问题点的描述要量化、数字化、图表化,不要含糊;如有间隙或间隙大等不具体的描述,而要具体进行测量,拿出数据;调查图纸与相关标准,判定与产品的符合性,判断这种问题是否真的存在;对于对称件,要了解其左右、前后的差异。

(2)量产阶段。对问题现象的把握要量化,不要含糊。如有间隙或间隙大等不具体描述,而要具体进行测量,拿出数据;调查图纸与相关标准,判定与产品的符合性,判断这种问题是否真的存在;了解左右、前后差异,了解发生的概率及频次,了解白班与夜班的差异;了解4 M(人,机,料,法)的变更点,品质保证体制是否健全,前后车辆的调查;确定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2.3 初步解析

通过初步解析,初步判断出主要问题点,对此进行详细确认。

(1)试作阶段。通过对问题的确认,找出疑点,初步判断;采用整车检具(PUG)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不同零件在同一辆车身上装配,或同一零件在不同车身上的装配,进行初步判断;对于影响因素较多的问题,以鱼刺图或系统图的形式,将各个影响因素表现出来,一一排查。

(2)量产阶段。通过对问题点的确认,找出疑点,初步判断;利用在整车PUG进行初步判断;通过不同零件在同一辆车身上装配,或同一零件在不同车身上装配进行初步判断;与量产前试作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

2.4 详细解析

问题产生原因的判断,经过初步解析后,将各个因素对怀疑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解析,确认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1)车身不合格。利用车身的3D数据,对车身进行详细分析;利用UCF、OG、CHG等车身的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利用前后车身数据对比,分析车身问题;由于焊装车身通过通过涂装输送到总装的过程中,涂装吊具运送、涂装工具支撑及涂装生产线高温烘烤存在变形的可能,此部分原因也要考虑分析。

(2)部品不合格。利用部品厂家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利用部品厂家的的检具进行分析;利用三坐标进行分析;怀疑件与OK件返回供应商进行测量;部分问题有可能是物流工位器具造成,对此也要注意分析。

(3)作业不良。根据工程作业表和标准作业书,进行作业观察;了解白班与夜班作业上的不同点;收集相关数据;对作业前后状况进行确认。

(4)检具相关性不一致。车身检具、整车检具、部品检具,都有一定的制造精度,有时三者在设计、制造、检测定位方面存在误差,会造成测量数据差异,因此需要进行相关性分析。

(5)设备不良。对于需要设备保证车辆精度的问题,设备的安装精度及检测精度,也要考虑进行分析。

(6)设计不良。有些问题是由于设计构造不合理造成的,也要注意分析。

(7)检具与车身差异分析。由于检具是刚性的,车身与部品有一定弹性,两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测量数据会有差异,在检具数据都合格的情况下,应考虑检具与车身、部品的差异。

(8)偏差累积产生车辆的不合格。由于车辆的公差分配是按SQRT(∑(部品公差平方+车身的公差平方+装配误差的平方))分配的,该公差分配成立的前提条件,是部品及车身工程能力CPK必须大于1的条件才成立。因此即使车身、部品在公差范围内,若CPK小于1,而且两者偏差偏向同一边,即是部品、车体在各自的公差范围内,偏差累积也有可能造成车辆品质不合格,这部分也要考虑。

2.5 对策的制订与实施

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暂定对策,确认恒久对策,并落实实施日程,根据以上解析,可做成初步解析报告。

(1)试作阶段。组织相关部门制订对策,落实实施时间。

对于暂定对策,应先对暂定对策的有效性进行量的确认后实施,认为合格后,对作业方面的下发行暂定工程作业表指导车间作业,对部品方面下发技术联络单或技术依赖,详细说明暂定对策的实施方案及日程;

对于恒久对策,实施日程要进行充分的确认,一旦确认就需要严格遵守,并由品质快速反馈推进会议,进行督促实施。

(2)量产阶段。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对策,落实实施时间。

对于暂定对策,应先对暂定对策的有效性在量产车上进行少量的确认后实施,认为合格后,针对作业方面下发暂定工程作业表,针对部品下发技术联络单;

对于恒久对策,实施日程要进行充分的确认,一旦确认就需要严格遵守,并由品质快速反馈推进会议进行督促实施。

另外还要制定防止不合格品流出工厂对策,作为量产车,如何使车辆缺陷做到不流到工厂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旦发现,首先要考虑如何保证车辆缺陷不流出工厂,因此量产初期全数品质保证项目较多,就是为了保证缺陷的不流出。针对客户完全不能接受的V1项目,需要对所有未发出的车辆进行全数追溯。

2.6 对策实施后效果的确认

通过对对策实施后效果的确认,确认问题解析和对策是否有效,若未得到改善,则需再次进行解析并制定对策。

(1)试作阶段。通过单品数据进行确认,通过整车检具进行确认,同一试作时期,试作后半车辆对试作前半车辆问题的对策实施效果的确认,一般试作计划在编制时会分前半和后半,中间会有数天的时间间隔,已经采取的对策可以在后半得到验证,以加快对策的采用和确认。

无法在同一试作期得到验征的,如果对策已采取,可以通过两次试作期间的时间,利用前一轮的试作车辆,针对该问题点进行局部确认,在后一轮试作中进行确认。

(2)量产阶段。通过单品数据确认,通过整车检具进行确认,通过整车装配中进行确认,确认效果可以反映在完检票、VES评价、动态评价中。

2.7 对策固化

将对策内容反映在工程作业表、标准作业书、全数品质保证书、图纸中、检规中,通过文件的修正,使得对策得以固化。

2.8 最终解析报告做成

通过经上步骤,完成问题的解析和对策,整个问题闭环完成,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做成最终报告,留存。解析报告尽可能采用数据说明,并将数据采用图表方式表达,一目了然。

2.9 再发防止及向下一车型的反馈

对于设计方面造成的不良,在对策完成后,做成设计反馈报告,提醒设计部门在下一车型设计中,不要重复犯同样的设计错误。

3 试作阶段与量产阶段解析的不同处

在对问题的解析上,应该说试作阶段(ET,PT)与量产阶段(先行生产、初期流动及量产后)思考问题的方法,虽然大体相同,但在细节上考虑上还是有差异的:

(1)侧重点不同。试作阶段以恒久对策的实施为重点,而量产阶段除了恒久对策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先采用暂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强调流止防止对策的实施。

(2)现状的把握上,由于量产车车辆多,作业人员不同,因此需要把握的方面会更多。如对4 M变更点,白班与夜班有无不同,发生状况(左右,前后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这样极有利于问题的解析。

4 常用的分析及统计工具

在解析车辆问题方面,测量工具越来越多,常用测量工具有车辆检具PUG(通常分为整车、前端、后端PUG三种)、部品单品检具PG、测量车体间隙面差的CHG、测四门两盖总成的UCF,还有采用激光扫描不良问题点,然后与理论数模进行偏差对比分析的三坐标系统(VTS)。

在解析车辆问题方面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可以帮助分析复杂的数据及问题,使对问题状况的把握做到一目了然。

(1)现状调查所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通常有柏拉图、饼状图、离散图等等。

(2)查找原因所用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工具通常有鱼刺图、系统图。

(3)分析部品、车身、车辆数据是否偏离了公差,通常采用正态分布图。

(4)对于对策实施后是否有效的跟踪常用推移图。

5 典型品质问题的原因

常见品质问题按发生部位,大体分为内装、外装、底盘、电装问题四大类;按品质问题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尺寸精度(典型为内外装问题)、机能(车门关闭、跑偏、水刮喷水不良等)、水密(前围、侧围门四周、后背箱)、动态(如低级音)、电装问题等。下面以数种典型品质偏差、水密、动态低级音问题及电装问题分别加以说明。

5.1 品质偏差问题

品质偏差问题,是与整车机能有关的问题。如车门能量超差、雨刮攻角与喷水位置不对,车跑偏等,往往影响因素很多,解析关键在于根据机构的产品设计原理,列出全部影响因素,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度,按照影响度的大小或者对策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顺序,依次进行对策,找出影响问题的关键要因,并进行效果验证,直到品质偏差管理项目在规格为止。

常见三种品质偏差管理项目的原因见表1。

表1 常见3种品质偏差管理项目原因表

5.2 水密品质问题的解决方法

水密品质问题,主要分布在车门、行李箱、前围等部位。水密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查找出漏水路径,然后根据水密品质保证项目,首先确认上流工程及部品保证的项目是否在规格内。

常见漏水部位的解析与对策见表2。

5.3 动态质量问题的解决

动态问题常见表现为异音问题,关键是根据发出的声音,初步判定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然后查找声源出现的位置,然后根据初步确定进行对策,确认异音是否消除。

表2 常见漏水问题解决方法

表3 常见动态问题对策方法

表3为常见异音对策,实际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析判定,然后决定对策。

5.4 电装问题的解决

电装问题,如发动机不能启动,出厂检测有故障码等问题。通常这类问题的解析,是先用故障诊断仪诊断车辆,确定车辆故障代码,然后根据故障代码含义,进一步故障发生的初步部位或部件,然后根据电路图进行排查。

6 结束语

通过多款车型的试作和投产,使我们技术人员得到学习和锻炼,技能水准得到了提高,现场问题的解析方法、流程及体制的完善,确保了车型顺利的投产及出厂品质的保证。

猜你喜欢
检具部品量产
汽车白车身检具应用概况及优化应用
基于国六排放标准下的量产车评估测试(PVE)方法研究
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助力装配化装修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CSI 住宅体系下的装配式装修部品的装配构件研究
高功率发动机活塞冷却喷油嘴安装位置检具的设计与制造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变速箱输入轴内孔同轴度检具设计
工业化建筑部品发展现状探究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
轻钢龙骨体系工业化住宅部品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