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文
最近几年,中国一直是国际关系中非常热的话题,几乎到了“无会不谈中国”的地步,诸如“中国责任论”、“中美共治论”等关于中国的新说法也层出不穷。最近又出现了“中国自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胜利论”等论调。看得出,面对以“中国速度”迈向世界强国的中国,一些国家一时还难以适应,以至于有人说产生了“世界的中国焦虑”。
以笔者看来,60岁的新中国还是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年轻小伙”。既然是“青春期”,“成长的烦恼”当然少不了,世界的焦虑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中国的崛起,这种“焦虑”其实是可以不必要的。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会拿走谁的“奶酪”,而是让大家的“奶酪”变得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对做大世界经济“蛋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3%,2007年上升到19.2%,居世界第一。在金融危机的2009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甚至超过50%。另一方面,中国强大了,但并不“强硬”,更不会搞霸权扩张。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和为贵”、“亲仁善邻”。至于某些欧美国家搬出的“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铁律,那只是西方的逻辑和做法,并不适用于中国,在各国日益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也是根本行不通的。
这种“成长的烦恼”也并非中国独有。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短短30年时间里综合国力如此大幅度的提升,国际影响如此大幅度的拓展,难免会“搅动”国际社会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版图,难免会有国家感到焦虑甚至失落。不仅崛起的中国,崛起的巴西、崛起的印度都会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冲击,引起其他国家的焦虑感,只不过冲击的程度不同引起的焦虑感也有所不同罢了。
要消除这种焦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信和沟通。中国不会也不必去强迫别人了解和接受中国的思维习惯、融入世界的努力、对世界的贡献等。中国应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更为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外部的猜疑和批评,坚持不懈地展现自己对世界的诚意。除了继续积极地对解决世界的矛盾、应对世界共同的挑战作出贡献外,还要以低调谦虚的姿态倾听外界的合理关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去回应外界的疑惑,以互利共赢的精神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历史的车轮一去不回头,中国的成长无法阻挡。虽然在成长过程中少不了这样那样的烦恼,而且烦恼将会伴随中国成长的全过程。但只要中国以宽容自信的心态积极融入世界、积极展示自己的诚意,那么“磨合的焦虑”终将过去。克服了“成长的烦恼”的中国,成长的脚步会更加坚实、稳健。▲(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