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冯京津
6月28日,2010第二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是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主办,其主题是“推广低碳技术,建造百年建筑”。此次论坛邀请绿色低碳技术及百年建筑品质研究,相关新技术、新部品部(构)件应用,百年建筑(住宅)开发、施工等实践领域的十多位领导、专家和企业家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此次论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百年住宅,目的是通过分析住宅产业现象,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绿化,推广低碳技术,推动住宅产业科学发展。他还指出,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已占全总能耗消耗的49.5%左右。其中建材生产能耗月占20%,建造能耗约占1.5%,使用能耗约占28%。据测算,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的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倍,绝大多数采暖地区住宅外围户的热工性能比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散热系数是他们的3.5—4.5倍,外窗是2—3倍,屋面为3—6倍,即使全部执行65%的节能标准,使用能耗仍高出5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建筑用能增长,建筑能耗总量及比重将持续增加。预计在2020年,建筑使用能耗将超过工业、交通能耗,占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比例将超过1/3,有的专家预测将达到40%,成为用能的主要领域。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在论坛上表示,在人口众多、资源拥有量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前提下,解决住宅质量寿命问题就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消费模式,加快转变住宅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就必须不断降低住宅建设和消费中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我国住宅建设已由总量扩张为主逐步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从全局层面和战略高度来看解决住宅建设质量,提高住宅建设效益的根本出路是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这是住宅建设的必然趋势,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孙克放在演讲中表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建立以低排放为特征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应从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为出发点,着眼于每个生产环节和项目建设的每个阶段,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低碳排放,并形成可循环的可能发展模式。
此次论坛深入探讨低碳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背景下,持续提高住宅品质、延长住宅寿命的发展方向和成套技术集成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实现住宅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构)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加快推动中国百年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引导我国住宅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尽早实现住宅产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和住宅品质提升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