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英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采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多媒体辅助教学刚刚起步,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缺憾。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地位,走出多媒体设计误区,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呢?
任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忽略了教学目的,或把它摆在次要地位,而单纯发展教学手段,那么手段就成了无源之水。当前一些教师为了电教而电教,为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背离,语文课成了现代媒体技术的演示课,学生则充当普通观众,教学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然而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画面的直观感受很深,却一直未能进入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状态,更难以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的目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仅仅生动直观,片面追求人气指数,而不是充分利用辅助手段,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教师构思设计教学课件时,为直观而直观,不注意在增强教学内容生动性、形象性的同时,使计算机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课件设计具有启发性。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让学生仅仅是欣赏庐山云雾的图片,并不能让学生深入文字,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图片也不能完全展现出云雾瞬息万变的动态特点,把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的能力扼杀了。
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时,要有机地体现学科特点。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展示图片、声像资料,以期让学生感知课文,激发情趣,然而这些信息往往过于零乱,缺乏系统性,不能组合成一个系统的具有逻辑性的整体,因而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难以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在教学《东方之珠》时,把和香港特区有关的图片一一展示,仅仅让学生停留在直观认识上,没有一个系统的整体认识,没有突出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反而不利于学生把握课文,也没有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学的灵魂,任何先进的教学设备都不可能取而代之。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组合一种或几种信息表达方式(如图表、画片、文字、声音、动画、影像、实物展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是先出示图或录像还是先出示诗句,效果完全不同。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应该是从语言文字入手,重现文字中所蕴含的景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发思考,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而图片或影像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领悟。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怎样扬长避短,合理设计、运用多媒体为阅读教学服务才是关键,切莫本末倒置。生动形象是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陌生的事物,而语言文字同样也是有助于学生理解陌生的事物,只不过这中间还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发挥。多媒体的恰当使用会为课堂营造合适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课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媒体课件是依附于课本产生的,制作者应明确施教者的教学目标,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施教者的教学目标要达到精细的要求,而多媒体的设计目标也要达到明确带有指向性的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到多媒体必然会用到图片,要求制作者严格筛选图片,应和施教者研究讨论图片是否和文字一致,力求再现景、物甚至情。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影像生动,“像”出现的时间是一个多媒体设计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制作者和施教者多次磨合实验,有些生词就要靠即时呈现来帮助理解,而有些古诗就要靠延时呈现来达到教学目的。只有不断地研究、分析、讨论,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手段上引进多媒体,是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它是科学而且先进的。目前,多媒体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用好多媒体,让先进的技术成为教学的助手,而不是成为教学的障碍。这要求不断地研究、学习,提高利用多媒体的水平,才能实现利用多媒体的目标,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