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辉
(平顶山市卫生学校,河南平顶山 467001)
谈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来源
李朝辉
(平顶山市卫生学校,河南平顶山 467001)
教师是一个高压力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大量高校毕业生充实到职业教育队伍中来,并成为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80后”的青年教师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笔者从学生因素、工资待遇、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四个方面分析中等职业教育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
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
教师是一个高压力职业。邵光华等[1]对250名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调查显示,有91.9%的教师认为该职业是有压力的,其中62.7%的教师认为教师是很有压力或极有压力感的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大量高校毕业生充实到职业教育队伍中来,并成为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80后”的青年教师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并形成负面影响。
在心理学方面,“压力是有机体对于不能力所能及或扰乱其平衡状态的刺激事件(stimuli events)所表现出特定或非特定的反应状态”[2]。1977年,Kyria在Educational Review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教师压力的研究性文章,首次将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的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经历,如生气、焦虑、紧张、沮丧或失落。此后,对教师压力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3]。
过度的心理压力对教师造成的影响包括酗酒、失眠、焦虑、易怒、观察分析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消极等,并且教师会将自己的消极心理转嫁给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甚至对学校产生消极、厌恶情绪,学习积极性下降,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从而成为教师更大的心理压力来源。根据最小概率统计法则和正常师生比,20万名教师的焦虑可能会波及500万名学生[4]。因此,从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研究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情况是很有意义的。
3.1 学生因素
3.1.1 学生基本素质 学生素质始终是导致教师工作压力的因素,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和谐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工作极具复杂性。中职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使他们目中无人,性格乖戾。青年教师刚刚从学生时代走上讲台,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掌握,但不全面,出现突发情况没有经验,不能从容面对[5]。
3.1.2 学习积极性 受社会分配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学生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继而对学习丧失目标,缺乏主动性。加之大班教学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愈发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使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丧失信心,无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3.2 工资待遇
近10年来,职业教育长期处于政府投入不足的状态,教师工资较其他类型学校偏低,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工资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物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工资的上涨速度。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生存压力更大,尤其是房价的飞速上涨使青年教师的住房压力达到极限。
3.3 工作强度
教师的工作强度大是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职业教育的扩展,教师比例不足,青年教师来校后立即充实到教学一线,独立承担一门甚至多门课程,周学时甚至达到20余节。此外,还要承担其他工作,如班主任工作、公开课、教学竞赛、教研活动及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等,由于工作强度大,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青年教师对自身能力产生疑问,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6]。
3.4 人际关系
“80后”的青年教师很多也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等方面也有许多不足,进入职场后需要处理好与上下级、同事、师生等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青年教师成功欲望强,希望得到领导的器重和提拔。如何搭建自己的关系网络,如何与领导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则成了他们的精神负担。
总之,认识和了解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压力来源,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到职业教育工作中,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适当减轻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对教师自身、学校后续发展及对学生的正确心理导向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既需要青年教师自我调节,又需要学校领导的理解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让青年教师在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中更加顺利从容。
[1]邵光华,顾泠沅.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情况的初步研究[J].教育研究,2002,(9):20-24.
[2]Zimbardo PG.心理学[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88:684.
[3]高金锋.试论教师压力的负面影响及解决策略[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54-57.
[4]Sarason SB.Schooling in America:scapegoat and salvation[M].New York:Free Press,1983:22.
[5]唐丁方.中学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8):145-149.
[6]汪泳,魏玉璞.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7,31(6):37-40.
G443
B
1673-7210(2010)05(a)-151-01
2010-02-04)
李朝辉(1982-),男,湖北武汉人,助讲,本科,学士,从事护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