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074 广州军区武汉疗养院 郑娟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1]。常引起多种急、慢性并发症,极大地增加了与该病相关的患病率与致死率,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尚在急剧增加。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2]。研究证明,改变观念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提高疗养员对糖尿病的认知,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指导对提高疗养员生活质量,保障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1 感染 常见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女性真菌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等;泌尿道感染常反复发作或呈慢性化,一旦发生肾乳头坏死则病死率极高。
1.2 心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且病情进展快,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动脉病变等。微血管病变及心肌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性心肌病,可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1.3 糖尿病性肾病变 糖尿病性肾病是因肾血管硬化而致,是由肾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早期尿蛋白增高且逐渐增多,出现水肿、高血压,晚期有氮质血症,最终发生肾衰竭。
1.4 糖尿病性眼病变 并发症发展至眼球和神经,可致失明 (主要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等。
1.5 糖尿病足 因神经血管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足部疾患,临床上表现为足部皮肤溃疡、肢端坏疽,严重可致截肢。
2.1 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 告知疗养员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可带病长寿。积极健康的心态和科学的治疗措施可延缓糖尿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反之,悲观、失望、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利于治疗和康复,处理不当可延误治疗。保持开朗、平静的心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是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2.2 饮食治疗 指导疗养员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饮食和营养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至理想水平是治疗的关键。因此要学会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维持理想体重,且均衡摄入营养物质,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热量的12%~15%、30%、50%~60%为宜[2]。多食高纤维、高维生素含量的食物;忌食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戒烟、戒酒,坚持低盐低脂饮食;使血糖维持在理想水平。
2.3 运动治疗 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黏度,减轻体重,增强体质,有利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但要讲究运动的科学合理性,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选择步行、慢跑、打乒乓球、健身操、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时间宜在早餐或晚餐0.5~1 h后,持续运动时间为0.5 h左右。为防止活动量过大,引发低血糖反应,病人应随身携带糖果,及时服用。让科学的运动成为一种习惯。
2.4 药物治疗 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可分为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两种。要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选择性用药,如磺脲类药物适用于2型糖尿病,双胍类适用2型和1型糖尿病;胰岛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口服药效果不佳可用胰岛素补充治疗。
2.5 糖尿病监测 不能因没有临床表现而忽视病情监测,要定期测量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肝肾功能、眼底、身高、体重等。应学会用血糖仪自我监测,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治疗。
[1]刘心民,等.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321-1322.
[2]夏泉源,主编.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