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六平
关于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的设想
□顾六平
针对我院实际情况,提出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的设想,并对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的意义、保障、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专业实训选修课;意义;保障;思路
随着工业技术和电气智能化的飞速发展,很多核心技术已经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普及,企业对于理论知识的需求相对淡化,而更多倾向于实践性技能。但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基础理论知识相当重要,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学生今后就很难在专业技术上主动地提高自己,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居于劣势,甚至像传统的产业工人一样很快被社会淘汰。
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掌握多种技能的毕业生相对于专业设置狭窄的毕业生拥有更大的可塑性。但是,学生希望学习非本专业相关的跨行业知识,用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却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无法获得专业和系统地培养。
为了解决专业技能“深度”与“广度”的培养方向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的方式加以解决。
通过选修的方式能够把解决专业技能“深度”和“广度”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为成长选择一条道路。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可以选择在专业技能方面获得更加深人的培养,或者掌握更多的跨专业、跨学科的实践技能,使自己达到社会需要。
1.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可以拓展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在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技术应用能力更强。
2.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并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3.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可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多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好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素质较差的学生,老师能够通过发现他们的特长而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促进其在主修课上的学习。通过专业实训选修课的学习,不管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学习差的学生,他们的综合素质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4.鉴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进行专业实训选修课也许不能改变绝大部分学生的发展轨迹,但是专业实训选修课的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也许比理论知识更有兴趣,更容易接受。他们就可能会认真参加,如果得到好成绩,就会增加他们的学习的动力,也许就能促进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
总之,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能使教师对学生有更深的认识,也能够使学生及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1.在时间安排方面:以往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这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可能会有冲突,有少数学生会以此为借口逃课,这种严重的逃课现象,不仅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会影响其它选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很多公选课的开设流于形式。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时间安排在各个班级的实训周内空余时间(目前每班每学期有六周正常教学实训时间,且是集中于半天进行),以一周为一个教学单元(28学时),完全不妨碍学生的课余生活。
2.在内容的安排方面:以往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多是作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哲学法学类、经济管理类、文艺体类、历史学类、理工类等各个方面。但如何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及确实提高综合素质合理开设选修课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通过AHP①分析法不难发现,对于高职学生的选修课选择来说,“最合理的选择依次是 “综合素质课程选修”、“跨专业实用课程选修”、“专业应用课程选修”。”目前,我院已开设了的公选课和专业选修课,门类繁多,为同学们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但是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公选课以人文素质课程为主,专业选修课以理论性课程偏多。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程恰恰可以弥补“跨专业实用课程”、“专业应用课程”的缺失。
3.在平时教学管理方面:以往的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院系,学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个性差异,加上大班授课,人数偏多,教学管理难度大,正常的教学制度难以落实,给教师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专业实训选修课是以班级为单位,课程内容在充分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后,针对学生的切实需要制订选修课开设计划,尽量做到 “你选我开、你不选我不开”(大于24),减少课程开设的盲目性,既可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又保证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选修课开设的目的,也便于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有效地约束学生的学习行为。
4.在考核方式方面:以往的选修多是以撰写一篇相关内容的论文或者学习报告给学生判定成绩是否合格,“出工不出力”、“人在曹营心在汉”、急功近利的人很多,完全是为学分而来。这些学生的存在,势必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专业实训选修课是将实行过程性考核。学生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集体讨论,完成情况也不固定,既可在上课前就进行,又可安排在课堂中间,还可在接近下课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使同学们能够真正地掌握更多的知识。此外,学生的学习总结报告也不可少,对部分感兴趣的学生还可提供相关的考工指导,帮助学生顺利拿到想要的技能证书。
5.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更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高级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拥有专门技能的人才。高职的学生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职业实践中,将习得的相关职业理论知识加以转化,以便内行地应对职业的专门要求。“专业能力具体表现为:以“物”为对象,诸如对材料、仪表、机器等方面的操作、维护与保养的能力;以“人”为对象,诸如护理、餐饮、旅游、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力;以及对以“物”与“人”为对象的职业工作过程的辨识、监控、调解、优化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这些学生需求的能力正是专业实训选修课所开的内容。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我院经过2006年教学质量评估后,实训的条件得到了提高和优化。就江苏省电工电子示范中心,学院每年就投入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中心仪器设备的更新与维护,近三年投入的耗材共38万元。拥有800元以上仪器设备近1500件,总价值900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10万元以上)为6件,价值98万元。有些设备是少量专业,单一学期使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有些设备的使用功能还可进行二次开发,增加新的使用功能;有些设备功能强大,可以进行模拟化技能组合。这些校内资源,为“专业实训选修课”的开设,提供了硬件保障。
2.开展产学合作。校企联合共建:台湾研华(中国控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国西门子有限公司、日本三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伟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测控实验室、西门子PLC培训中心、三菱PLC培训中心,凌阳单片机创新实验室,把企业的自动化领域的先进设备和最新技术搬到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最新技术,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合理利用大学城现代工业中心优质的实训共享资源。根据教学资源共享计划,“常州大学城将重点在七个方面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即:学分互认,跨校选课;互开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师资共享、互聘老师;建立联合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建立补偿机制;开放实践教学资源;互借图书,逐步实现全城“一卡通”;建立教学督导员库,实现教学督导资源共享。”常州大学城现代工业中心建设有电子信息技术、动漫、数控技术、汽车技术等12个实训基地,也可作为专业实训选修课的硬件保障。
专业实训选修课的教学应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分阶段、分层次的训练、考核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1.以笔者所在电子电气工程系为例,可根据培养目标,按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每一个训练项目可以分成不同的课题与模块,其中电类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在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完成;电专业技能可到实训场地进行强化;电类专业综合技能则可以在常州大学城现代工业中心的电子信息技术中心完成。
2.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选修的实训项目、开展训练、接受考核。考核符合要求者,则可以进入高一层次的项目训练,未能达到规定要求者可以重修。对于领悟力强、具备一定水平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复合训练,灵活安排自己的实训课题。比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在常州大学城现代工业中心数控培训基地开设的综合技能―― “数控维修”专业选修课模块;也可以跨专业选修“高级无线电调试工”专业选修课模块;又如,塑料模具专业的同学,可根据行业的特点,选修一些关于“机床电气控制”专业选修课模块;甚至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电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专业选修课模块。
从我院实际情况来看,开设专业实训选修课,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而实施专业实训选修课,能够培养学生所学的特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拓宽了学生的就业空间,增强学生跨岗位与转换岗位的能力,由一名“专才”演变为“通才”,更适应现在的复合型技能岗位,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晋升更高级职业岗位打下了基础。
注 释:
①AHP简介: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是将复杂的决策情景切分为无数个小部分,再将这些部分组成为一个树状的层次结构。然后,对每一个部分的相对重要性给与权数值,然后进行分析出各个部分有限权。对决策者而言,以层次结构去组织有关替代方案 (alternative)的评选条件或标准(criteria),权数(weight)和分析(analysis),非常有助于对事物的了解。此外,AHP可协助捕捉主观和客观的评估测度,检验评估的一致性,以及团队所建议的替代方案,减少团队决策之失误。AHP将整个问题细分为多个较为多个较不重要的评估,但还维持整个的决策。AHP方法是由ThomasL.Saaty教授研究发展出来的,其适合多评选标准 (Multi-Criteria)的艰难决策。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软件工具可用,包括最著名的ExpertChoice软件系统,以及免费网上AHP软件或服务。
[1]陈旭.关于实施网络选修课的构想[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01).
[2]翟耀辉.设立选修课——提高技工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J].职业与教育,2009(07).
[3]曾庆武.应用AHP法分析高职学生合理选择选修课的诸因素[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03).
[4]姜大源.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J].交通职业教育,2005(05).
[5]宋金萍.常州大学城共享教学资源[N].新华日报,2005-01-29.
[6]王良春.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23).
[7]杨劲松.“双证融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07).
顾六平(1972-),男,江苏南通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电气工程师,维修电工技师,研究方向为电子设备维修及数控机床维修。
G712
B
1001-7518(2010)02-0057-02
责任编辑何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