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开霞 ,项 晖
(1.安徽省淮南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安徽淮南 232007;2.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谢一医院,安徽淮南 232052)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本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病情可进行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缺血部位的肢体组织坏疽、感染等,表现为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体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坏疽等症状。因此,在治疗的同时,使患者能够从心理上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水肿、疼痛、溃烂、坏疽等症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和治疗,给予饮食指导也是保持远期效果的关键。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坏疽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我科2009年2月5日收治1例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足坏疽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81岁,于2009年2月5日以双下肢动脉硬化症入院。既往有双下肢动脉硬化史、冠心病史、COPD病史、吸烟史60余年。入院8 d前出现左下肢疼痛、麻木,近2 d因症状加重不能行走入院。查体:体温37.7℃,脉搏78次/min,呼吸 22 次/min,血压 13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精神萎靡,双下肢指凹陷性水肿,双足潮湿,入院后出现左下肢剧痛,皮肤湿冷,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皮肤呈暗紫色,急诊下肢血管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伴左侧腘动脉以下管腔闭塞。
根据彩超结果,给予活血化瘀、抗感染、利尿、抗凝、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双下肢抬高、制动、保暖等治疗及护理。2009年2月9日右下肢水肿明显减轻,左下肢仍有高度水肿,双足趾间潮湿糜烂,左足底近足根处有3 cm×4 cm的水疱及点状脓性分泌物,左足背动脉不能触及,皮温低。Ⅰ~Ⅱ趾色变浅,Ⅳ~Ⅴ趾呈黑色,左足背有5 cm×7 cm的片状水疱,痛觉敏感,左足背处水疱液抽出,足趾间破溃处清洗消毒,外敷氟哌酸粉。治疗22 d后,双下肢水肿完全消退,左足溃烂处干燥、结痂,Ⅳ~Ⅴ趾呈黑色干性坏疽,Ⅰ趾及跖部分干性坏疽,无触痛,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皮温正常,住院6 d后体温正常,2009年3月12日出院。
主要采取的护理措施有,①心理护理:患者左下肢坏疽,情绪不稳定,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主动接近患者,多与其交流,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向其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给予关心、鼓励、支持,使患者充满治疗信心,配合医务人员治疗。②卧床休息,避免肢体受压及过度屈膝屈髋等,抬高双下肢,注意肢体保暖,勿热敷。③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皮肤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④准确记录出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⑤饮食护理:少量多餐,给予低盐、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低脂流质饮食,同时避免产气过多的食物。⑥加强皮肤护理,首先要预防和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洗足部糜烂及水疱处,0.5%碘伏擦洗,去除水疱内液体,并分开趾间待干,外敷氟哌酸粉及暴露创面。根据创面情况给予碘伏消毒、无菌干敷料保护,防止继发感染,清创换药每天2次,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注意更换体位,预防压疮。⑦口腔护理每天2次,帮助患者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⑧严格消毒隔离,早晚病室通风各30 min,每天空气消毒2次,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保持室温在18~22℃,相对湿度为50%~60%。
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等处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通过本例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笔者总结如下体会:①调节饮食结构,均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应限制高脂食物,勿饮咖啡、浓茶等。②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要坚持服用降压、降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并告知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包括不吸烟、不暴饮暴食、足部保暖,注意生活调理,穿宽松鞋袜,经常更换,避免摩擦和受压,坚持体育锻炼、减肥等。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为周围血管病性足部坏疽,易反复发作,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坏疽复发,并定期复诊。
[1]李淑增,吴俊清,曹卫东.碘伏用于外科创面换药[J].中华护理杂志,1992,27(3):49.
[2]张怀美.天疱疮活动期伴全身大面积溃烂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杂志,2008,15(10):1759.
[3]林秀丽,周雷,叶江嫔,等.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动脉硬化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09,5(6):24-25.
[4]武春燕.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的护理新探[J].中国医药导报,2009,7(22):147.
[5]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3.
[6]荣桂荣.氟哌酸粉外用治疗表浅创面[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6):315.
[7]罗盈怡.吸烟对下肢动脉疾病影响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3):30.
[8]许丽华,张晓波,蔡文斌.动脉注射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护理杂志,2007,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