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芳
(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护理工作又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中能否做到规范操作,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影响着医疗质量。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实际观察,发现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护士在治疗操作中双手与患者有着频繁、广泛、直接的接触,若无严格的消毒隔离观念,即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过程,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威胁。在日常工作中,常见一些护理人员下班时洗手一丝不苟,而在为患者做治疗操作时却忽视洗手,护士带菌的双手就成了传播细菌的工具。
护理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淡薄,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如配制药液时不戴口罩;安瓿外壁不消毒直接开瓶;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时直接用手捏取消毒棉球,这些操作行为均可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常用的治疗和护理用品如体温表、血压计、湿化瓶、止血带等用后不消毒或消毒程序不规范,手术器械用后清洗消毒灭菌程序不恰当,使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概率增大,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如没有针对性地选择消毒液,难以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性,在配制消毒液时不测浓度,凭经验、凭想象;使用后的消毒液不及时盖上盖等,都可导致消毒液浓度降低,作用时间缩短,消毒液配制时手不洁,盛液器皿被污染,使用时不执行无菌操作,污染的消毒液会成为媒介而致消毒失败,为医院感染埋下隐患。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处置过程中不采取防护措施、徒手操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均可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如导尿时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留置导尿时间过长、尿袋更换不及时等可引起尿路感染,换药时用物被污染或过期而引起切口感染等医院感染。
未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其他传染病患者来病房探视、护士未坚持湿式清扫、空气中微生物严重超标、通风设施不完善或通风时间短等。紫外线是空气消毒的主要工具,如辐射强度不够、覆盖面积不足、照射时间过短、在有效距离外使用、病房内湿度不够、灯管及灯罩内有灰尘遮盖等,都可使消毒灭菌流于形式。
医院感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士在单独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都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所以护理部开展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要求护士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护理操作,做到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确实保证护理操作规范化。
护理部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护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护理部首先培训护士长,再由护士长培训护士,护理部随时下病房,随机提问护士有关消毒隔离知识和标准预防知识,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护理部制订无菌技术操作奖罚标准,并组织全院护士学习,使每一位护士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自觉执行操作规程,把无菌操作列入护理质量检查内容,每月实施奖罚,护理部也经常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核,发现违规者按标准处罚。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十分活跃而重要的传播媒介,护理部针对手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洗手规范化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洗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自觉养成洗手习惯,在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后都应洗手,这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简单、经济有效的措施。
重复性使用医疗用品的正确处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而护理人员是消毒、灭菌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所以护理部应严把消毒灭菌关,做好消毒剂在医疗使用中的质量控制,保证下一个患者使用时的安全。
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管理,要求处理医疗废弃物时必须穿隔离衣,戴手套,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切断其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病原菌扩散。
病房内要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严格控制陪护和探视人员,做好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出院患者的终末消毒处理,控制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定时用紫外线或三氧机消毒,定期对灯管进行监测,晨间护理坚持湿式扫床,每月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监测。
[1]盛芝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62-263.
[2]郭学恒.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2.
[3]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