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071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 蒲文红
治疗室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治疗室的管理密切相关。加强对治疗室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1 污染区、清洁区及无菌区的划分和管理 三区划分不合理及管理混乱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污染区是治疗室回收处理污染物品的区域,在此进行分类、清洗、消毒浸泡等,由于回收区杂物较多,如不及时清理,台面欠整洁,甚至有些物品未经初步处理就进入到清洁区,造成区域间污染。
1.2 回收污染物时 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再生器械附着的未及时清洗而残留的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医护人员的手,一次性用品的分类及毁形时尖锐物品易刺伤医护人员,此类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1],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方面。
1.3 清洗物品及浸泡消毒时 清洗物品时未按照先浸泡后清洗及特殊物品应先浸泡后清洗的原则,器械的轴节、咬合面、横纹、管腔清洗不彻底,消毒剂配置的浓度达不到标准,浸泡用物不统一,未完全浸泡轴关节影响消毒效果等因素导致的消毒不合格也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
1.4 无菌观念不强 个别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注重洗手,造成污染器械与清洁器械间的污染;摆药、加药时及注射前未按严格的消毒程序或违反无菌原则。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2 h、各种溶媒启封抽吸24 h后继续使用。
1.5 治疗室紫外线消毒空气不合格 治疗室紫外线灯管未进行检测,使用寿命超过1 700 h或灯管照射强度低于70 μW/m2的强度时未及时更新。每日未行消毒或消毒时间达不到30 min/次。
1.6 消毒液保存或使用不当 消毒液及消毒器械未及时更换,消毒液有效浓度低于标准要求;碘酒、乙醇未密闭、闭光保存;84消毒液的配置浓度未达到要求。
2.1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区域管理 治疗室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2],明确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区之间的线路分开,不交叉,不逆行。
2.1.1 污染区管理 在此区进行回收物品、分类、一次性用品毁形、初步清洗消毒浸泡等,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帽子,离开该区要洗手更衣,每次处理完毕用1 000 μ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含氯消毒液应现用现配,注意检测,及时更换。
2.1.2 清洁区管理 经去污处理,待消毒的物品在此包装、物资存储等。每次操作完毕用500 μg/L含氯消毒剂擦拭。
2.1.3 无菌区管理 该区是无菌操作及无菌物品储存场所。进入无菌区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口罩、帽子,灭菌后物品按照灭菌先后顺序放置,保持整齐,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杜绝过期物品,台面及地面用500 μg/L 84消毒液擦拭,地面擦拭2次/d,紫外线消毒2次/d,40 min/次,紫外线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3]。
2.2 回收物品的管理 回收物品按分类进行回收,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专人回收、焚烧,专人登记。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医用垃圾用黄色袋装,生活垃圾用黑色袋装,锐器集中装入专用容器中,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2.3 严格消毒制度 治疗室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2次/d,40 min/次,每日通风2次,30 min/次[3]。桌面、台面、地面用500 μg/L 84消毒液擦拭,各种拖把分类放置,不得混用乱用。消毒剂的配置现用现配,随时监测消毒液浓度。
2.4 治疗室的细菌检测 每月定期对治疗室的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空气中的细菌总数≤157 cfu/m3、使用中的消毒液无细菌生长、物体表面的细菌数≤5 cfu/cm2、工作人员的手细菌总数≤5 cfu/cm2,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4]。
2.5 规范化洗手 手是传播医院感染的最主要的媒介,正确执行规范化洗手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科室对各工作人员培训规范化洗手的知识、洗手指征及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科室每位工作人员掌握正确规范的六步法,从而有效地阻止医院感染源通过手的传播。
加强治疗室的感染管理,是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暴发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治疗室一系列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乔建华.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的防范和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598.
[2]张晓春,许乐,陈艳红.“五常法”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68-569.
[3]路军梅,翁改志.治疗室在使用风扇前后空气质量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18.
[4]沈瑞芳,王春莲.治疗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