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缺点

2010-02-17 15:18:43尚荣华金海甲聂建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

尚荣华 ,金海甲 ,聂建红 ,王 瑞 ,王 红

(1.吉化集团总医院检验科,吉林吉林 132022;2.吉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系,吉林吉林 13201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目前已是国内外临床检验最常用的筛检仪器之一,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着精度高,速度快,易操作,功能强的强劲优势,尤其是现有先进血细胞分析仪(如Sysmex XE2100和贝克曼库尔特LH755)不仅应用多项检测原理对各项血细胞检测参数进行分析检测,而且可与血涂片制备和染色仪有效结合,进而为临床不同层次需求提供更有效、精确的血细胞检测参数,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即使再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此血细胞镜检和其他手工复检还是有必要的。只有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血细胞镜检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更完美的目的,进而使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

1.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

现代血细胞分析仪除拥有一般三大功能(①全血细胞计数功能;②白细胞分类计数功能;③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功能的拓展功能,包括:有核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检测;未成熟粒细胞,幼稚粒细胞,造血干细胞计数;未成熟血小板比率;淋巴细胞亚型计数;血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等)外,其还可得知以往手工常规检查无法检测的参数,进而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1.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优点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常规检查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性能评价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其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准度够,所以现代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血常规筛查手段。

1.2.1 有学者报道,其以手工镜检结果为准,利用雅培CD370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对医院常规标本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 CD3700分析仪对形态异常细胞检测功能的特异性为77%、敏感性为100%,检出有效率高达83.7%。CD37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应用多种原理、多角度对各血细胞参数进行分析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对血细胞的检测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对形态异常细胞提示的敏感性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常规标本的血细胞分析筛查。

1.2.2 有资料表明,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全自动5分类血球分析仪(5DF)可用于一般标本常规检查的筛查方法。研究者通过其与瑞氏染色镜检相比较研究,得出5DF血细胞分析仪对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计数无明显差异(均P>0.05),仅单核细胞分类计数仪器法比镜检法结果偏高(P<0.05)。当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细胞结构改变应选用镜检法进行复查。

1.2.3 有学者用迈瑞BC-5500全血细胞分析仪与现代先进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作对比分析表明,二者各参数相关性良好,即二者性能相当。同时,迈瑞BC-5500全血细胞分析仪的批内、批间精密度及总精密度变异系数(CV)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各分析参数的携带污染率小于0.5%。经试验表明,迈瑞BC-5500全血细胞分析仪可用于日常标本筛查检查。

1.2.4 目前,血细胞分析仪有三分群和五分群之分,不仅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良好,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也很优良。相对而言,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标本用量少,尤其适用于儿童末梢血的检测分析。相关资料表明,三分类雅培CELL-DYN1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各种参数性能评价良好,测定参数快速,线性范围宽,准确度,精密度良好,各参数的携带污染率小于1%,线性范围相关系数(r2)>0.99,准确性的偏离指数(DI)<0.1%;背景计数低(0)。其可作为医院全血细胞分析正常结果的筛查工具。

1.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拓展应用

现代先进血细胞分析仪拥有幼稚细胞检测通道,在一定范围(1~1 600)×106/L内,可精确地对造血干细胞计数,且其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术检测无明显差异。有资料表明,某些先进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2100)能快速、高效地检测出外周血、脐血和采集物中的造血干细胞,且具有方便快捷、标本用量少(约 60 μl)、检测时间短(75 s)、花费少等优点。 所以,应用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来检测造血干细胞,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最佳采集时机的快速判断、干细胞成功采集的预测和白血病患者造血功能恢复观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缺点

虽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拥有众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其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2.1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

因为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主要利用电阻抗法对血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所以其存在着分类不精准的缺点,尤其是对中间型细胞群异常时的检测及结果有所出入。有众多资料表明,三分群ABX MRCRO S60血液分析仪和三分群CD180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对儿童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同时用手工染色镜检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血细胞分析仪(三分群)检测的白细胞分类(中间型细胞群)为10%以上时,均应做瑞特染色的人工镜检复查,以防止幼稚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病理性细胞漏检。

2.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体会

即使再先进的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尤其是随着医学检验的崛起和发展,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所以对临床血液学常规筛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2.1 实验室数据表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则可在保证工作量适宜的情况下,提高其检测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有学者报道,根据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复检制定协作组的23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复检率为15.27%,假阳性率6.70%,假阴性率1.86%。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复检规则能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防止漏诊和误诊。因此各血常规室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相应的复检规则,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2.2.2 有些学者,将Sysmex 1800i与血涂片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参照国际血细胞复检相关条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复检率25%,假阳性率为20.4%,假阴性率为1.1%。说明虽然Sysmex 1800i及类似五分群机型,血细胞形态血检查,在血常规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仪器法检测的方法学具有局限性,对于形态结构异常的细胞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定位。一旦仪器检查提示异常应及时涂片复查,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局限

无论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还是五分群血细胞分析仪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对血细胞形态学改变做出准确检测)。所以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忽视了血细胞的形态学分析,就已造成漏诊,甚至误诊的现象。有学者利用临床实例证实:仪器分类法不能将患者外周血形态异常的特征表达出来,故若将仪器的分类计数结果报告临床,则易漏掉重要的诊断信息。对于血象有变化的病例,有其是血细胞分析仪提示异常的病例,若不做镜检复查,则会漏诊、漏检的现象。

2.3.1 白细胞形态的改变:外周血出现幼稚粒细胞,核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增高),核右移(中性分叶核比例增高)嗜酸或嗜碱性粒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毒性病变,异型淋巴细胞等。

2.3.2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RDW增高)中心淡染,点彩红细胞,球形红细胞,泪滴样红细胞,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

2.3.3 血小板形态改变: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大小不等(PDW增高),血小板聚集、堆积和发生卫星现象使全自动血分析仪不能确认血小板而使血小板计数减低。

2.3.4 其他:肿瘤细胞及寄生虫等。

总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能只为了达标而提高镜检率,镜检标本的确定一定要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和血细胞分析的提示,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不能仅依赖于血细胞分析的提示作为镜检标本的筛选条件,部分异常形态,比如异常红细胞形态,粒细胞中毒改变,血小板的形态异常等都是仪器无法提示的。

3 讨论

现代血细胞分析仪主要综合应用了电学(电阻抗法及射频电导法)和光学(激光散射法及分光光度法)两大原理,用以测定血液有形成分(细胞)和无形成分(血红蛋白)。目前电阻抗法是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的主要原理。现在市面上的血细胞分析仪有很多种,但其检测原理不尽相同:白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主要有5种方法,即:①体积、电导和光散射(VCS)法。②流式细胞术、电阻抗、射频和特殊细胞染色法,其有3个检测通道(4DIFF通道、WBC/BASO通道和未成熟粒细胞信息IMI通道)。③钨光源、激光散射法,其有过氧化物酶(Pero)通道、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性通道和未染色大细胞计数(LUC)检测通道。④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MAPSS)应用固体激光流式细胞荧光技术多角度检测白细胞和分类。⑤双流体(双鞘流)动力连续系统(DHSS),其有白细胞计数通道、嗜碱性粒细胞通道和白细胞分类通道来检测白细胞和白细胞分类;成熟红细胞系列检测原理主要有4种方法,即:①电阻抗法。②流式细胞术、鞘流电阻抗法。③流式细胞术激光散射法。④电阻抗法和光散射法。血小板系列参数检测原理有4种方法,即:①电阻抗法。②流式细胞激光核酸荧光染色和电阻抗法。③激光散射法。④固体激光散射法、电阻抗法和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散射法。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检测原理主要有2种方法,即改良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非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网织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主要有2种,即非荧光染料染色法和荧光染料染色法。有核红细胞系列参数检测原理主要有4种,即:①VCS法。②流式激光/荧光染色法。③白细胞计数和分类通道衍生法。④阻抗法和噻唑橙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

虽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及检测原理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我们必需强调在临床工作中复检的重要性。因为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检测人群间,存在个体及群体差异,所以每个血常规室应根据自己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血细胞分析仪复检原则,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只为了达标而一味提高镜检符合率。镜检复查标本的确定一定要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和血细胞分析仪的提示,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完善,根据循证医学原则,我们应该用当前最好的检测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和临床实践成果,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进行严格评价,才能使血液分析仪为临床提供最有价值的检测证据。

[1]肖木洲,张广聪,叶竟妍,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形态异常血细胞检测功能的评价[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3):225-227.

[2]胡泽溪,刘凤琴,杜月娟,等.5DF血球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与瑞氏染色镜检结果比较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153-154.

[3]苏庆军,周丹,陈建国等.迈瑞BC-55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评价[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2):41-43.

[4]张兴桥,刘晓宏,杨晓静.儿科患儿ABX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间型细胞镜检的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9,22(4):200-201.

[5]潘建玲,付桂华,刘方鹤.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镜检标本的漏诊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2):270-271.

[6]段六生,熊玲,周钦.加强复检工作在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9(30):7389-7390.

猜你喜欢
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流程工业(2022年3期)2022-06-23 09:41:06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快乐语文(2021年15期)2021-06-15 10:19:38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全自动发明机
童话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32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河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2 08:30:16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全自动洗衣机
故事大王(2019年4期)2019-05-14 16:38:48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