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合作时报社15年50事

2010-02-17 14:52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1期
关键词:时报社总社系列报道

1995

1.1995年10月6日《中华合作时报》创刊。国务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陈俊生亲撰发刊词《挥写新篇章迎接新世纪》。从此,中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有了自己的宣传喉舌。

2.1995年10月至12月,《中华合作时报》头版开辟“时报嘉宾”专栏,江苏、湖南、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等省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与本报记者面对面,解读各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大计。

1996

3.1996年,《中华合作时报》推出“供销合作社人风采录”专题报道,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一系列歌颂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者的人物通讯。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武更田、以“背篓精神”全心全意服务山区人民的王国明等一大批基层供销合作社人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在系统内广为传颂。

4.1996年,针对各地侵害供销合作社合法权益事件的出现,以及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使社有资产遭受损失现象的出现,本报派出记者深入一线,及时了解情况,采取系列报道、追踪报道的形式予以报道。其中《基层社告急——河南“白土事件”采访纪行系列报道》、《“沈阳协和风波”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1997

5.1997年,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成为本报新闻报道的重头戏,结合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年推出多组系列报道,在系统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月21日起,推出“开拓农村市场五省走笔”系列报道;7月23日起,推出“对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系列报道;8月20日起,推出“对部分供销合作社引导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调查”系列报道;11月28日起,推出“对再生资源行业走出困境的思考”系列报道。

1998

6.1998年3月24日,《农资专刊》试刊第一期出版。6月26日,作为农资行业第一份专业媒体,《中华合作时报·农资专刊》创刊,在后来的10年中,《农资专刊》成长为广受业内认可的代言人。自此,《中华合作时报》迈出了细分读者市场、探索行业媒体经营之道的第一步。

1999

7.1999年1月《中华合作时报·棉麻专刊》、《中华合作时报·基层工作专刊》陆续创刊,报道结合行业读者需求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8.1999年2月5日,《农资专刊》举办“一个五湖四海的农资沙龙——99全国农资市场形势分析座谈会”,为农资生产商和经销商搭建起平等对话的良好沟通平台。

9.1999年9月8日,《农资专刊》发表《改革农资商流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新型农资超市建设暨入市工作现场会综述》,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运作模式,由本报创意发起的农资超市成为当时农资行业的热门词。

2000

10.2000年,从6月20日第923期起,为迎接“三代会”召开,本报特设迎接“三代会”专题宣传专栏“改革发展走向未来”,连续十多期刊发各地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经验和成果。9月5日第956期,本报发表社论《千禧之年转折关头喜迎盛会》,热烈祝贺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

2001

11.2001年9月,总社党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拔招聘《中华合作时报》总编辑。经过笔试、面试、组织差额考察等环节的严格筛选,最终,河南省三门峡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杨建平在二十多名应聘选拔对象中脱颖而出,被总社党组聘任为报社总编辑。

2002

12.2002年3月28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创刊,该专刊以“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为宗旨,内容辐射到国内外茶业发展链条及茶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在茶界内外受到青睐。

13.2002年4月9日,《中华合作时报·安全时讯》专刊创刊。该专刊以贴近企业、贴近班组、贴近职工、实在实用为特色,结合供销社系统烟花爆竹经营业务,为安全生产大造舆论,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列为安全生产领域内主要媒体之一。

2003

14.2003年1月7日,《中华合作时报·合作金融》创刊,该专刊以推动中国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为目标,主要服务于农村合作金融事业以及信用合作社、农村各类新型金融组织,开辟了专业媒体服务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先河。

15.2003年3月6日,《农资专刊》记者获悉110户大兴川农民被假化肥坑害,三下延边为他们讨回公道,以《假肥坑农血泪斑斑中阿有情雪中送炭——援助吉林安图大兴川受害农民纪实》这一报道全程记录了事件始末,中阿公司看到报道后慷慨向受害农民赠肥。这

一报道充分彰显了农资主流媒体的价值观以及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2003

16.2003年12月9日,《中华合作时报·棉花导刊》创刊。随着《合作金融》、《棉花导刊》的陆续创刊,中华合作时报逐渐形成了以主报《经济新闻》统领,各专业周刊齐头并进的传媒新姿态。

17.2003年为整合总社系统宣传资源,更好地发挥新闻信息宣传的作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决定将总社声像中心、《中国合作经济》杂志交由报社统筹管理。

2004

18.2004年2月,中华合作时报网正式开通。

19.2004年8月,由中华合作时报社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百佳茶馆颁奖典礼暨首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献给本次会议的贺礼《中国茶馆鉴赏》也同时出版首发。来自全国各地茶馆界代表近300人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国茶馆行业历史以来的首次大聚会,也是中国茶馆业发展里程碑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20.2004年9月,第一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与《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理事会首届年会同时举行,成为合作经济领域最早举办的高层次专业论坛之一。此后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广大合作经济实践者、管理者及理论研究者探讨合作经济的一个重要阵地,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21.2004年,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将《农资科技》杂志交由报社编辑出版,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中国农资》(月刊)。

22.2004年,声像中心拍摄大型电视政论片《刘胡兰》,这是声像中心由报社管理以来第一次拍摄大型电视片。

2005

23.2005年1月30日,为迎接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报社推出展示三代会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成就的特刊——《万紫千红迎春来》。

24.2005年6月30日,《农资专刊》组织召开“首届中国BB肥行业发展论坛”,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一场非常及时的会议”。这个“集思广益”的论坛为正在成长中的BB肥行业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这次承载着重大使命的论坛也对BB肥行业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5.2005年,《中华合作时报》创刊10周年,报社迁址入驻总部基地6区12号楼。9月30日,召开隆重庆典,全国政协副主席、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亲临庆典表示祝贺,并发表书面讲话《做强合作社文化产业弘扬新时代供销社精神》。总社党组、理事会、监事会在京领导及总社各部局、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全国记协、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领导,部分省市供销社领导等共300多人出席庆典。10月6日,报社特别推出24个版面的《中华合作时报社创刊10周年·发展特刊》。

26.2005年《农资专刊》主办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首届论坛成为中国农资人实现精英对话的圆梦之旅。

2006

27.2006年6月,国务院对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提出六条要求,总社号召全系统积极主动抓好落实。6月27日—7月18日,《经济新闻》一版推出《新网工程“惠”三农》大型系列报道,分期对四大网络工程进行了集中报道。

28.2006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相对于1998年的改革政策,此次体制改革将是一次化肥流通行业更深层次、更全面、系统的“大改革”,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意义深远。《农资专刊》深入跟踪调查改革进程,推出“关注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系列报道,分析改革将给化肥行业带来的根本改变。

29.2006年,声像中心拍摄首部供销合作社题材的20集电视连续剧《棉花盛开》。

2007

30.2007年5月31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与湖北宜化集团联合主办“首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在湖北宜昌召开。在论坛期间,来自全国的20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就中国农资企业文化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农资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点燃了希望的火炬。

31.2007年7月,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正式启动了2007“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掀起了合作社宣传、推荐和参与评选的浪潮,反响强烈,得到社会多方的好评。12月18日,2007“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式接受投票,拉开了评选的大幕。

32.2007年11月,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杂志社、中国农资流通协会联合主办的“2006—2007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评选”颁奖典礼在成都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300多位农资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众多农资人深入交流了各自的行业经验,并展开了一场对中国农资流通行业新的思考。

33.2007年,声像中心拍摄第一部数字电影——《乡村婚礼》。

2008

34.2008年1月,全国南方数省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本报及时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发出总社的紧急通知,呼吁全系统全力抗御冰灾,保障市场供应。2月19日,正月初九,报社的9位年轻记者奔赴贵州、江西、湖北、江苏、安徽、四川、重庆、广西、湖南9个全国重点受灾省(市区)进行灾后重建的一线采访,陆续在经济新闻刊发各省支援冰灾的报道,并于2月19日发表了专题报道:《走过那些凝冻的日子》,并开辟专栏“灾后重建第一线”陆续报道了全系统齐心协力应对冰雪灾害,积极进行灾后重建时全系统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及事迹。

35.2008年1月,本报职工、《农资专刊》执行主编孙立新获国家人事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36.2008年3月,中华合作时报社获总社“2007年度一流业绩党组织奖”。

37.2008年4月1日,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化肥流通体制改革10周年,《农资专刊》推出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辉煌10年系列报道,重访当年人和事,共同探讨改革得与失,全面梳理总结中国农资行业十年成长的心路历程。

38.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等地发生8级地震。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纷纷采取救援行动,本报记者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一线采访。《中华合作时报》开辟专栏报道各地供销社抢险救灾的事迹。

39.2008年6月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考察报社,对报社创新用人机制、摸索市场规律、办出了自己的特色等做法予以肯定,要求报社在今后的发展中,坚持走改革的路子,不断创新机制,开拓业务范围,全面打造媒体优势,办一份有生机有活力的报纸,争取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0.2008年10月,2007—2008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颁奖典礼暨第二届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在山东潍坊召开。在大会上,一批敢于担当的农资经销商获得“百佳”荣誉,并汇集捐款63万余元,援建第一所“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

41.为使总社主管新闻传播媒体实现更好的统筹发展,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决定将总社信息中心(含中国供销合作网)交由报社管理。

2009

42.2009年,中国供销合作网全新改版,并开办中国供销合作网商务版。

43.2009年,《中华合作时报》进行了改版,由周四刊(周二、三、四、五出版)改为周二刊(周二、五出版),增强了每个出报日的信息量和报道深度。增加了四个版面的新闻(综合)报道,形成了每期报纸有新闻(综合)版领头,各产业专刊随后的格局。

44.为纪念建国60周年,中华合作时报社、总社信息中心、声像中心联合推出多项纪念活动。“影响中国供销合作社60年60人·60年60事·60年60社”评选,于2009年12月27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配合此次评选,中华合作时报推出了大型专题报道“农情记”;2009年9月发起的“新中国60周年茶事功勋”活动,评选出新中国60周年茶事功勋共计100名,并出版大型纪念画册生动、真实地再现新中国60年来茶界涌现的杰出代表;《合作金融》周刊则推出“辉煌·60载——庆祝建国60周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经验总结及成就展示大型画册”,“激荡·60年——建国60周年农村金融改革发展60人60事征集评选活动”等系列活动。

45.2009年6月,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杂志社主办,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奠基仪式”在四川德阳隆重举行。论坛以“承载社会责任,创新企业文化”为主题,积极探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形态,探讨如何在新时期打造特有的农资行业企业文化。

46.6月12日“众德杯”2008“中国合作社经济年度人物·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颁奖大会在京举行,30名个人、20个品牌获奖。本报以8个版的专刊形式,多角度展示了颁奖现场的盛况,还对品牌建设与合作社发展论坛上专家的精彩发言做了报道。

47.2009年8月,2007—2008年度全国百佳茶馆颁奖典礼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颁奖典礼上,中华合作时报社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首次联合发布了《2007—2008年度全国百佳茶馆消费手册》与《中国茶馆发展30年白皮书》引起行业内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茶馆代表的肯定。

2010

48.2010年1月1日,中华合作时报社以《中国农资》周报为核心,集周报、月刊、手机报、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为一体,成立“中国农资传媒”,并以此着力打造中国农资产业新闻传媒的一流平台。

49.2010年1月,报社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9年度考核优秀集体奖”。

50.2010年8月,《中国连锁》杂志社创办。

猜你喜欢
时报社总社系列报道
中国轻工联、总社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海峡摄影时报“走进武夷山”影友擂台赛获奖作品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联合征订单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联合征订单
媒企联合,共奏变革发展新乐章司尔特肥业与中华合作时报社签署战略宣传合作协议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获多项荣誉(35)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