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想的课堂提问

2010-02-17 12:27:22马华山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10期
关键词:笨鸟倒数错误

马华山

(龙岩市长汀师范附属小学,福建 龙岩 366300)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与教学艺术,它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提问的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重视结论轻视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质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等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追求理想的数学课堂提问,给课堂增添神奇的魅力和无限的生机。

一、注重创设情境,以趣引问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枯燥的,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着眼于知识结构体系,巧妙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索中充满乐趣,在愉快中学到新知。

一位老师在“反比例概念”的教学中,巩固反馈学习时,教师借用成语“笨鸟先飞”作比喻加以分析,先分别提出3个递进问题作铺垫:①师:“笨鸟先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学生答道:“路程一定的条件下,先飞才有意义。”②师:笨鸟为什么要先飞?学生很巧妙地答道:“笨鸟有自知之明,因为它飞的速度慢,又想和快鸟一同到达目的地,所以必须先飞。”③师:笨鸟具备一种什么可贵的精神?学生们又确切地答道:“不甘落后,努力自强的精神。”随即提出系列问题:快鸟每小时飞行30千米,2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笨鸟每小时飞行20千米,若与快鸟同时到达,应先飞几小时?这是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学生回答:“这是反比例关系,因为路程一定,也就是“速度×时间”的积一定,所以,笨鸟应先飞1小时”。这时,教师适时加以思想上的点拨:有的同学基础弱一些,做题速度慢,就要抓紧时间,早点行动,这样就可迎头赶上,要学习笨鸟不甘落后的精神。

二、注重教学目标,开门直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课堂提问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清楚每一个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安排好提问顺序,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①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②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针对以上教学目标,笔者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通过计算下面两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8÷2= 6÷3=

80÷20= 24÷12=

800÷200= 48÷24=

8000÷2000= 120÷60=

②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看有什么变化?商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老师不必多说,学生已理解和掌握了商不变的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注重难度把握,精心设问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一定的难度,问题不能过于直露浅显,太简单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问题过难,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长此下去,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难度恰当,要有坡度,要步步相因,环环相扣,层层相递,遵循从易到难、自简至繁、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把问题引向深入。

例如,教学“倒数”之后,在巩固练习中,可以安排师生互动,教师写出,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倒数各是多少。当学生回答得正兴奋时,教师突然提问:n的倒数呢?学生顿时鸦雀无声,经过思考与讨论,得出:当n是小数时,先化成分数,然后才求出它的倒数;当n是带分数时,就先化成假分数才求出它的倒数;当n是不为0的自然数时,就是n分之一;当n是0时没有倒数。这样的提问设计比起举出若干个数来让学生判断,增加了难度,使大多数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四、注重动手实践,先做后问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先做后问”,能很自然地引入新课,把单纯由教师讲解,变成师生的双边活动,概念的构建也比较深刻而牢固。

例如,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分解质因数”的: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串数字:7、12、9、15、17、28、30、40。要求学生写出这些数各是哪两个数的乘积,但不准用“1”,学生很快写出:12=2×6,12=3×4,9=3×3,15=3×5,28=4×7,28=14×2,30=5×6,30=2×15,30=3×10,40=5×8,40=4×10。学生觉得很容易,教师再要求用尽可能多的一位数写出这个数的连乘式,也不准用“1”。于是学生不约而同地写出如下结果:12=2×2×3,9=3×3,15=3×5。28=2×2×7,30=2×3×5,40=2×2×2×5。师:为什么你们不写“7”和“17”的连乘式呢?生:这两个数是质数,只能写成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师:能写成连乘式的这些数都是什么数?而且所写出的连乘式的因数又是些什么数?生:能写成连乘式的数都是合数,所写出的连乘式的这些因数,都是质数。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精彩!刚才第二次你们所写的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分解质因数,”即:“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连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五、注重错误利用,机智提问

课堂上即时生成的、真实的错误,常常含有一定的合理性成分,它能够帮助学生认清知识点,提高反思能力,对学生后续学习也有所帮助。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学习错误的“价值”进行重新提问,将“错误”作为有效教学的宝贵资源。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时,先出示条件:本学期,我们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师提问:根据这样的一些条件,结合所学的分数乘除法知识,你能得出哪些数学结论?生1:男生是女生的125%;生2:女生是男生的80%;生3: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比男生少20%;生4:后半句不对,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与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并不相等。生5:后半句没问题,是相等的!教师让赞成不相等的同学聚在一起,认为相等的也聚在一块。然后提问:你们为什么认为后半句是不对的?你们又为什么认为后半句是对的?想好自己的理由,进行辩论。暂时拿不定主意的,思考一番后再参加讨论。(学生正方、反方进行辨论)。面对这些错误,教师既没有置之不理,也没有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紧紧抓住“错误”机智提问,创设相应的情景氛围,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在暴露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相互碰撞,达到相关概念的正确理解,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追求有效提问,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在师生之间架起交流的桥梁,会使课堂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笨鸟倒数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惊喜倒数日历
笨鸟喳喳
笨鸟不飞
笨鸟喳喳
巧用倒数 求异创新
读写算(下)(2015年11期)2015-11-07 07:21:13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1
可爱的错误等
知识窗(2009年5期)2009-06-23 07:07:18
笨鸟喳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