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保持调控政策力度

2010-02-17 11:02:27本刊评论员
中国房地产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楼市开发商降温

面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4月14日国务院出台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房地产调控似乎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中心环节。在调控和反调控的博弈下,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一种观望和僵持的局面:交易清淡而价格企稳。甚至一度出现价格上涨的趋势。

为什么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首先,市场与政府博弈的历史结果是房价总会创新高。2007年,为了给炙热的楼市降温,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抑制房地产投机的政策,从金融政策与税收政策上控制购买多套住宅的行为。从2007年底至2008年底,楼市出现明显降温,但就在2008年底,政府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不得不再次刺激楼市,以至于楼市在2009年再创新高。

总结几年来与政府政策博弈的经验,市场至少有两点共识:楼价下跌是暂时的,上涨是大趋势;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会让房地产出现深度调整。正因为如此,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必然越来越差。

其次,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充裕,有能力“扛住”楼价。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在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作用下,销售额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年新房销售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在当前的中国楼市,新房的交易量远大于二手楼房的交易量。因此,开发商在价格的形成机制中起决定作用,这是中国楼市与欧美发达国家楼市的重大差异。因此,只有开发商主动降低销售价格,楼市价格才会走低,在财务状况无忧的情况下,开发商当然不会主动降低销售价格了。

第三,欧美经济不景气制约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2010年初以来,当中国进行楼市调控时,欧美国家不断传出不好的经济数据和负面的经济信息。西方国家集体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潭必然选择低利率的政策不变,受此影响,全球资本纷纷寻找高回报的投资场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这些资本的理想栖息地。因此,西方国家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对解决本国的经济问题帮助不大,却使新兴市场出现资产泡沫的概率大增。最近几个月,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地楼市都在跃跃欲试。在此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调控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正常情况下,提高利率是使楼市降温的最好措施,但由于西方国家的低利率政策使该政策工具难以实施。粮食歉收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使CPI超过了存款利率,老百姓对货币贬值的担忧越来越强烈,结果使资金可能重新选择楼市。

其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政府对楼市毫无办法,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控制信贷规模就是有效的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成功实现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的大幅度下降,目前,M2已经从2009年底的30%多,下降到2010年7月份的18%以下。另外,通过行政的手段强行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也是很好的调控手段,只要很好地落实年初计划增加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调控房价的目标就会实现。

猜你喜欢
楼市开发商降温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房地产导刊(2022年7期)2022-07-23 11:19:38
4月楼市政策扫描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19:26
3月楼市政策扫描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4:06
动物降温有妙招
开发商瞄上了长租公寓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10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
页岩气开发降温
能源(2016年1期)2016-12-01 05:10:02
开发商的户型图您真的看懂了吗?
那些年,行贿的开发商们
方圆(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