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0-02-16 21:36陈跃芬
职教通讯 2010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陈跃芬

(溧阳职教中心,江苏常州21330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跃芬

(溧阳职教中心,江苏常州213300)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工具学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历来是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然而,由于大多数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上至今仍沿袭着传统教学方法,使得语文课与其他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教学缺乏创新,学科缺少职业教育特色。如何让每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积淀语文素养的前提下,形成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科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可选性和教学要求的多样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必选和自选三部分。必学部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基础内容。必选部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较高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对文化基础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或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必须补充的教学内容和应予提高的教学要求。自选部分是为培养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安排的有关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

(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与普高的课程标准相比,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有其特殊性。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体现创新精神

目前,在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教育观念、实践能力、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及教育对象等方面都面临严峻挑战。虽有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体状况不容乐观,不少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上,依旧遵循“教材加练习”的原则;教学形式上,仍是封闭型的课堂教学为主,基本与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没有联系;教学方法上,教师往往是“一支粉笔满堂言”;师生关系上,教师更是“知识的权威”、“教材的传声筒”,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当前大力推行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被逾越,“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形式。

(二)被动的学习方法难见创新

不少职校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没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对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语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浮躁,边学边玩,心不在焉,学习不入门,自学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语文学科评价体系不够创新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评价手段仍然以笔试为指挥棒,以甄别为目标。评价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高,忽视形成性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分数是杆秤,评价功能单一,评价方式浅显,评价的真正意义不断丧失,影响评价的客观性,学生的语文水平仍然是与一个个枯燥的分数划上等号。

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形成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学生技能培养是专业教师的事情,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单纯地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教育观念狭窄化、单一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直没有提到重要的位置。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形成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敢于创新教学,只有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打破传统,构建充满吸引力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形式上,要改变以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采取创设情景、现场参观操作、群体讨论、语文实践活动和诗词赏析等多种教学形式。依据创新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网络学习,定期检查学习结果,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内容上,尽量减少不适用的教学内容,如一些复杂的记叙文、部分过于抽象且与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的议论文、不容易理解的古文和一些非人文修养所必需的诗、词、曲、赋等。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口语训练”的内容和力度;财会、机械、机电专业的班级可以适当增加“说明文”等方面的读写内容;旅游专业的学生,增加人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增加饮食文化的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班级可以适当增加“逻辑常识”和运用多媒体教学等。

(三)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创新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这个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语文实践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生产实际。在实践教学中,可带领学生参观校企合作的实验室、工厂车间,感受企业文化、企业氛围;创设情境,请工厂师傅来为学生作讲座,不断积累实践知识,激发求知欲;利用语文学科知识,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组织各类竞赛,强化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改革评价机制,确保创新能力的培养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素质是内在的,是无法一目了然的,也不是一张“试纸”可以一试而定的。因此,改变考试办法,通过笔试和口试相结合、观察与测评相结合等形式,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提高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全面性。例如,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既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学生以后就业等综合能力的展示。同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作业、朗读和自主学习等多个单项能力的测评,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作出评价。这样既详细地记录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规范化管理。通过评价内容的系统化,避免了文化基础不合格就毕业不了,或闭着眼睛让学生毕业的不良现象。

2.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过去的评价,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的评价形式,这对职业学校学生是个很不被接受的评价方式。笔者认为,建立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甚至企业评价的整体评价体系,能使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又能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矫正性的信息反馈。只有评价主体多元,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全面的评价与肯定。

[责任编辑 李漪]

G 710

:A

:1674-7747(2010)04-0100-02

2010-02-12

陈跃芬(1974-),女,江苏溧阳人,溧阳职教中心,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